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倒背《國風》
司馬遷家是史官世家。父親司馬談在司馬書院教書,4歲的司馬遷已是書院學生。
一天,司馬談授完課後,想考查一下學生的學習情況。司馬遷站起來,開始背誦全部學過的詩,背完之後又繼續背誦沒學過的課文。
司馬談聽他背沒學過的課文,便說:“你怎麼將沒學過的也背出來了呢?”
司馬遷回答:“您不是常說飽學方能為士嗎?”
一次,外祖父楊鼎,帶著年僅7歲的司馬遷,出席鄉間的文人聚會。席間,一位40歲左右的儒士把司馬遷叫到眼前,說:“聽人講,你能把160首《國風》全部背出來,這是真的嗎?”
司馬遷落落大方地說:“那還有假。”
儒士想當場驗試,便說:“那能不能請你背給我們大家聽聽呢?”
司馬遷幹脆地說:“當然可以。但不知先生是要我順背,還是倒背呢?”
司馬遷出語驚人,在場的人無不愕然。周圍的文人學士都慢慢地靠攏過來,把這張桌子圍得水泄不通。
司馬遷不慌不忙地站到一把椅子上,非常熟練地倒背起來。
司馬遷聲調抑揚頓挫,周圍文人不由嘖嘖稱道:“嗯,真了不起!”
司馬遷越背越有勁,160首《國風》在眾人的掌聲中全部倒背下來。眾人無不驚呼:“奇才!奇才!”
從此以後,司馬遷更加努力地學習。他10歲時,便隨父親去了京都長安。在嚴父的教導和熏陶下,他遍讀史書,立誌做一名曆史學家。
後來,他真的寫成了曆史巨著《史記》。
夢想小啟迪
我們要想開啟心智,必須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司馬遷能夠將《國風》倒背如流,是他在父親的正確指導下,勤學苦練的結果。學習也是有技巧的,我們隻有掌握了這種技巧,做事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