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曆史上有著豐富的農學遺產

我國勤勞的農民有無窮的智慧和非凡的創造力。在封建社會裏,農民雖然受到極度苛酷的剝削和非常殘暴的壓迫,生活非常淒慘,但是,就在這樣的條件下,他們在辛勤的勞動中還是有很多的創造,積累了極為豐富的寶貴的生產經驗。這些創造和經驗,由許多農學家加以總結,寫成了許多農學著作。我國不僅在很早以前就是農業發達的國家,而且也是有最豐富的農學遺產的國家。

我國最古的詩歌總集《詩經》裏,就有著很多我們祖先關於農業生產的創造和經驗的記載。以後的許許多多的書籍裏,關於農業生產經驗的記載,更是十分豐富。西漢末年,農學家汜勝之總結了當時和以前一部分農民的生產經驗,寫成了一部叫作《汜勝之書》的農學專門著作。這本書的科學性在當時來說,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這以後,崔的《四民月令》等等,也都是我國農業科學的珍貴遺產。但所有這些著作,就內容的係統性和全麵性來說,或是就科學水平來說,都遠不如我們現在所要說到的賈思勰著的《齊民要術》這部書。

《齊民要術》是我國在六世紀的一部最完整的、最有係統的、內容最豐富的農學著作,也是世界農學史上最早的一部不朽的名著。書中閃爍著我們祖先的智慧的光輝和偉大的創造力。賈思勰能夠在一千四五百年前寫成這樣的一部偉大的著作,主要是由於他很注重生產實踐,關心人民生活,肯虛心向農民學習,同時又能夠勤修苦學。賈思勰的巨大成就有力地告訴了我們,我們的祖先,在祖國的土地上長期辛勤勞動所創造的農業生產經驗,是多麼豐富,我們應該珍視和發揚這份光輝的遺產,使它有利於我們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事業。

傑出的農學家賈思勰

賈思勰,北魏(386~534)末期人,他的老家在現在的山東。他出身於地主家庭,後來做過高陽郡(郡治在今河北高陽)太守。

賈思勰雖然是地主家庭出身,但他與當時一般地主子弟和讀書人不同。這些人輕視勞動,並且喜歡作毫無實用的空談,而賈思勰則十分注重生產事業,有著發展生產和富民強國的熱切願望。因此他十分重視農業生產。他認為對發展生產事業有貢獻的人才是最值得尊敬的。他很推崇西漢時候(前206~23)的龔遂、召信臣,東漢時候(25~220)的王景和三國時候(220~265)的皇甫隆等人,向別人介紹他們的事跡,希望大家,特別是做官的人,向他們學習。

他說,龔遂在他作渤海(郡治在今河北滄州)太守的時候,獎勵人民努力耕田養蠶,發展生產。他要那裏的人民每人種一棵榆樹、五十棵蔥、一百棵薤、一畦韭菜;每家養兩隻大母豬,五隻母雞。有帶著刀、劍之類東西的,他就叫賣了去買牛。在春季和夏季,大家必須到田裏去勞動;秋冬裏要評比收獲積蓄的成績,並讓大家收集各種果實。由於龔遂獎勵生產,當時原是生產比較落後的河北東部一帶,便逐漸富裕起來,人民生活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召信臣也是西漢時候一個注意發展生產事業的官員。他在當南陽(郡治在今河南南陽)太守的時候,常親自下鄉勸勉大家努力耕種。他又十分重視水利事業,到處考察水道和水源,領導南陽人民開辟了大大小小的渠道,造起了幾十處攔水門和活動水閘,使農田有水可以灌溉。南陽的農業因而得到發展,人民生活因而也獲得改善。

東漢時候治理黃河出名的王景,尤其受到賈思勰的崇敬。王景領導農民在黃河下遊築堤防水,使得當時黃河兩岸居民不受水災的痛苦。這不用說是一件有利於發展生產的巨大事業。但最使賈思勰佩服的,還是王景在當廬江(郡所在今安徽廬江)太守的時候,他把北方用鐵製造的農具介紹到南方去,並在那裏推廣了用牛耕地的方法。這就大大增強了當地人民對自然鬥爭的力量,許多荒地開墾起來了,已耕的土地也比以前耕作得精細了。

賈思勰也很佩服三國時候在敦煌當過太守的皇甫隆。皇甫隆初到敦煌的時候,那裏的人民還不知道用犁和耬之類的農具,因此費力大而收獲少。皇甫隆向當地的農民介紹了犁、耬等等農具,改進了農業生產技術,提高了農業生產。

在封建社會裏,絕大多數的官吏都貪汙腐化,他們隻知道搜括民脂民膏,根本不顧人民的死活,像龔遂、召信臣、王景、皇甫隆等那樣注意發展生產事業,關心人民生活的人是不多的。我國農業生產事業的發達,以及先進生產技術由中原推廣到邊疆,由黃河流域推廣到長江流域和更南的地帶,這當然是廣大農民的偉大智慧和辛勤勞動的結果,同時也是與這些人努力總結經驗,推廣進步的耕作技術分不開的。賈思勰深受他們的影響,把他們看成是自己的榜樣。

賈思勰非常重視勞動生產,而卑視不參加勞動生產和不懂得勞動生產的人。他在《齊民要術》的序文裏引經據典地說:一個農民不耕種,可以使一些人饑餓;一個婦女不紡織,可以使一些人挨寒受凍。又說:人生要勤懇勞動,勤懇地勞動就可以不至於窮困。當然,由於時代和階級的限製,賈思勰在當時不可能看出人民的饑餓和貧困是由於封建地主階級的剝削,但是他主張勤勞生產這一點是很對的。對於像孔子那樣在封建社會被尊為聖人的人,他也指出不懂得生產勞動是孔子的一個缺憾。他說:當孔子的學生樊遲向孔子請求學習耕田的時候,孔子因為沒有親身經驗,便回答說:我知道的不如老農。這就是說,像孔子那樣有智慧和聰明的人,學問也有不到家的地方,也有一些事情是不會做的。因此,他要求人們要善於學習生產實踐方麵的知識。賈思勰特別強調生產實踐的重要意義。他說,哪怕你有禹和湯那樣聰明,但是還不如老老實實地參加實際生產的人高明。他譏笑那些隻有書本知識,沒有實際生產知識的人說:四肢不勤,五穀不分,那不能算是有學問的。他從年青的時候起,就養成了注重實踐、謙遜謹慎和踏踏實實的作風,他的治學態度是非常嚴謹的。

賈思勰既然是具有這樣的品德的人,他做高陽太守的時候,自然和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的貪官汙吏完全不同。他關心人民的生活,注意發展生產事業,同情人民的痛苦。他下定決心一定要作一個“好官”。他說:聖人不以自己的名位不高為可恥,隻是憂慮人民的貧困,獎勵生產就可以使人民擺脫窮困。他除了獎勵生產以外,還親身參加勞動。當時,黃河流域的人民,常常把養羊作為副業,賈思勰也在家裏養了一些羊。他以自己的實際經驗來幫助農民改善養羊的方法。《齊民要術》裏介紹的怎樣使羊吃得又飽又好,怎樣使羊不受凍,怎樣使羊長得肥壯,和剪取羊毛等等方法,大部分都是賈思勰由親身體驗中得來的。賈思勰為了提醒養羊的人注意貯藏飼料,還用自己在養羊中的一段失敗的教訓來作為說服材料。有一年他養了二百頭羊,因為沒有注意貯藏足夠的飼料,結果許多羊在冬天餓死了;熬過了冬天的羊,也因為沒有吃飽吃好,大都半死不活,並且滿身長了癬瘡。

賈思勰很接近農民群眾,常跟他們談論生產上的事情。他虛心地向農民請教,尤其是注意向老農學習生產上的經驗和知識。那時候,在黃河流域居住著漢人、氐人、羌人、羯人、鮮卑人和匈奴人。各族人民在生產中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生產經驗。經過他們長期的辛勤勞動,北方遭受戰爭嚴重破壞的經濟逐漸恢複和發展起來,各族人民在耕種、畜牧、種植樹木方麵都積累了非常豐富的經驗。賈思勰很看重這些經驗,把它看作是保證人民生活的重要方法,他下決心要把這些經驗總結起來,傳播出去,以發展祖國的農業生產,這樣,他就下定決心,寫成了這本《齊民要術》。

《齊民要術》和它的內容

賈思勰為什麼把自己寫成的這一部書叫做《齊民要術》呢?“齊民”這個詞兒,用現代語言翻譯出來,就是“平民”或“人民”的意思,“要術”就是謀生的主要方法。“齊民要書”四字合起來的意思,就是“人民群眾謀生的主要方法”。

《齊民要術》的材料,是從各方麵得來的。賈思勰大量引用了古書上有關農業方麵的材料。他引用《詩經》上的材料就有三十條,其中有些記載著公元前十世紀到六世紀的生產經《齊民要術》書影驗。有的古書早就散失了,幸虧《齊民要術》大量引用,才保存了一些下來。上麵提到的農學家汜勝之的《汜勝之書》就是這樣。現在我國科學家研究這部傑作,就把《齊民要術》中所引用的文字,作為很重要的參考材料。《齊民要術》引用的古書,多到一百五六十種,可見賈思勰對古代的農學遺產的繼承是花費了很大的勞動的。

賈思勰除了引用古書上記載的農學知識,加以消化,並且融會貫通以外,還花費了很大的功夫和力氣,來整理和總結前代書籍上沒有記載過的寶貴生產經驗。這主要就是他很注意采集民間的歌謠和諺語,從這裏麵尋求有用的農業知識。例如在種麻方麵,《齊民要術》裏有著“夏至後,不沒狗”這樣一句謠諺。這句謠諺的意思就是說,過了夏至種的麻,連狗那樣高也長不到,所以種麻一定要在夏至以前。用非常簡單的語言,道出了農民的寶貴經驗。賈思勰注意搜集民間謠諺,正是由於他懂得有關於農業的謠諺是農民寶貴生產經驗的結晶。

賈思勰知道,要總結和整理農業知識和技術,單靠搜集古書上的材料和民間謠諺還不夠。因此,他還訪問了許多有經驗的老農,向他們請教,吸取了許許多多的實際生產知識。不但如此,賈思勰還用自己親身的實際觀察和生產實踐,來檢驗古書上記載的和當時農民的生產經驗。

由此可見,《齊民要術》中的話,每字每句都不是隨便寫下來的,而是有來曆、有根據,經過實踐檢驗過的。這就是《齊民要術》所以成為我國農業科學發展史上不朽著作的原因。賈思勰的這種總結前人和當時農民的生產經驗、注意生產實踐、虛心求教的實事求是的態度,是後代學者們的模範,是值得發揚的。

《齊民要術》這本書篇幅雖然不很多,內容卻十分豐富。全書九十二篇,分成十卷。第一卷和第二卷記載著農作物的耕種和穀類糧食作物、纖維作物和油料作物的栽培方法,第三卷是關於蔬菜的栽培方法,第四卷和第五卷是敘述木本植物、果樹、林木和染料作物的種植方法,第六卷裏是講畜牧和養魚的技術,第七、八、九卷是關於食品的加工製造和保存的方法,以及家庭手工業等,第十卷是關於北朝統治地區以外出產的.農作物。有人說《齊民要術》這部書集我們祖先從西周到北魏的生產知識的大成,這種說法一點也不過分。

《齊民要術》這本書說明,早在一千四五百年前,我國農業生產技術已經達到了當時世界的最先進的水平。

《齊民要術》不僅總結了當時以及以前漢族人民的生產知識和技術,也記錄下了各兄弟民族寶貴的生產經驗,以及各族人民間生產經驗互相交流的情況。例如有關養馬、喂羊和製造乳酪的方法,就是兄弟民族的寶貴經驗,而作物栽培的知識和技術,則是由漢族人民傳給各兄弟民族的。這說明祖國大家庭裏各族人民是如何融合在一起的,也說明了各族人民在祖國生產事業的發展中,都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