《論語·季氏》記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次,孔子看見他的兒子孔鯉從庭前走過,便問道:“學詩乎?”孔鯉回答:“沒有。”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於是,孔鯉按照父親的教導,開始學詩。幾日後,孔鯉又從庭前走過,孔子問道:“學禮乎?”孔鯉回答:“沒有。”孔子說:“不學禮,無以立。”孔鯉又按照父親的教導,開始學禮。這就是有名的《庭訓》故事。

孔子,是我國曆史上一位偉大的教育家,他教育自己兒子的第一件事就是“學詩”,並闡述了“不學詩,無以言”的有關學詩重要性的道理。在古代,詩浸透於社會生活的方方麵麵,在士大夫的交往中,在諸侯國之間的外事活動中,離開詩幾乎無法交流與對話。據統計,一部《左傳》記錄或引用《詩經》之處竟達219處之多。《漢書·藝文誌》記載:“古者諸侯卿大夫交結鄰國,以微言相感,當揖讓之時,必稱詩以喻其誌,蓋以別賢與不肖而觀盛衰焉。”孔子所說的“不學詩,無以言”,是符合當時實際情況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