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所有青年必須掌握有實用價值的技能,形成能使自己成為美國經濟社會中有學問、富有創造性的參與者的意識和態度。為了實現上述目的,大多數青年需要得到職業技能和知識的教育,同時擁有在別人監督指導下的實踐工作經驗。
(5)所有青年必須了解如何明智地購買商品以及善於利用各種服務性行業,必須了解消費者擁有的權利和購買商品這一行為所帶來的經濟方麵的後果。
我們再來看看美國人少兒理財教育的目標要求:
3歲:能夠辨認硬幣和紙幣:
4歲:知道每枚硬幣是多少美分,認識到無法把商品買光,因此必須作出選擇:
5歲:知道硬幣的等價物,知道錢是怎麼來的;6歲:能夠找數目不大的錢,能夠數大量硬幣;7歲:能夠看價格標簽;8歲:知道可以通過做額外工作賺錢,知道把錢存在儲蓄賬戶裏:
9歲:能夠製訂簡單的一周開銷計劃’購物時知道比較價格;10歲:懂得每周節約一點餞,以便大筆開銷時使用:
II歲:知道從電視廣告中發現事實;12歲:能夠製訂並執行兩周開銷計劃,懂得正確使用銀行業務中的術語;13歲至高中畢業:進行股票、債券等投資活動的嚐試以及商務、打工等賺錢實驗。
你看,美國的孩子在高中畢業的時候,已經初步地掌握了股票和債券的一般知識,並且開始自己打工賺錢了。美國經濟的發達、強大,教育的功勞不可磨滅,而其中所謂的“生計教育”,“職業前途教育”的成功使美國的教育更好地適應了社會和個人發展的需要,使每個學生成就“自我認知、自我實現和自覺有用的,能夠過上富於創造、有生命價值的人生。”每個美國個人的成功,成就了整個美國的成功,這是美國教育成功的最大的啟示。
金錢教育、賺錢教育、生計教育的嚴重滯後,使我們很多的大學生成為了高分低能的年輕人,教育和社會的需求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我們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2.退而結網投資就必然有兩個結果,或者賺錢,或者賠錢,隻賺錢不賠錢的投資理財手段是不存在的。
簡單地說,理財就是管理好自己的財產,讓自己的財產升值。這話說起來容易但是做起來難,因為我們處於計劃經濟環境的年代比較久遠,它對我們的影響也比較深遠。過去,人們有錢習慣於放在家中,或者存入銀行。很多家庭,就是靠一點點的工資在銀行中一厘一厘的積攢,使我們的每一個家庭都被金錢所困擾。到用錢的時候有限的利息除去物價的上漲,金錢不過是得到了保值,根本就沒有升值。其實這根本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理財。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的時代發生了革命性和曆史性的變化,我們進入了一個自由、寬鬆、安定、充滿機會、充滿選擇的時代,這是我們過去從未想過的。麵對這麼好的時機,我們的理財觀念如果仍然停留在過去,我們還是賺不到錢,我們還是要過過去那種捉襟見肘的貧困生活,這是我們不想見到的。那麼我們要改變我們家庭的財務狀況,提高我們的生活品質,我們就必須要改變打法,學會理財,學會賺錢。
過去我們想要賺錢,我們隻有上班這一個惟一的選擇,其他都是違法的。現在傳統的人們則認為要賺錢就得辦企業,手中的錢太少,所以隻能望洋興歎。其實這些人的思想還沒有徹底解放。現在,隻要你的思想能夠接受眼前新的賺錢方式,我們的選擇是多種多樣的。
我們自己的錢如果還不夠開辦企業,我們可以和朋友合夥、人殷,開辦合夥企業或者有限責任公司,你如果不會管理,你可以放手讓你的朋友給你管理。
如果你不想開辦企業,我們還有其他多種選擇。我們可以投資於股票,如果你認為風險太大你可以買基金,還可以買國家債券、企業債券;你還可以根據外幣利率的變化,在銀行買賣外幣;你還可以將你手中的金錢變成固定資產,投資房地產,買門臉房出租;你還可以投資於郵票市場。這主要看你個人的專業知識和你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
但是在進行這些投資之前,我們首先要有一個心理準備,投資就必然有兩個結果,或者賺錢,或者賠錢,隻賺錢不賠錢的投資理財手段是不存在的。任何患得患失、徘徊不前的人最後隻能望洋興歎,隻能臨淵羨魚。
生活就是挑戰,沒有一個人天生就懂得投資理財,臨淵羨魚是於事無補的,最聰明的做法是退而結網。
3.做自己的主人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創造人類的幸福,全靠我們自己。
隨著《個人獨資企業法》的頒布,關於個人信貸的有關規定也開始越來越寬鬆,廣州等地甚至規定僅憑個人的信用就可以發放60萬元的貸款。這些良好的經濟氛圍在計劃經濟年代是不可想象的。國家在此同時,還積極地落實失業保險、醫療保險、城市最低保障限等一係列的配套措施。
這些政策的落實給我們傳遞了一個什麼啟示呢?其實國家的這些措施和一係列的政策,就是要為個人的創業不斷創造一個良好的氛圍和條件。
但是,由於我們較長一段時期以來,一直在一個沒有競爭的環境裏工作和生活,我們很多人的大腦一下子很難調整過來,人們習慣了為國家工作,習慣了為別人工作,習慣了過四平八穩的生活,人們輕易都不敢放棄現有的工作而去幹自己感興趣、自己最擅長的工作,很多人就在這種等待中渾渾噩噩地度過了人生最美好的時光。
現在是我們自己打天下的最好時機,是我們改變自己命運、進行生存革命的最佳機遇,是我們改變思維方式的時候了!但是很多人仍然不能覺醒。
現在我們的市場經濟正處於一種上升的階段,我們市場的成熟程度同世界的一些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很多不成熟的地方,還有很多的真空地帶,隻要我們付出努力,在市場的縫隙中周旋,我們還能在較短的時間裏打拚出一塊自己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