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歡作《黃雀賦》
南北朝時有個叫顧歡的人,6、7歲時就很愛讀書寫字,而且有很強的自學能力。
他出生在一個貧苦農民的家庭,沒有條件進學校讀書,因此常常到本村的一個學堂去,偷偷地躲在門外聽老師講課。就這樣,顧歡學到了文化,增長了知識。
有一天,顧歡的父親忙著幹別的農活,讓顧歡去穀子地裏趕麻雀,保護莊稼。
那一天,麻雀特別多。顧歡趕了一陣兒麻雀,想坐在田邊背幾段書。剛坐下,麻雀又成群結隊而來。趕了幾次之後,顧歡坐在田邊發起呆來。
他觀察著麻雀貪婪啄食的情景,想到麻雀給農民帶來的損害,多麼像那些地主老財對農民的壓榨盤剝啊!
想著,想著,竟然隨口吟成了一篇《黃雀賦》。
顧歡從懷裏掏出紙筆,就把這篇《黃雀賦》寫了下來。顧歡寫完,又修改了幾個字。
正在這時,父親走來了。父親一見成群的麻雀,正在那裏糟蹋成熟的莊稼,非常生氣,拿起一根荊條就要打顧歡。
顧歡看到父親,非常高興。他把父親當成他第一篇作品的第一個讀者了。
父親拿過顧歡寫的《黃雀賦》,看了一遍,歎了一口氣,把荊條扔到地上。
顧歡到了8歲,就能讀不少古代的典籍。隨著年齡的增長,顧歡刻苦學習的勁頭有增無減。他白天下地幹活,邊幹活邊背誦讀過的詩文。
顧歡憑這樣的用功自學,終於成為一個很有學問的人。顧歡站在道教立場上,反對佛教。遭到佛徒及其信仰者的強烈反對,紛紛著文反駁,形成南朝齊初一場規模頗大的道釋鬥爭。
夢想小啟迪
有一種精神叫自強不息,它可以使一個人變得堅強。有一種勇氣叫永不放棄,它可以讓一個人獲得真正的成功。我們從小就要學會自立自強,學好本領,長大後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