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張大帥的幽禁歲月(1)(3 / 3)

10月19日,張學良和趙四小姐在重慶登上專機,負責押送的是軍統局重慶辦事處主任張嚴佛。專機中途在武漢落地加油。專機再度起飛之後,卻沒有在南京降落,而是飛越台灣海峽,降落在台北鬆山機場。這時,張學良方知到了台灣。

其實,事先張嚴佛就接到南京保密局局長鄭介民、副局長毛人鳳的電報指示,要把張學良從重慶押往台灣。為了避免在押解途中發生意外,就騙張學良說是飛往南京。

張學良一到台北鬆山機場,就有專車等候,把他和趙四小姐立即送往新竹縣五峰鄉井上溫泉。軍統局事先在那裏安排好禁所,並配備了看守特務和憲兵。

軍統局是在根據蔣介石的指令行事。起因是1946年1月10日至31日,政治協商會議在重慶召開,中國共產黨代表周恩來在會上指出,應當立即釋放張學良、楊虎城兩將軍。此後,隨著194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10周年紀念日的臨近,全國要求釋放張學良、楊虎城兩將軍的呼聲越來越高。為了避人耳目,蔣介石在1946年10月19日指示軍統局把張學良秘密押往台灣。

據當時看管張學良的軍統特務張嚴佛後來回憶:“張學良被幽禁在台灣新竹縣井上溫泉山區。這是一個風景區,樹木參天,峰巒起伏,當地多數居民為高山族,離新竹市約五六十華裏。那時,張學良和趙四小姐住在一起。軍統局負責看守他的由劉乙光指揮的看守人員有十餘名,另有武裝憲兵一個連。生活方麵,據說蔣介石指示盡量照顧他,還說是叫他讀書修養。因此,張學良表麵上可以到附近十華裏或更遠一點範圍內散步、釣魚,平時可以打網球、遊泳或做其他運動。他經常可以通信(與外界要被準許的),並準許接見(客人)和接受送給他的煙、酒、日用品、食物。除有時由蔣介石、軍統局派人陪他講學、讀書之外,他經常訂閱《大公報》、《‘中央’日報》及台灣當地報紙,他自己以及軍統局替他買了不少的線裝書和中外書籍。飲食方麵,煙酒等不受限製。我看守他一個月中,和他一起吃飯,大概吃的和過去差不多,可以聽他自己選擇。據毛人鳳、劉乙光平時和我談起張學良的生活飲食起居、接見通信以及所謂修養讀書,和他同案但不關押在一起的楊虎城將軍則完全兩樣,楊將軍備受精神虐待,對張學良表麵上較寬。”

1946年12月15日,台灣省主席陳儀前往新竹看望張學良。張學良依然充滿憂國憂民的情懷,對陳儀講述了關於中日曆史症結及對未來發展的看法。張學良在日記中寫道:“彼對中日問題,有深刻認識,特殊見解。言到吉田鬆陰對日本尊王,吞華思想之提倡,伊藤博文、後藤新平吞華之陰謀,被認為日本侵華思想一時難為消除,美國亦將上日本人的當。”這清楚表明,在西安事變10年之後,張學良仍對日本軍國主義的複活保持高度的警惕。

禪園花園景觀餐廳門口牆上所掛的張學良和趙四小姐1947年在台灣的照片,實際就是在新竹縣井上溫泉囚禁處所拍攝的。那年5月,莫德惠獲準前去探視張學良,拍攝了這張照片。從照片可以看出,那是一幢日式房屋。這幢黑瓦日式平房,約150平方米。

1949年1月21日蔣介石宣布下野,李宗仁任代“總統”。李宗仁立即安排與中共和談,並發表了八項主張,其中有“釋放政治犯”,提出恢複張、楊自由。1月25日,張學良從看守劉乙光給的《申報》中,讀到八項主張。張學良在日記中記下:“23日《申報》載,政府明令,餘及楊虎城,恢複自由。”

然而,軍統局根本不把代“總統”李宗仁放在眼裏,毛人鳳等居然宣稱“不知張、楊在何處”!

由於莫德惠曾經對《大公報》記者言及張學良關押在台灣新竹,一時間媒體據此曝料。軍統局於1949年2月2日淩晨3時把張學良從新竹押往新竹機場,因天氣惡劣,直到上午11時才起飛,12時10分抵達台南岡山鎮機場,轉移到高雄要塞,藏在兵舍之中。直到風頭過去,才於1950年把張學良重新押回新竹井上溫泉,直至1957年10月被轉移至高雄市西子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