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波義耳發明PH試紙(1 / 1)

青年波義耳發明PH試紙

波義耳,英國物理學家、化學家。

1627年1月25日,波義耳出生在愛爾蘭的一個貴族家庭裏。他的父親科克伯爵,整天隻知道忙於財務賬冊,對書本根本沒有興趣。母親在他4歲時就去世了。

父親特別喜愛波義耳,專門為他請來了最好的家庭教師。在他八歲的時候,父親又把他和哥哥法蘭西斯送到伊頓公學學習。

在伊頓,波義耳對書愛不釋手。在這些書本的影響下,他思想活躍,想象力豐富,愛提問題,很快就成為伊頓的優秀學生。

他哥哥則相反,喜歡出去玩,愛騎馬,對知識和科學沒有多大興趣。

意大利著名的科學家伽利略是波義耳最欽佩的人。1641年,他專程來到意大利,想去見識一下這位科學家巨擘。可惜他沒有如願,伽利略不久就去世了。

伽利略的新科學理論對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他決心像伽利略那樣不迷信權威,勇於開創科學實驗的道路。

波義耳認為,實驗室的研究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波義耳18歲那年,把在倫敦繼承的領地斯泰爾橋的建築加以改造,變成了他的大型實驗室。

1645年,實驗室開始進行物理學、化學和農業化學的研究工作。幾個問題同時研究是波義耳一貫的做法。通常,他對助手講明一天的工作後,就回到工作室向秘書口授哲學論文。

一天清晨,波義耳剛走進書房,一陣花香撲麵而來,原來有一盆美麗的紫羅蘭擺放在屋子的角落裏。波義耳忍不住摘下一朵,然後嗅著這沁人心脾的花香來到實驗室。

實驗室裏,他的助手正在準備當天實驗用的鹽酸。忽然,一個助手一不小心把鹽酸濺到了桌子上,實驗室裏頓時彌漫著刺鼻的味道。

波義耳見狀忙放下手中的紫羅蘭,過去幫忙。當他轉過身時,發現紫羅蘭也濺上了鹽酸。

“真可惜,美麗的花朵也沾上鹽酸了。”波義耳想將那束花扔掉。

可當他拿起花束時,不禁驚呆了:原先深紫色的紫羅蘭,現在竟然變成了紅色!

“奇怪!怎麼眨眼間這紫羅蘭就變色了?莫非是鹽酸的緣故?”急於尋找答案的波義耳,立刻取出一隻燒杯,倒了一些鹽酸。

不一會兒,助手把花端過來了。波義耳摘下一朵紫羅蘭浸入鹽酸中。果然,花瓣漸漸由深紫色變為淡紅,最後變成紅色。

“太妙了!”助手興奮地說。

“我們再試試其他酸液。”波義耳意猶未盡。

結果,紫羅蘭在其他酸液中都變成了紅色。

“酸液能使紫羅蘭由紫色變成紅色,我們不就可以用紫羅蘭來測試溶液是不是酸性了嗎?”

波義耳為這個意外發現興奮不已。“紫羅蘭在堿液中會不會變色呢?”波義耳又做了堿性實驗。結果表明,紫羅蘭在堿液中可變為藍色。波義耳又用其他花、苔蘚等來做實驗,結果發現石蕊苔蘚效果最好。

為了使用方便,波義耳開動腦筋,用石蕊苔蘚泡成浸液,然後把紙浸透,最後烘幹成紙片。

這種紙片用起來很方便,而且用它進行溶液的酸堿鑒定非常準確。這就是我們今天仍然在用的PH試紙。

夢想小啟迪

世界上許多偉大的發明都是在無意中發現的。波義耳發明PH試紙是這樣,牛頓發明引力定理是這樣,門捷列夫發明元素周期表也是這樣。科學也沒有捷徑,隻有刻苦鑽研的人,才有希望收獲成功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