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3 / 3)

1940年5月,隨父母到香港定居。半工半讀,續讀初中。

1943年,父親李雲經病逝。李嘉誠被迫輟學,開始學徒、工人、推銷員生活,並用工餘之暇到夜校進修,補習文化。

1948年,任一家塑膠廠業務經理、總經理。

1950年,李嘉誠用省吃儉用積蓄的7000美元在筲箕灣創辦了自己的“長江塑膠廠”。

1957年,在北角成立長江工業有限公司,發展塑膠花、玩具生產。從此到1964年,於塑膠、玩具業內舉足輕重。

1958年,開始拓展地產業。先後在北角、柴灣建造了兩座工業大廈。

1960年,從事地產投資。積聚資金,儲存土地。

1963年,與莊月明女士結婚。繼續發展地產業。

1967年,六七左派工會暴動,地價暴跌,李氏以低價購入大批土地儲備。

1972年9月30日,創建長江實業有限公司。11月1日,“長實”股票在香港證券交易所、遠東交易所、金銀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1973年,“長實”股票在倫敦掛牌上市。

1974年5月,與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聯組怡東財務有限公司,是長實走向企業國際化多元化的重要起步。6月,長實股票在加拿大溫哥華掛牌上市。

1977年1月14日,參與中環環球大廈、海富中心建設競投;一舉戰勝老牌英資“地產股王”置地公司,長實奪標。4月,成功收購了美資永高公司。接手經營香港希爾頓大酒店和印尼巴厘島的凱悅酒店。購入虎豹別墅及其他多項地皮、物業。

1978年,參加北京國慶典禮,與國家領導人鄧小平合影。

1979年,李嘉誠與霍英東等人出任中國國際信托投資董事;“長江實業”宣布與彙豐銀行達成協議,斥資62億元,從彙豐集團購入老牌英資商行和記黃埔224%的股權,李嘉誠因而成為首位收購英資商行的華人。

1981年,李嘉誠獲太平紳士及“香港風雲人物”稱號。

1984年,“長江實業”又購入“香港電燈公司”的控製性股權。

1985年,李嘉誠出任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員。

1986年,進軍加拿大,購入赫斯基石油逾半數權益。長實財團市值名列香港十大財團榜首。李嘉誠被香港大學授予名譽法學博士,被比利時國王封為勳爵。6月20日,鄧小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李嘉誠。

1987年,聯同華資大亨李兆基及鄭裕彤,成功奪得溫哥華世界專覽會舊址的發展權。

1989年,李嘉誠獲英女皇頒發的勳銜、加拿大卡加裏大學授予的名譽法學博士學位。

1990年,港督衛奕信向李嘉誠頒發“商業成就獎”。夫人莊月明女士逝世。

1992年,李嘉誠被聘為港事顧問,被北京大學授予名譽博士稱號。

1994年,李嘉誠所管理的企業稅後盈利達28億美元。被評選為1993年度香港商界“風雲人物”,並獲《亞洲周刊》頒發的首屆“企業家成就獎” 。

1995年,長江實業集團三家上市公司的總市值超420億美元。李嘉誠被香港“國際潮團聯誼會”推舉為大會名譽主席。

1996年,李嘉誠個人資產600億港元,並列全港華人富豪第二名。

1995年至1997年間,李嘉誠出任特區籌備委員會委員。

1999年4月,李嘉誠被英國《泰晤士報》選為千禧年企業家大獎;5月,李嘉誠被英文版的《亞洲周刊》評選為亞洲區50位最具權力人物之一 ,並獲英國劍橋大學榮譽法學博士。該年度長江實業集團稅後盈利達1850億港元。《福布斯》世界富豪排名榜中李嘉誠位列第十,是亞洲首富。

2000年,長江實業集團總市值約為8120億港元。

2007年《福布斯》排行榜,以230億美元位列第九。

2008年《福布斯》排行榜,以265億美元位列第十一。

2009年《福布斯》排行榜,以162億美元位列第十六。

2010年,競購法國電力集團旗下部分英國電網業務。《福布斯》排行榜,以210億美元位列第十四。

2011年,《福布斯》排行榜,以260億美元位列第十一。

2012年,《福布斯》排行榜,以255億美元位列第九,榮膺亞洲首富。

名言

● 人才是最大的財富。

● 求變求奇,永遠跑在最前頭。

● 做良知之人,把利益擺在第二位。

● 好的時候不要看得太好,壞的時候不要看得太壞。最重要的是要有遠見,殺雞取卵的方式是短視的行為。

● 對人誠懇,做事負責,多結善緣,自然多得人的幫助。淡泊明誌,隨遇而安,不做非分之想,心境安泰,必少許多失意之苦。

● 年輕時我表麵謙虛,其實我內心很驕傲。為什麼驕傲呢?因為同事們去玩的時候,我去求學問;他們每天保持原狀,而自己的學問日漸提高。

● 隨時留意身邊有無生意可做,才會抓住時機。著手越快越好。遇到不尋常的事發生時立即想到賺錢,這是生意人應該具備的素質。

● 假如今日,如果沒有那麼多人替我辦事,我就算有三頭六臂,也沒有辦法應付那麼多的事情。所以成就事業最關鍵的是要有人能夠幫助你,樂意跟你工作。這就是我的哲學。

● 人才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你對人好,人家對你好是自然的。世界上任何人都可以成為你的核心人物。

● 不為五鬥米折腰的人,在哪裏都有。你千萬別傷害別人的尊嚴,尊嚴是非常脆弱的,經不起任何的傷害。

● 有錢大家賺,利潤大家分享,這樣才有人願意合作。假如拿10%的股份是公正的,拿11%也可以;但是如果隻拿9%的股份,就會財源滾滾來。

● 我老是在說一句話,親人並不一定就是親信。一個人你要跟他相處,日子久了,你覺得他的思路跟你一樣是正麵的,那你就應該可以信任他;你交給他的每一項重要工作,他都會做,這個人就可以做你的親信。

● 有金錢之外的思想,保留一點自己值得自傲的地方,人生活得更加有意義。

● 商業合作必須有三大前提:一是雙方必須有可以合作的利益;二是必須有可以合作的意願;三是雙方必須有共享共榮的打算。此三者缺一不可。

●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是我的錢,一塊錢掉在地上我都會去撿;不是我的,一千萬塊錢送到我家門口我都不會要。我賺的錢每一毛都可以公開。

● 我覺得,顧及對方的利益是最重要的,不能把目光僅僅局限在自己的利上,兩者是相輔相成的。自己舍得讓利,讓對方得利,最終還是會給自己帶來較大的利益。占小便宜的不會有朋友,這是我小的時候我母親就告訴給我的道理,經商也是這樣。

● 一個人一旦失信於人一次,別人下次再也不願意和他交往或發生貿易往來了。別人寧願去找信用可靠的人,也不願意再找他,因為他的不守信用可能會生出許多麻煩來。

● 如果取得別人的信任,你就必須做出承諾;一經承諾之後,便要負責到底,即使中途有困難,也要堅守諾言。

● 與新老朋友相交時,都要誠實可靠,避免說大話。要說到做到,不放空炮,做不到的寧可不說。

● 保持低調,才能避免樹大招風,才能避免成為別人進攻的靶子。如果你不過分顯示自己,就不會招惹別人的敵意,別人也就無法捕捉你的虛實。

● 做人最要緊的,是讓人由衷地喜歡你,敬佩你本人,而不是你的財力,也不是表麵上讓人聽你的。

● 眼睛僅盯在自己小口袋的是小商人,眼光放在世界大市場的是大商人。同樣是商人,眼光不同、境界不同,結果也不同。

● 力爭上遊,雖然辛苦,但也充滿了機會。我們做任何事,都應該有一番雄心壯誌,立下遠大的目標,用熱忱激發自己幹事業的動力。

● 人們讚譽我是超人,其實我並非天生就是優秀的經營者。到現在我隻敢說經營得還可以。我是經曆了很多挫折和磨難之後,才領會一些經營的要訣的。

● 在事業上謀求成功,沒有什麼絕對的公式,但如果能依賴某些原則的話,能將成功的希望提高許多。

● 我認為勤奮是個人成功的要素,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一個人所獲得的報酬和成果,與他所付出的努力是有極大的關係。運氣隻是一個小因素,個人的努力才是創造事業的最基本條件。

● 創業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恒心和毅力堅持不懈的發展過程。其中並沒有什麼秘密,但要真正做到中國古老的格言所說的勤和儉也不太容易。而且,從創業之初開始,還要不斷學習,把握時機。

● 凡事都留個餘地。因為人是人,人不是神,不免有錯處,可以原諒人的地方,就原諒人。

● 一個人憑自己的經驗得出的結論當然是最好,但是時間就浪費得多了。如果能將書本知識和實際工作結合起來,那才是最好的。

● 如果在競爭中,你輸了,那麼你輸在時間;反之,你贏了,也贏在時間。

● 萬一真的失敗了,也不必怨恨,慢慢圖謀東山再起的機會。隻要一息尚存,仍有作為最後決戰的本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