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古地球生物大規模滅絕是由慧星的慧核與地球相撞造成的嗎?(1 / 3)

遠古地球生物大規模滅絕是由慧星的慧核與地球相撞造成的嗎?

一些科學家發現,每隔2600萬年,地球上70%左右的生物就要遭到一次滅絕性災難。

是什麼使地球上的生物遭到如此厄運呢?

科學家提出了幾種假說。一種比較權威的假說認為,太陽與另一顆至今尚未發現的恒星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雙星係統。這顆伴星離太陽最近時隻有05光年,是一顆很暗淡的矮星,每2600萬年與太陽相互繞行一周,當它與太陽最近的時候,就會從太陽係外引來無數彗星,有一些彗星的彗核將與地球相撞使地球表麵激起大量塵埃,遮天蔽日,植物無法進行光合作用,生物鏈遭到破壞,地球變成了毫無生機的冰冷世界,生物大規模滅絕。

現在科學家正在全力尋找這顆尚未發現,但已經命名的“複仇”星。如果它被找到,那麼地球上生物大規模滅絕之謎的謎底將被揭開。

[我還想知道]

根據確切的科學資料表明,地球在6500萬年以前遭到過一次毀滅性的撞擊。使大量的生物滅絕,包括恐龍,據估計,這種撞擊是慧星造成的。

有資料表明,這種撞擊是周期性的,正是“慧星雨”周期性地灑落和撞擊地球導致地球上大量生物滅絕。

地球內部那麼熱是放射性元素

轟擊地下岩石分子導致的嗎?

100多年前,人們還不知道地球內部什麼樣,隻能對地下情況作一些推測。美國有一位叫西姆斯的天才“科學家”,認為地球內部是空的,而且非常適合人類居住。

一些想發財的冒險家,聽了西姆斯的話後,組織了一支神秘的探險隊,去南極尋找入地之門。可是他們在南極折騰了好一陣子,結果白費力氣,什麼也沒找到,隻好悄悄地返回美國。

現在人們知道,地球內部是由地核、地幔組成的熾熱實心大球,地核溫度高達5000℃。可是地球內部的熱量是哪來的呢?人們一直在尋找著答案。有人認為,地球剛誕生時是個大火球,地球內部的熱是那時“剩餘”下來的。可是科學家經過進一步計算,發現地球在幾十億年的漫長曆史中,這些熱量早就散失光了。顯然這種解釋是不正確的。直到放射性元素被發現後,地熱之謎才被解開。

原來,地球內部的鈾、釷、鐳等放射性元素,能放射出速度極高的射線,這些射線猛烈地轟擊地下岩石分子,產生了驚人的熱量,使地球內部成了一個“大火爐”。

[我還想知道]

地核可分為外核和內核兩個部分。外核接近液體,地核的物質成分同鐵鎳隕石相似,又叫“鐵鎳核心”。

地球內核的壓力每65平方厘米為2200萬千克,是處於海平麵的地球大氣壓的330萬倍。

地球有磁場是因地球內部

是塊大磁石嗎?

地球的磁場是從哪來的?

這個問題至今仍是一個科學之謎。科學家對此提出了許多假說,其中最著名的是“永久磁石說”、“巨大轉體說”和“環形電流說”。

“永久磁石說”認為,地球內部是塊大磁石,但科學家發現地球內部溫度高達幾千度,任何磁石都會失去磁性的,所以這個學說被否定了。

40多年前,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布萊克又提出了“巨大轉體說”,他認為,凡龐大的物體若進行自轉,就會產生磁場。這個學說曾轟動了世界,被認為是新發現的物理定律。布萊克是位嚴謹的科學家,他又設計了一個極其精密的實驗來證明自己的學說,然而實驗結果作出了否定的回答。最後隻有“環形電流說”活躍在科學的論壇上。

[我還想知道]

11世紀時,北宋的沈括就在其名著《夢溪筆談》中明確指出磁偏角的存在。

第一個提出地磁場成因理論概念的是吉爾伯特。他在1600年提出一個論點,認為地球自身就是一個巨大磁體,它的兩極與地理的兩極相重合。

赤道是人們根據自然規律而假想

出來的地球上最大的緯線圈嗎?

赤道是地球上最大的緯線圈,緯度從赤道算起,把赤道定為0°,由赤道到北極和南極各分作90°。赤道以北是北緯,赤道以南是南緯。赤道把地球平分為兩個半球:北半球和南半球。赤道是地球的緯線圈,但實際上地球是沒有這條緯線圈的,它是人們根據自然規律假想出來的。赤道地區很有趣,這裏地心引力最小,地球自轉速度最快。

18世紀,科學家為了測定地球的正確形狀,來到了基多城。科學家完成任務後,發現赤道正好經過這個地方,於是就在這裏建立了一座赤道紀念碑。它位於西經78°27′8″緯度0°的交點上。

最近,科學家又重新複測了赤道線,發現原來的赤道線有誤差,並在紀念碑以南約2公裏處標出了精確的赤道線,在這裏又建起了一座更大的赤道紀念碑。

[我還想知道]

人們根據各地獲得太陽熱量有多有少,把地球表麵劃分為五帶:熱帶、北溫帶、南溫帶、北寒帶和南寒帶。

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地區,太陽每年直射兩次。

地球的南北兩極沒有地震是因為

冰層產生巨大壓力正好與地層

構造的擠壓相平衡嗎?

地球上幾乎到處都有地震,然而,南北兩極地區至今卻從未發現過有什麼地震。為什麼南北兩極地區沒有地震呢?這一問題一直困惑著世界地震專家。

前些時候,這個不解之謎終於解開。美國田納西州蒙非斯大學地質學家鍾世騰,根據他30多年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南極和北極的格陵蘭島內陸地無地震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地麵上覆蓋著厚厚的冰層之故。

他指出,南極與北極冰雪覆蓋麵積分別達到90%和80%,冰層厚度達300米以上。由於冰層的麵積廣、厚度大、分量重,在垂直方向便產生巨大的壓力,使其下麵的地殼板塊都受到冰層擠壓。更巧的是,冰層產生巨大壓力,正好與地層構造的擠壓相平衡,所以不會產生傾斜和彎曲,分散和弱化了地殼的形變,從而使地震無從發生。

但是,這位專家還認為,這種平衡隻是相對的,這種微妙的平衡一旦破壞,南北兩極同樣也會發生地震。

[我還想知道]

北極和南極是地球自轉軸所通過的兩個點:地理北極和地理南極。

地球自轉時,北極點並不固定,而是不斷地移動著,當然,南極點也在作相應的移動。這種移動叫極移。

地球儀上有那麼多縱橫線條

是為了方便地表示任何地點的

地理位置嗎?

地圖或地球儀上都劃有一些很有規律的直線和曲線,這些線叫經緯線。經緯線能夠很方便地表示任何地點的地理位置。在大海中航行,或在大沙漠上空飛行,都要靠經緯線確定當時所處的地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