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嬰兒的出生1(2 / 3)

但當產婦在舒適的房裏放鬆休息時,是否有人同樣關心飽受辛苦的嬰兒,也應該在光線柔和的房間裏靜養一會,以便漸漸適應新的環境呢?令人沮喪的是,沒有人想到嬰兒經曆的艱難的磨礪。嬰兒的身體是那麼的稚嫩而敏感,但卻沒人出於珍惜而去好好嗬護他,也沒有人嚐試去理解嬰兒對周圍的一切會做出怎樣的敏感反應。

有些人覺得,必要時,自然界一定會對它的子民伸出援助之手。但是,當今的文明已為人類創造了“第二天性”去掌握自然、控製自然。我們可以饒有趣味地觀察其他動物的生活習性,看到母獸為了避開強光刺激,把它的幼崽藏起來,還用它的身體給幼獸取暖。另外,母獸還會警覺地、不遺餘力地保護自己的孩子,不允許其他動物碰觸它,甚至看一眼都不可以。

再回頭看看人類的嬰兒吧!從自然環境到文明社會,都沒有為他們減少適應環境的累贅。更甚者,有人大言不慚的說,孩子能平安活著就已經足夠。由此可見,“平安的活著”,是他們判斷孩子是否適應環境的標準。原本,嬰兒應保持還在媽媽子宮裏的姿勢,但事實是,嬰兒一出生,就被穿上衣服,甚至包裹嚴實,他們柔弱的四肢受到了強勁的束縛。

有人認為:健康的孩子完全有能力抵抗外界的侵害,他們適應環境的能力超強,自然界裏的一切事物都是這樣。

但是且慢,如果人類真的夠強壯,為什麼不幹脆無拘無束地住在大森林裏呢?為什麼還要在冬天披上厚重的棉襖,或者坐在暖氣旁悠閑舒適地享受生活呢?難道是大人比嬰兒更弱不禁風嗎?像出生一樣,死亡也是一種自然現象,是人人必須麵對的。既然死亡是如此自然,何不想方法減少自己對死亡的懼怕?既然我們擺脫不了死亡的威脅,為什麼還要想絞盡腦汁來減輕死亡的痛苦?如此種種,為什麼我們不想方設法去釋放生產的痛苦呢?

總之,人的內心深處有一種說不出為什麼的無知,是那種已經深入整個文明社會的盲目。如同視覺上的盲點一樣,人們對初生嬰兒的一無所知,恰恰就是人類生命中的一個盲點。

對嬰兒的特質,我們必須徹底地加以了解。隻有這樣,他們才能從一生下來就受到完善的照顧,也才能穩妥地跨出生命的第一步。隻有具備相當豐富的知識,並應以嬰兒自身的需求為主,才能照料好嬰兒。哪怕僅僅是想抱一抱他,也要格外溫柔謹慎地對待,而且動作必須輕柔舒緩。不然,我們最好不要隨便將嬰兒移動。

大家應該清楚,從孩子出生到滿月期間,極其需要一個安靜的環境去適應,去成長。期間最好不要讓他穿衣服,也不要用布包裹他。提供嬰兒在室溫下的保暖是必需的,因為這時候的他,還不具備隨外界氣溫的變化而自行調節體溫的能力。因此,衣服對嬰兒來說,起不到切實性的幫助。

有人並不認同這個論點,他們認為我忽視了各個國家已有的不同的傳統育嬰方式。對這種異議,我隻能說對各種育嬰方法我都略知一二。我曾在多個國家對各種不同的育嬰方式做過深入觀察和研究,發現這些育嬰方式都存在某些方麵的遺憾。我還要聲明的是,這些育嬰方式實質上缺乏的是一種心靈上的醒悟。在我們迎接嬰兒的出生時,花時間做好一切準備——包括心理上的準備,這是絕對必需的!

實際上,在任何一個地方或國家,人們都未曾對兒童有過徹底的了解。從孩子降臨世間的那一刻起,大人的潛意識裏就滿是驚惶失措,他們總是竭盡全力地保護自己所擁有的東西,即使這些東西毫無價值。他們擔心孩子的到來會打亂以往的生活秩序,房間也將淩亂不堪。正是基於這種心態,大人在照看孩子的時候總是忙不迭地的尾隨其後,為那些可能會被損壞的東西隨時準備著。大人們甚至想到了逃離,以平複他們忙亂的心境。要使孩子成為一個有教養的人,這是大人們努力的目標,殊不知,此時卻壓抑了孩子所特有的隨心所欲的性情。

有時,我們覺得孩子隨心所欲的特性是任性的表現。事實上,孩子絲毫也不任性,隻不過我們了解他太少了,大多數時候,我們在教育過程中犯下的某些錯誤,都是因為不太了解孩子的性情。如,孩子從1歲到兩歲的時候開始就容易有一種傾向,就是樂意每樣東西都在他所熟知的位置上擺放著,並且對每樣東西他都有專門的使用辦法。假如有人將這種慣常的生活秩序打破了打破了,他會覺得非常傷心,甚至會想方設法把東西歸回原位,這樣,他的心情才會得到平靜。

那些年紀很小的孩子,也願意“物歸原處”,類似情況在我們學校裏就曾發生過。那次,有個孩子入神地站在某處,低頭看地上的沙子。他媽媽看到後,隨手抓起一把沙子揚開來。不想孩子當場就哭起來,他邊哭邊把撒落的沙子收攏起來,掬回原處。這時,媽媽才知道孩子突然哭泣的原因,令人絕望的是,她還是將孩子的這種需要視為“不乖”。

另一位媽媽給我講了這樣一件事。一次,陽光明媚,所以她把外套脫下來挽在胳臂上。就在那時她的孩子卻哭鬧不休,沒有人能明白這孩子為什麼會如此傷心。直到他媽媽把外套重新穿在身上了,孩子才平靜下來,人們這才搞清了頭緒。

上麵的例子表明,當孩子看到物品被放在了他所不熟悉的位置上,就會嚴重影響他的情緒。可能大人們會想,這樣的孩子理應被處罰,認為隻有處罰才能糾正孩子的“毛病”。事實上,現在來糾正,未免多此一舉,因為這樣的缺點可能在孩子長大以後會自然消失。成人肯定不會因為有人脫去外套而在眾目睽睽下號哭。但大多數時候,大人因為不懂得孩子行為的真正意圖,想當然的認定這個孩子為不乖。要知道,孩子的某些缺點會隨著他的成長而自然消失,父母沒必要為此太過操心。當我們真正開始理解孩子就會發現,我們對他的糾正措施純屬多餘,我們也將會繼續喜愛這個有不少小毛病的孩子。因為我們知道,終有一天,他會成為一個懂道理的大人。

最後,我再舉一個例子:我的鄰居有一個兩歲的小孩子,保姆每次都會用相同的方式在同一個浴缸裏幫他洗澡。有一天,這位保姆因為一些事必須離開一會,另一個保姆替代了他的工作。可是當新保姆幫孩子洗澡時,孩子就變得叛逆而不安分,大人們不明白這是為什麼。直到先前的那位的保姆回來後詢問孩子:“怎麼一洗澡你就哭呢?那個阿姨不是挺好嗎?”孩子回答道:“她是個好阿姨,可是她幫我洗澡時總是倒著來。”大家這才明白,孩子每次洗澡,這位保姆都是先給他洗頭,而後來的保姆是從孩子的腳部開始洗。對孩子來說,洗澡的先後次序是不能改變的生活規則,他在極力維護著這個規則。

可是,孩子的這種表現,常常被大人們認為是“不乖”!

心理胚胎的發育

應該將新生兒當作“心理胚胎”來看待,它是一種精神,為了降臨到這個世界上而孕育在肉體內。但是從科學的角度上看,新生命來到這個世界上並非一片空白,他是個活的肉體,他有組織、有器官,這完全可以用科學儀器測量出來,但是我們指的精神卻無從查考。這樣精致靈活的身體難道是無中生有的嗎?這仍是一個未解之謎。

嬰兒一出生,就站在了人生旅程的一個使人印象深刻的起點上。此後,相當長的時間內他身不由己,也不具備做任何事情的能力,如同一個虛弱的或癱瘓在床的病人,需要得到別人的照顧。除了啼哭,大部分時間裏,新生兒都會一言不發。而他一哭,我們就會直衝到他身邊,仿佛有人期待我們的幫助。經過大概幾個月,甚至一年的時間,新生兒會慢慢變得堅強,也逐漸像個“小大人”了。

對於孩子在身體上和心理上的成長變化,我們可以看作是一個生長成“人”的過程。換個視角講,嬰兒長大成人是一個奇妙的過程。有一種內在的力量,在他的成長過程中啟動著新生兒身體的能量。這個能量一啟動,新生兒的手腳就開始動彈,大腦也開始運作了。從此,新生兒不僅可以自由活動,還有了表達思想的能力,這就是人的“內化”過程。

相比其他動物,人類的嬰兒出生以後,很長時間內都需要別人的照顧。從實際情況來看,這對新生兒的成長意義非凡。我們發現,其他動物無論出生時有多脆弱,幾乎都得在極短時間內依靠自己的力量活下去,它們需要立馬學會走路。一些食草動物甚至剛落地就得跟在媽媽後麵顛簸,以避免成為肉食動物的獵物。同時,它們迅速地學會了與同類動物的溝通方式,如小貓學會了“喵喵”叫,小羊也知道了“咩咩”叫,雖然發出的聲音很微弱,但還是能夠聽見它們連續的叫喚聲。動物的成長準備期短暫且簡單,可以這樣說從一生下來,本能就決定了它的行為。你看那頑皮的小老虎出生的刹那,就能夠自己站立了,甚至在出生後一天時間內,就已經可以在媽媽肚皮下靈巧地鑽來鑽去。

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任何動物,不僅具有外在的形體,還具備了潛在的本能。而在它的動作中,所有的本能都會被顯現出來,這就是不同物種的個體特征。有人認為,動物的特征不應從它的外貌上歸納,而應通過它們的行為加以總結。所以,動物身上具有的那些植物所沒有的特性,便可被統稱為“精神特質”。就連動物的精神特質在出生時都這樣明顯,怎麼能說人類的新生兒就沒有相同的天賦呢?科學理論說,一連串物種繁衍的經驗累積出動物現在的行為特征,人類的特征難道不也是這樣嗎?人類起初是直立行走,後來不斷地開發出語言和智慧,同時將這一切傳給後人。

所以,這裏麵有一個隱藏的真理,可以用製造產品的方法來做比喻。現代機器可以快速大最地製造某些模樣完全相同的產品,但有些東西卻必須用手工慢慢製作出來,且各有不同。手工製作的價值,在於它具有藝術的獨特魅力。這個比喻借用在說明動物和人在心理上的差別,動物就好比是被大量製造出來的產品,它們一生下來,就具有了與同種動物相同的特性。比較而言,人可以說是“手工製造”出來的,每個人都各有不同,是大自然雕琢成的藝術品。

另外,製造人的過程相當緩慢,其“內在特質”在他的外貌特征還未顯現之前,就已經在逐漸形成,這可不是在拷貝一模一樣的人,而是要製造出一個嶄新的人。

關於人的內在特質是如何形成的,迄今為止還是個謎。我們要說明的是,人的製造從來都是在經曆一個漫長的內在形成過程,就如同一件藝術品在展覽之前,它的創造者一定是事先在靜謐的工作室裏進行了一番精工雕琢。

人格的形成是無形的,柔弱無助的嬰兒對我們來說同樣是個謎。我們隻想到嬰兒將來會有無限發展的可能,卻無從想象他會成為什麼樣的人,能有何等樣的成就。比起其他動物,嬰兒柔弱的身體裏具有更為複雜的構造和機製,每個嬰兒都是獨立的個體,他所具備的特殊意誌促使他順利實現自身的轉化工作。不管是音樂家、歌手、藝術家、運動員,還是英雄、罪犯、聖人,他們都以相同的方式被生下來,隻是他們每個人都懷著各自的形成之謎來到這個世界。正是這種差異,促使每個人去實現不同的抱負。

嬰兒出生時的無助,一度成為哲學家們討論的課題,不幸的是,醫學專家、心理學家和教育家卻從未對此抱有興趣。在他們看來,這種現象是一個自然存在的事實。雖然多數孩子都可以順利度過這段無助的嬰兒時期,但在孩子們的潛意識裏,深深埋藏著這個時期的印象,並對他們今後的生活產生嚴重的心理後果。那些認為嬰兒行動被動,心智也空洞的想法,真是愚不可及。還有人這樣錯誤的以為,孩子在嬰兒期過後之所以會奇跡般成長,完全得益於大人的精心照料和毫不含糊的養育。這些想法促使父母萌發了一種責任感,認為自己就是開啟孩子內在特質的力量。於是,他們把培養孩子當作是在塑造一件藝術品,他們不停地提出期望,發布指令,美其名曰是為了發展孩子的智慧、靈敏度和意誌力。成人認為自己承擔了近乎神聖的職責,並堅信自己在孩子生命活動中的地位,就如同聖經裏講到的上帝一樣:“上帝按照他的形象創造了人類。”

要知道,隻有孩子才真正掌握通向自己心靈世界的鑰匙,神化後的大人所形成的自傲讓孩子備受苦難,可是驕傲不是向來被人類所恥笑嗎?

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能表現出他的發展趨向和相當的智慧天賦,最終他能夠施展自己的能力。這時,如果大人很突兀地施加幹預,就會令孩子的努力付諸東流,並使他們自我目標的實現遭遇挫敗。大人的行為非常容易給孩子原始自然的心智造成不利影響,這大概就是人類在傳承中失敗的原因。現實的問題是,盡管孩子必須曆經困難和付出長久努力才能夠充分掌握和運用自己的心智,但孩子自己的精神層麵沒有丟失,隻不過得花些時間才能將這種天賦展露無遺。

孩子那懵懂的心靈,在成長過程中被逐漸打開並茁壯成長,它一點點地激發著被動的軀體,使它活躍起來,自我意識也被喚醒。但在現實環境中,另一股強大的力量卻狂奔而至,最終將他的心靈左右。在如此環境中,沒有人能體會到,也沒有人願意接受“人類可發生內在轉變”的事實,柔弱的嬰兒其實並未受到些許的保護,也沒有人輔助他度過艱難的發育期,對嬰兒來說,這個環境中所發生的每件事都成為一種阻礙。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