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掌握現代理財方法
計劃經濟時代的陳跡已經成為曆史,市場經濟的大潮風起雲湧.WTO的大門已經向我們轟然洞開,我們的競爭已經不隻局限在我們一國的範圍,而是世界範圍的競爭。
金錢觀念的革命隻是我們在金錢理論上完成了金錢革命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革命的行動,用我們的理論去指導我們的行動,發動一場賺錢的革命。
任何一場變革都會遇到阻力,因為社會運動和物理運動一樣,都具有巨大的慣性作用,這種慣性運動就會使社會上絕大多數人在生活中抱殘守缺,循規蹈矩,固步自封,使新生事物的發展受到扼殺。
我們所處的時代,我們所處的經濟形勢已經和過去相去甚遠,計劃經濟時代的陳跡已經成為曆史,市場經濟的大潮風起雲湧,WTO的大門已經向我們轟然洞開,我們的競爭已經不隻局限在我們一國的範圍,而是世界範圍的競爭。市場的競爭是異常殘酷的,優勝劣汰,不進則退。所以我們如果仍然是靠我們自己積累的那一點經營知識,競爭理念去和國際500強一爭高下,我們無異於以卵擊石,無異於用小舢板對航空母艦。我們必須用現代的經營理念去迎接21世紀的挑戰。
1.賺錢本領從小抓起孩子進入社會之後,他們的一言一行都將被打上金錢的烙印,與其讓孩子將來到社會上去學習有關的金錢知識,我們真的不如在孩子沒有進入社會之前就將有關的知識傳授給他們,讓他們對金錢有一個感性的認識,了解一些市場經濟的常識,在對金錢的接觸過程中,學會自尊、自立、擔當起應該擔當的責任,提高他們在未來社會裏生存的能力,這才是最重要的。
過去我們傳統的認識同目前先進的理財觀念相比,可謂天淵之別。我們始終認為在孩童時期,在少年時期,在孩子進入社會之前,不該讓孩子對金錢有太多的了解,孩子在進入社會之前的這個時期,其主要的任務就是一門心思學習。結果我們發現,我們對孩子的金錢教育是一片空白。結果不僅是我們的小學生、中學生,就是我們的許多大學生對金錢的管理也是一竅不通,就連自己的一點生活費都管理不好,不知道金錢的來之不易,不知道節約用錢,家中彙來的錢可能是父母東挪西借搞到的,孩子拿到錢卻胡吃海喝。有很多學生就連怎樣存錢,如何取錢都沒有接觸過,更別提如何賺錢、使錢升值了。有一些家庭條件差一點的學生,想要搞一點勤工儉學,但是進入社會之後,他們就像劉姥姥進大觀園一樣,麵對的都是嶄新的事物,他們根本就不具備在這種環境裏賺錢的本領。我們很難想象,這樣的大學生將來怎麼去麵對社會激烈的生存競爭。
賺錢的方式、方法、思維都要進行一場深刻的革命,而且這場革命要從小抓起。在這方麵我們需要向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學習,我們需要學習的東西非常多。
楊長江在他的《中國孩子的金錢教育》一書中講過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
“戴維,你昨天損壞了家裏的除塵器,這是你拒絕認真閱讀說明書,也不接受父母的指導才造成的。並且已經是第二次了。
因此,我和你爸爸商量決定,從這個月開始,在你的零花錢裏每月扣除5美元,直到扣除的錢能夠重新購買一個新的除塵器為止。”吉姆太太對兒子說。
—可是媽媽。你知道那並不是我有意的行為!我反對你們這樣做出決定。”戴維抗議。
“不,我親愛的兒子。我們的決定是有依據的。任何人都要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你也不能例外,戴維。”吉姆對兒子說。
—可是爸爸,你知道的,我今年才8歲,除塵器對我來說實在是太沉了一點,我挪動它確實很困難。我的意思是……”“這可是個好理由!可是戴維,我的兒子我要告訴你,這並不能成為你完全逃脫責任的理由。除塵器是爸爸和媽媽通過工作獲得報酬才能買來的。它不但是我們辛辛苦苦工作的結果,而且,它還包括了不少工人的勞動。他們要一道一道工序地設計與製作,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尊重別人的勞動才對……”吉姆借機教育自己的孩子。
“可是,可是爸爸……”戴維欲言又止。
“這樣吧,我與你媽媽商量一下,看看有沒有新的解決辦法。”吉姆和太太看見兒子的表情知道兒子要說些什麼,於是他們走進了裏麵的房間。
一會兒,吉姆和太太都出來了,臉上洋溢著愉快的神色。
“戴維,我們已經重新商量好了,現在把決定告訴你:考慮到你有一定的理由,我們隻讓你承擔一半的責任。還考慮到你是一個8歲的孩子,所以每月從你的零花錢裏扣除1美元。你還有什麼意見?”吉姆太太對兒子說。
“我願意,媽媽。我以後一定愛護財物,謝謝爸爸媽媽!”戴維高興的接受了懲罰。
這種教育方式同我們傳統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不同,我們比較習慣於簡單的說教和嚴厲的體罰,卻很少能將孩子的行為和金錢聯係到一起。其實將來孩子進入社會之後,他們的一言一行都將被打上金錢的烙印,與其讓孩子將來到社會上去學習有關的金錢知識,我們真的不如在孩子沒有進入社會之前就將有關的知識傳授給他們,讓他們對金錢有一個感性的認識,了解一些市場經濟的常識,在對金錢的接觸過程中,學會自尊、自立、擔當起應該擔當的責任,提高他們在未來社會裏生存的能力,這才是最重要的。
家庭如此教育孩子,學校對學生的教育更是緊密地與社會需要相聯係。我們知道,美國市場經濟相當發達,為了保住其在世界經濟中的霸主地位,美國社會需要有一批既有文化又懂生產技術和經營管理的後備軍。
這也是為什麼美國教育教育非常重視對其後代進行職業教育,教會他們如何在美國經濟社會中謀生的根本原因。
.據《中國孩子的金錢教育》一書介紹:
早在1944年,美國教育協會教育政策委員會第一次發表了關於教育需要的聲明。這份聲明對“青年必須的教育”有10條概要說明,這些概要說明被美國的多數公立學校看作是課程編製的基礎。這10條概要說明中有這樣兩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