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的墨池
晉代有位大書法家王羲之,人稱書聖。他寫的《蘭亭集序》,燦爛如圖畫,和諧似樂曲,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王羲之的書法成就登峰造極,無人能和他相比。
《蘭亭序》共28行,324字,字字“天馬行空,自由自在、無拘無束、隨心所欲、為所欲為。”凡重複的字,寫法各不相同,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表現,都依類賦形,千變萬化。其中“之”字多達20種寫法,有的如楷書工整,有的似草書流轉,但都大小參差,千姿百態,令人讚歎不已。
王羲之很小就喜歡練字,7歲開始就跟隨女書法家衛夫人學習書法。他學習很努力,練習很刻苦,衛夫人很喜歡這個勤奮的學生。
後來,王羲之遊曆了許多名山大川,見到許多書法名家的手跡。
他一個一個地臨摹,努力將每個字的特點弄清楚,然後回家一遍又一遍地練習。
王羲之家的院牆內,有一方池塘,就在他書房的外麵。
池塘邊有一株老樹斜長著,樹枝拂著水麵,池裏的水很清澈,能見到小魚去咬浮在水上的樹葉。
王羲之有個小表姐,最喜歡在池邊玩。
後來,他的小表姐到其他地方住了幾年。再來他家時,小表姐驚奇地發現池水已變黑,再也看不見裏麵的小魚兒了。
原來,王羲之每天在池水中洗硯,洗筆,將池水染黑了。
經過這樣的刻苦練習,王羲之的筆力大進。
有一次,有人請王羲之在木板上題字,再請工匠雕刻。工匠在用刀刻字時,竟發現王羲之的字跡透入木板三分深。
最終,王羲之成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書法大師。
夢想小啟迪
王羲之的字跡能夠“入木三分”,全在於他多年的勤學苦練,以至於把池水都染黑了。王羲之數年如一日勤學苦練的精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我們要向王羲之一樣,認真、勤奮、刻苦地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