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虛心請教
施耐庵元末明初時期的人,他小時候聰明伶俐,勤奮好學,閱讀了很多手抄話本。
有一次,施耐庵看到了《張叔夜擒賊》的話本,寫的是梁山泊宋江等108人反叛官府的故事。這本書把宋江他們描寫成劣跡斑斑的叛臣賊子。他心中憤憤不平,立誌要為宋江等江湖豪客立傳正名。
施耐庵覺得寫作很容易,便動筆寫了起來。剛一開頭,便停住了筆。故事有了,人物有了,但這108人的相貌、性格怎麼寫,一個個故事怎麼連接呢?他苦思冥想,還是茫無頭緒。於是,他便離家出走,到江陰遊學去了。
一天,施耐庵碰見了祝塘鎮大宅裏的員外徐麒,兩人在茶館裏推心置腹地暢談,從日出談到日落,似乎話才剛開個頭。於是,施耐庵便應邀到了徐員外家。
施耐庵請教了很多寫作方麵的問題,徐員外對答如流。他為了繼續求教,便以教徐家兩個公子為由,暫住徐府。他每日裏教完課程,便伏案寫《江湖豪客傳》,遇到難題便去請教徐員外。
施耐庵在徐家莊東邊的東林庵裏開館講學。他對徐員外府裏設庵感到費解,便問道:“徐兄莊院為何設庵,一副木魚兒、木槌又為何像寶貝一樣珍藏?”
徐員外笑道:“這庵原是老母脫俗之地。老母死後,請慧能和尚拜佛念經,超度祖宗亡靈。這慧能和尚非常虔誠,博學多才,一住便是30多年,最後,學成遊說,講經說法,被請到五台山當了主持。”
施耐庵聽後很是感動,便提筆寫了“耐庵”兩個鬥大的字,貼到門楣上麵。《江湖豪客傳》寫好之後,施耐庵辭別徐員外,便往錢塘縣走去。
在錢塘地麵上,施耐庵開始在酒樓茶肆講《江湖豪客傳》。很快,他的名字就傳開了。施耐庵在錢塘靠講書生活,靠聽書來啟迪自己的創作。在結識的朋友當中,有個說書的唐老先生很有見地。他對施耐庵說:“施先生少年寫書,令人敬佩,但要想書傳後世,必須寫好宋江等36人。這36人,如果能找個好畫家畫出來,你再仔細琢磨,就能把人物寫活寫像。”
施耐庵聽後恍然大悟,上前施禮道:“請老先生再指教一二。”唐老先生笑道:“以《江湖豪客傳》為名,就不如《忠義水滸傳》有味啊!”施耐庵拍案叫絕。
一天晚上,施耐庵寫到“宋江三打大名府”這回書時,大家都爭著先看。施耐庵對大家說:“我就講給各位聽吧!”大家這才停住了爭奪。他從“石秀跳樓劫法場”一直講到“時遷火燒翠雲樓”、“吳用智取大名府”,講得津津有味,大家聽得入了神兒。當講到“吳用兵分八路,殺進大名府”時,一個衙役便連呼:“殺得好!殺得好!”剛巧,錢塘縣令路過此地,聽到喊聲,大吃一驚,忙問:“殺得好,哪個殺得好?”
公差回道:“老爺,一個姓施的在說《忠義水滸傳》。”縣令笑道:“老爺我要看看!”
縣令不看還好,一看大怒:“宣揚盜賊,誣蔑官府,煽動謀反,這還了得!快快與我拿下,打進死牢!”
施耐庵進了牢房,便想起了徐員外的話:“我這裏有書信一封,危難時可逢凶化吉。”他撕開衣角,取出信件,信中說:“施兄:可寫宋江被朝廷招安,幫助官府征討流寇。隻有如此,你才能命存書存。”施耐庵伏案寫起了《水滸傳》續集。
縣令怒斥施耐庵:“你為何寫反書?”
“老爺,我是以反寫正,頌揚天子威鎮四海。”
“何以見得?”
“才爺,請看這後五十回。”縣令接過書稿,看了看,笑道:“寫得好!寫得好!……”
就這樣,施耐庵被無罪釋放,而他的《水滸傳》後來也得以廣泛流傳。
夢想小啟迪
成功之花雖然明豔,但沒有奮鬥淚水的澆灌,它是不會綻放的。也許,我們現在還創作不出驚天動地的作品,但紮實寫好每一篇習作,虛心向別人請教,也是一種經驗的積累和技能的積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