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斯發現數學定理(1 / 1)

高斯發現數學定理

著名科學家高斯的故鄉在德國的布勞恩什維格,他1777年出生,家境貧寒,祖父是個老實厚道的農民,父親靠給人打短工來維持一家人的生活。後來,父親靠念過幾天書當上了雜貨店的算賬先生。

3歲的高斯就表現出極高的數學天賦。有個晚上,父親結算店裏夥計的工錢,費了好大勁才算出來。一直在旁邊看著父親算賬的高斯卻說:“爸爸,你算錯了。”

父親有些不相信,又認真地算了一遍,才知道真的錯了。父親覺得奇怪:誰也沒有教過他算術啊?

高斯小時候跟著父母住在農村,在附近的小學裏念書。學校的算術老師是從城裏來的,他覺得跑到這麼一個窮鄉僻壤來教這些農村孩子,真是大材小用,委屈得不得了。

這位老師認為,窮人的孩子都是天生的笨蛋,教這樣的孩子根本用不著認真。所以,他經常訓斥學生,動不動就用鞭子懲罰他們。

有一天,這位老師情緒特別不好,他的臉拉得很長,一副不高興的樣子。同學們都害怕起來,不知道誰又會受到打罵。

老師站到講台上,像軍官下命令一樣繃著臉說:“今天,你們給我算1加2加3,一直加到100的和。誰算不出來,就不準回家吃飯,直到算出來為止。”說完就坐在椅子上,看他的小說。

老師坐下不久,高斯拿著小石板來到老師麵前說:“老師,答案是不是這樣?”

老師頭也不抬,看也不看,揮揮手說:“去!回去繼續算,錯了!”

高斯站著不走,把小石板往前一伸,說:“老師,我想這個答案是對的。”

老師正想發脾氣,可是,一看小石板上卻端端正正地寫著“5050”。

他大吃一驚,因為他算過答案的確是“5050”。這個8歲的孩子,怎麼這麼快就算出了答案?

原來高斯不是按著1、2、3的方法依次往上加的。他發現一頭一尾按次序兩個數相加,和都是一樣的。1加100是101,2加99是101,直到50加51也是101,一共有50個101,用50乘101,就是5050了。

他用的方法,就是古代數學家經過長期努力才找出來的求等差級數和的方法。

高斯的發現,使老師震動很大,他痛感自己看不起窮人的孩子是完全錯誤的。

此後,他認真備課,努力教學,還從漢堡買了書桌,高高興興地送給高斯。

高斯取得的成就,一方麵來自天賦,一方麵來自勤奮。他小時候家裏很窮,冬天為了節省燈油,爸爸讓高斯吃完晚飯就睡覺。高斯自己做了個油燈,在微弱的燈光下全神貫注地讀書到深夜,從來沒有間斷過。

15歲時,高斯就讀了牛頓、歐拉等著名數學家的著作。高斯長大以後的成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刻苦學習得來的。

夢想小啟迪

8歲的高斯能發現數學定理,這與他勤奮好學是分不開的。他憑借自己的刻苦與勤奮,最終成為一個大數學家。高斯的成功證明了一個公式:即天才=1%聰明+99%勤奮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