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砸缸(1 / 1)

司馬光砸缸

春天來了,陽光和煦,燕子由南方飛回來了,樹梢綻滿了綠油油的嫩芽。在屋子裏關了一個冬天的孩子們此時已脫去棉衣,在陽光下歡呼雀躍,嬉戲、玩耍。

隨著“快來救人啊!有人掉進水缸裏啦!”的呼救聲,一群孩子,跑向一口盛滿水的大缸。缸裏水花直冒。原來,一個孩子坐在庭院一角盛滿水的大缸缸沿上玩,不小心掉進缸裏去了。

孩子們有的爬上缸沿伸手去抓,有的束手無策,有的大叫大喊,有的跑去找人,有的幹脆哭起來。

七歲的司馬光較為冷靜,他說:“不要亂嚷!”

喊叫聲突然停止,孩子們的目光一齊聚向司馬光。隻見司馬光順手操起放在缸前的大石頭,奮力向缸上砸去。隻聽“砰”的一聲,缸水嘩嘩地淌了出來。

孩子們剛開始被司馬光的舉動驚呆了,隨後又蹦又跳地歡呼起來:“得救啦!得救啦!”兩個大一點的孩子迅速跑到缸邊,將溺水的孩子從缸裏拽了出來。

司馬光幼年讀書十分刻苦,每天都讀至深夜。春夏秋冬,日日如此。

一個秋夜,涼風習習。7歲的司馬光的臥室裏,還亮著燈光。他還在讀書。他的父親司馬池來到他的房間。

司馬光的臥室十分簡單:一桌,一凳,一床。舊桌上堆放著《左傳》、《史記》、《論語》、《孟子》、《詩經》等書籍。床上則放著一張席,一床被,一個圓木枕頭。

司馬池見孩子如此克己自勉,不覺有些心疼。他輕輕地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

司馬光勤奮苦學,為日後編寫《資治通鑒》奠定了雄厚的基礎,最終,司馬光成為北宋偉大的史學家。

夢想小啟迪

要想取得非凡的成就,就必須付出非凡的努力。司馬光為了學到知識,用警枕勉勵自己,最終成為偉大的史學家。我們要想實現自己的理想,必須有司馬光這種刻苦精神,多思考,才會最終實現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