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先做人後賺錢(1 / 3)

第九章先做人後賺錢

我們追求美好的人生,追求富裕的生活,享受現代社會的無限美好,這些都沒有過錯,但是我們最重要的是要掌握生活的技巧,掌握賺錢的原則,沒有技巧,超越原則,我們就會在傷害他人的同時使自己受到傷害。

我們現在處於一個創造曆史的嶄新時代。人們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科學技術以超乎人們想象的速度在迅速地向前發展。用日新月異來描寫現代社會的發展一點都不過分。計算機的每一次升級似乎都加快了社會前進的腳步,從奔騰I奔騰Ⅱ到奔騰Ⅲ,再到奔騰Ⅳ,飛快的速度真的就像潮水奔騰一樣讓人們應接不暇。社會進步的加快再加上人們財富距離的拉大,對人們的思想和行為產生了極為巨大的影響,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人們的頭腦也像飛速發展的時代一樣,變得浮躁起來。炒股的想一夜成為百萬富翁,經商的想一夜成為巨富,從政的想一步登天當上大官,求學的想立即將畢業文憑拿到手,要不就幹脆花錢買一個。反正人人都想走捷徑,都想將耕耘的過程省略而直達目的,隻要結果。

中國有一句古訓,叫做欲速則不達。就是說想要用超過常規的速度達到某種目的往往會得到適得其反的結果,反而達不到預期的目的。那麼想要一步登天的人們就隻能用超乎常人的辦法,才能達到超乎常人的速度。

但是我們用科學的頭腦來考慮問題的話,我們就會發現,兩點之間總會有距離,沒有距離就會重合成為一個點,所以一個人想要從一個起點出發達到另一個目的點,就不可能將過程完全省略。想要省略過程就必須弄虛作假,投機取巧。

所以現在很多浮躁的人們,為了發財,為了成為百萬富翁,紛紛開始走捷徑,開始直達目的。人們把做人的原則拋到了一邊,隻要賺錢甚至什麼都可以去幹。製造假貨、出售假文憑、造假幣、貪汙、受賄,偷盜、搶劫,無所不用其極。

金錢是為我們服務的,如果我們使用不當使自己受到傷害,其實還是我們自己的過錯。就好比我們削一個蘋果,我們的目的是要享受蘋果的美味,如果我們不慎用刀而傷害了手指,我們不能怪刀太鋒利,也不能怪蘋果皮厚,隻能怪我們沒有掌握削蘋果的技巧。我們追求美好的人生,追求富裕的生活,享受現代社會的無限美好,這些都沒有過錯,但是我們最重要的是要掌握生活的技巧,掌握賺錢的原則,沒有技巧,超越原則,我們就會在傷害他人的同時使自己受到傷害。

賺錢最重要的原則隻有一條,其他的一切原則都是這個原則下的分則,這條原則就是:先做人後賺錢。如果你做人都做不成,你即使賺到錢也毫無意義。

我們活在世上,最重要的是要有幸福感,要充分地享受人生絢麗多彩的每一個部分,我們要盡享美好的天倫之樂,我們要感受愛情的美妙絕倫、溫馨、浪漫,我們要嚐試奮鬥的樂趣,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其樂無窮,我們還要享有自由的空間、成功的喜悅、心靈的安寧。

我們賺錢,其實不就是為了充分地享受這些美好的事物麼?如果我們放棄這些做人的原則,我們不擇手段,投機取巧,弄虛作假,而隻是為了得到金錢!為了撈取更多的金錢,也許,我們會得到更多的金錢,但是我們的心靈卻得不到永遠的安寧,我們得不到真正的幸福、快樂、自由。如果我們丟棄了所有這些美好的事物,失去了享受這些美好事物的機會,我們在賺取金錢的同時,孤獨、恐懼、緊張、煩惱、哀愁、疾病、罪惡也隨之進入我們的內心世界,我們不是本末倒置了嗎?

世界著名致富專家希爾對做人與賺錢是這樣說的:

“人格的完成是本,財富的建立是末。本立而末生,本豎而末成。”他還說:成功使自己於心無愧,百分之百可以引以為榮的;希爾鼓勵你追求成功之餘,更鼓勵你追求他日可以心無掛礙,神無牽掛地“享受成功”。

學會做人,你的事業才會獲得永遠的成功,如果你一心隻是為了賺錢,不擇手段,你就隻能獲得偶爾的成功,但是最終你注定要以失敗而結束你的人生。

1.信用就是金錢市場經濟越發達,信用製度就越完善,信用的作用就越大,失去信用就意味著失去機會,失去金錢,失去美好的人生。

有一個印度人,他到美國去留學。初到美國便在朋友的幫助下辦理了信用卡,但是他對美國信用卡的使用規則、信用卡文化卻知之甚少,長久被貧困所禁錮的大腦一下子放鬆下來,幾個月就將信用卡上的1萬美元花個精光,還款日期來臨的時候,他絲毫沒有擔心,將用過的信用卡隨手丟棄,便準備好相關的資料來到了另一家信用卡發放機構。然而,結果令這個印度人大失所望,他被告之是不守信用的人,不能為他發放信用卡。

他為此走了10幾家信用卡機構,他們就像彼此溝通好了一樣,竟然沒有一個機構願意給他發放信用卡。這樣的事情在美國是非常糟糕的,美國是一個電子通信和自動化程度極高的國度,很多領域的商品交易和服務都是通過信用卡來完成付款過程。比如買機票、給汽車加油、網上購物、交電話費、繳納稅款,都是通過信用卡在銀行的個人賬號上來完成。現在麻煩來了,你沒有了信用,沒有人相信你,沒有銀行敢為你建立賬號、提供擔保,提供信用卡,這個印度留學生就為了1萬美元,結果使自己在美國寸步難行。美國的很多加油站都是信用卡付費的無人自助加油站,美國的居住區和商業區、服務區、學校都有很遠的距離,沒有車就無法在美國生存。但是有車而你無法加油豈不跟無車一樣?這名印度留學生隻好打道回府,父母辛辛苦苦積攢的學費就這樣付之東流。

發達的市場經濟其實是建立在信用基礎之上的。尤其是支票、本票、信用卡、網上交易日益盛行之後,一張支票就是幾十萬,一個塑料卡在掃描器上輕輕一掃,幾十萬的買賣就完成了交易,如果沒有信用製度支撐,那世界早就亂得一塌糊塗了,商品交易根本無法進行。

所以為了規範人們的行為,維持商品交易的正常秩序,人們製定了一係列行之有效的信用製度,保證了市場經濟快速健康地發展。比如信用卡詐騙行為,一般這種行為要在有關部門保存7年的記錄,一旦發現你有這樣的記錄,沒有一個信用卡公司會給你發信用卡;比如公司破產的行為,在美國是這樣規定的:任何一個公司在經營不善、資不抵債的情況下都可以申請破產保護。但是不可避免的,這裏麵也會產生一些詐騙行為,所以規定,任何人申請公司破產之後,在12年之內再不準以該人的名義開辦公司,否則人們開一個破產一個,這樣無休止地騙下去還了得。就是說,人們對詐騙行為是無從防範的,但是你在12年裏隻能夠有一次詐騙的機會。

這樣高的機會成本使很多人望而卻步。12年,對於一個精力充沛的人來說,我們用心經營,也許我們會得到整個世界!難道我們願意用整個世界做成本去獲得一次偶爾成功的詐騙嗎?比如我們國家對使用空頭支票規定按支票金額的10%罰款,刑法中還規定按詐騙罪論處。這都是為了維護我們的信用製度。

即使對我們個人之間的行為來說也是一樣。我們在日常的交往之中,某某人有信用,某某人不講信用,我們自己的心中都有一個大概,人們的口碑對此也會有一個公正的評價,這就是信用。人們認為有信用的人在周圍的人群中很容易就能夠借到錢,但是沒有信用的人,即使磨破嘴皮子可能也借不到一分錢。

美國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綜合國力、科學技術、黃金儲備都是世界第一。但是同時美國也是世界第一的債務國。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結果昵?就是因為他們有實力,有償還能力,就是說他們恪守信用,所以其他國家和世界各銀行組織願意借錢給他們。

所以我們說:信用就是金錢!市場經濟越發達,信用製度就越完善,信用的作用就越大,失去信用就意味著失去機會,失去金錢,失去美好的人生。

我們國家的信用製度現在還非常不完善,欠債不還,不信守合同,貸款無力償還,銀行貸款成為呆賬,法院裏債務糾紛增多,嚴重地阻礙了我們經濟發展的進程。90年代初期,我們和俄羅斯之間的邊境貿易非常火暴,但是後來我們的一些不法商人為了謀取高額利潤,以次充好,以假亂真,魚目混珠,甚至用雞毛來冒充羽絨服的填料,用紙殼做鞋底,結果漸漸地自毀長城,中國貨最終在俄羅斯和東歐失去了市場。他們就沒有想到,左丹奴、皮爾卡丹、奔馳、XO、它們不是一年兩年就能夠走人人們心中的,名牌是依靠千萬個人的努力,經過幾代人的奮鬥才能夠打造出來的呀!我們就想靠肩跳背抗,靠行騙,來滿足眼前的利益,來填滿現在的空口袋,那麼我們何時才能走出國門,我們什麼時候才能得到世界的信任呢?我們整個民族如果都被浮躁的世風所感染,看不到長遠的利益,我們什麼時候才能擁有我們民族的世界名牌?

建立起我們個人的信用,建立起我們每一個公司的信用,建立起我們民族的信用,最終才能建立起我們國家的信用,才有人願意同我們做生意,我們才會有我們國家自己的名牌,才不會發生他人的商標貼在我們的商品上再賣給我們自己的悲劇!信用的建立是一個長久的工程,但是信用的喪失隻在瞬間,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有一定的耐心,要悉心的培育,不是說時間的積累就是金錢的積累嗎,那就讓時間對我們的人格進行考驗吧,誰笑在最後,誰就笑得最好。誰耐不住時間,誰就將付出高昂的機會成本。

現在,我們國家的上海、廣東一些地方開始了一些信用貸款的試點,我們在大學中也開展了一些助學貸款,有的城市也開始在搞零首付的消費貸款,這是一個極好的開端,我們每一個人都擁有了一個信用記錄,對我們的信用進行評級,如果我們有足夠的信用,我們即使身無分文,我們憑自己的信用就能從銀行貸款,那時銀行就不再是少數富人的銀行了,那時的銀行對社會的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因為它不再需要有財產抵押就可以貸款了。我們隻要拿出我們的信用證明,拍著我們的胸脯理直氣壯地說:“憑我的人格擔保!”我們就可以在銀行貸款。

到那個時候,信用真的就成了金錢,有信用就有金錢。但是,這種信用製度需要全社會的共同信守才能夠貫徹到底,如果少數人仍然我行我素,就必須有辦法懲罰他們,否則它就又是給“君子”訂的戒律了,那樣不行,不守信用的人必須要為此付出高昂的代價!同時我們每一個人也必須維護它,使我們每一個人都從中受益。

2.先做事後賺錢眼前的事做好了,你才有精力想將來的事;身邊的小事做好了,你才有做大事的經驗;熟悉的事情做好了,你才有膽量去做你不熟悉的事;分內的事情做好了,你才有時間照顧你分外的事;自己的學問做好了,你才真正擁有賺大錢的資格。

浮躁的年代,喧囂的塵世,到處紅塵滾滾,能夠靜下心來踏踏實實做點事的人越來越少了。唱歌的人想要去走穴,畫畫的想要辦畫展賣畫,搞電腦的急著去開網吧,記者放下筆去經商,農民放下鋤頭到城裏打工……

很多人其實自己的本事隻是掌握了一個皮毛,要進步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是人們看到他人靠著蜻蜓點水一般的本事賺了大錢,內心便再也按捺不住了。結果一上陣便焦頭爛額地敗下陣來,心有不甘便丟下原來僅有的一點專業本領,看什麼好又從頭學起,今天幹這個,明天幹那個,到頭來就像邯鄲學步一樣,別人的步伐沒有學會,自己的步伐怎麼走也忘個精光。美好的一生轉眼就會過去,到頭來一事無成。

想成就一項大事,想要賺大錢,首先要靜下心來做事,要耐得住寂寞,先做好自己眼前的事情,先做好身邊的小事,做好自己熟悉的事,做好自己分內的事,做好自己的學問。眼前的事做好了,你才有精力想將來的事;身邊的小事做好了,你才有做大事的經驗;熟悉的事情做好了,你才有膽量去做你不熟悉的事;分內的事情做好了,你才有時間照顧你分外的事;自己的學問做好了,你才真正擁有賺大錢的資格。做事情最忌諱的是眼高手低,好高騖遠。想一步登天,想平地起高樓,想一口吃成一個胖子,急功近利,那是不可能的。鬆下公司最初就是一個製造電器開關的手工作坊,從小小的電器開關一點點地去做,發展到家用電器,最後成為跨國公司。這是經過近百年的努力才最終取得的成就。

常言說得好,瓜熟蒂落,強扭的瓜不甜,就是這個道理。你的事業就是你成功的基石,是你賺錢的資本。

要將你的事業像農民種瓜一樣,悉心看護,像選種一樣選好你從業的方向,像種瓜一樣選好你進入角色的天時,像農民照料他的瓜一樣培育你的事業,間苗、鋤草、施肥、澆水每一道程序都不能越過,這樣經過春種、夏忙、才會在秋天裏收獲到又甜、又脆、又大美的瓜來。隻有這樣一點一點地辛勤勞做,經過時間的積累,才能把你事業的瓜、金錢的瓜催熟、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