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道不是熱極是因赤道一帶多海洋且降雨量大嗎?
從全球來看,氣候的基本狀況是:離赤道越近,接受太陽光熱越多,氣候越熱;離兩極越近,接受的太陽光熱越少,氣候越冷。此外,氣候還受到地形和海洋等影響。一般來說,地勢越高,氣溫越低;地勢越低,氣溫越高;離海近,降水多;離海遠,降水少。
既然赤道離太陽最近、陽光又是直射的,赤道當然最熱了,然而實際情況並非如此,這是因為影響溫度的因素不單是太陽,還有其它因素,例如地勢越高,氣溫就越低。再者,赤道一帶多海洋,其儲藏熱量的能力十分好,再加上赤道地區空氣溫潤,多降雨,溫度當然不會升得很高了。而遠離海洋,空氣幹燥,降水量極少的沙漠地區倒常常處於高溫之中。
[我還想知道]
1922年9月13日,在非洲利比亞的黎波裏的加裏延,以578℃刷新了世界熱極的記錄。
1933年8月,墨西哥的聖路易斯也測到了578℃,同加裏延分享世界“熱極”的稱號。
喜馬拉雅山是由鄰近兩個大陸
逐漸向一起擠而形成的嗎?
喜馬拉雅山脈是世界上最雄偉的山脈。這裏是一個冰雪的世界,除了巨大的冰川外,還有千姿百態的冰塔、冰柱、冰牆、冰洞、冰蘑菇等。在冰雪線下麵,還有湖泊、瀑布、草原、森林、奇岩和深穀……
幾千萬年前甚至上億年前的時候,在喜馬拉雅山的位置,那時是一片汪洋大海,地質學家把它叫做喜馬拉雅古海。
在這裏發掘到大量的恐龍化石、三趾馬化石以及許多古海洋動植物化石,都埋藏在層層疊疊的頁岩和石灰岩層裏。
後來,海洋兩個鄰近大陸逐漸向一起擠,它們之間的海變得越來越窄,到了3000多萬年前的時候,這兩塊大陸連到一起了。以後地殼還繼續運動,在兩塊大陸相接的地方擠出一個喜馬拉雅山來。開始的時候,它隻不過是一個小山包,以後越“長”越高,現在喜馬拉雅山的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已經高達8848米了。
[我還想知道]
喜馬拉雅山至今還在緩慢升高中,據1862~1932年間的測量,許多地方平均每年上升182毫米。如果按照這個速度上升,一萬年以後,它將比現在還要高182米。
喜馬拉雅山脈,它西起帕米爾的南迦帕爾巴特峰,東到雅魯藏布江急轉彎處的南迦巴瓦峰,全長2400多千米,南北寬200~300千米。
歐洲的最高峰到底是
哪一個目前還無法確定嗎?
珠穆朗瑪峰是亞洲的最高峰,它也是世界最高峰,無論是它的位置和高度,都有明確的答案。歐洲的高峰也不少,但究竟哪座是最高峰呢?它的高度是多少呢?這個問題至今還困擾著人們。
在《簡明大不列顛百科全書》中,涉及歐洲最高峰的詞條共有10多處。其中認為勃朗峰為歐洲最高峰的隻有1條,另外有4條認為厄爾布魯士峰是歐洲的最高峰。
關於厄爾布魯士峰到底有多高,說法也很不一。《辭海》和《簡明大不列顛百科全書》中認為,厄爾布魯士峰的高度是5642米,而我國出版的《世界地圖集》采用的是海拔5633米。這座山峰到底有多高,至今尚未確定。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歐洲的最高峰是勃朗峰,但找不出什麼理論依據。
歐洲的最高峰到底是哪一個,是厄爾布魯土峰,還是勃朗峰,或者這兩個都不是,而是另外的一個山峰呢?由於目前沒有詳實的材料,因而不能輕易地下結論,我們隻好拭目以待。
[我還想知道]
科學家測量,發現喜馬拉雅山在第四紀的300萬年中約上升了3000米,即平均1萬年就上升10米。可最近1萬年來,它卻上升了500米,平均1年就上升5厘米。
世界上最小的國家是位於意大利境內的梵蒂岡。梵蒂岡是羅馬教廷的所在地,在羅馬城西北角的梵蒂岡高地上,麵積044平方公裏,人口1380人。屬於梵蒂岡國籍的公民隻有400多人。
長白山夏天也有雪是
因為它海拔高嗎?
長白山位於吉林省東南部,海拔最高處達2700米左右。冬天,長白山同周圍一樣,都覆蓋著白雪。可是,到了春暖花開的季節,甚至在烈日炎炎的夏季,長白山主峰仍然是白雪皚皚,非常顯眼。也正是因為進入夏季以後,長白山主峰依舊是白色,所以才得有長白山、老白山、白頭山之名。
究竟是什麼原因使長白山的主峰在夏季也有雪呢?
主要原因是,長白山海拔高,氣溫低,積雪厚,即使夏天開始融化,短時間內也化不完,所以夏天也有雪。七月中下旬,大雪剛剛化完,但進入九月又開始下雪了。
[我還想知道]
英國愛丁堡大學地理係教授薩格登及一些地質學教授對南極進行考察發現,在過去的3800萬年中,南極周圍地區的冰層一直在周期性加厚。
據科學家計算,如果要使極地的冰層消融,氣溫需要在現有溫度的基礎上升高17攝氏度。而溫室效應每10年隻會使大層升溫03攝氏度。
五嶽之中沒有黃山是
因為黃山開發得較晚嗎?
黃山位於安徽省南部,是我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黃山集奇鬆、怪石、雲海、溫泉於一體,號稱“黃山四絕”。
黃山勝景,鬼斧神工。它集群山之秀:泰岱之雄偉,華山之峻峭,衡山之煙雲,匡廬之飛瀑,峨眉之清涼,雁蕩之巧石,應有盡有。這裏四季景色各異:初春,繁花似錦,五彩繽紛;盛夏,翠壑湧泉,峭壁飛瀑;深秋,丹楓似火,山花流芳;嚴冬,銀裝素裹,玉樹瓊樓。即使在一天中,黃山的景致也是晨昏暮雹,瞬息萬變。
那麼,五嶽之中為什麼又偏偏少了黃山呢?
據史料記載,漢宣帝曾頒詔書,命名五嶽。五嶽的地理位置都在我國經濟開發較早的地區。東嶽泰山,在商代就是我國經濟、文化中心。西嶽華山和中嶽嵩山,一個居關中要津,一個位中原腹地,都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南嶽衡山是我國南方經濟、文化開放區。相比之下,黃山開發要比五嶽遲得多。直到大唐盛世,黃山才有遊人的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