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總統”嚴家淦與馬英九(1)(3 / 3)

1954年蔣介石給予嚴家淦更加重要的任命——出任台灣省主席,主持台灣省政3年。1957年轉任“行政院政務委員”兼“美援會主任委員”,“經濟安定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958年回任“財政部長”。

對於嚴家淦來說,“更上一層樓”是在1963年12月16日,“行政院長”陳誠請辭,“總統”蔣介石提名嚴家淦繼任。就曆史而言,嚴家淦與蔣介石並無很深很久的淵源,嚴家淦在國民黨內也沒有很深的資曆。在國民黨內,在蔣介石的嫡係之中,資曆、能力在嚴家淦之上的人很多。蔣介石如此看重嚴家淦,不僅因為嚴家淦是台灣的財經專家,更重要的是嚴家淦為人向來低調,不爭權奪利,無“野心”。那時候,蔣介石正在部署“太子”蔣經國接班大事,需要有一位“保駕護航”的人,蔣介石選中了無“野心”的嚴家淦。

果真,嚴家淦出任“行政院長”的翌年——1964年3月,就提名蔣經國為“國防部副部長”並兼任“政務委員”。蔣經國開始進入台灣政壇高層。

嚴家淦出任“行政院長”之後,政務繁忙。1964年在他的那幢維多利亞式樓房北側,增建了一幢兩層水泥樓房,供他辦公及接見賓客之用,被稱為“大同之家”。

1965年1月14日,蔣經國接替俞大維出任“國防部部長”,掌握了兵權。

經“總統”蔣介石提名,1966年5月20日嚴家淦出任“副總統”兼“行政院院長”。從此嚴家淦一直擔任蔣介石的副手,地位僅次於蔣介石。

1969年6月,台灣“行政院”改組,“院長”仍由“副總統”嚴家淦兼任。

直至1972年5月20日嚴家淦再度當選“副總統”,1972年6月1日嚴家淦卸任“行政院長”(他當了9年的“行政院長”)。蔣經國接替嚴家淦,出任“行政院長”。這時,蔣介石已經進入風燭殘年,“‘總統’蔣介石——‘副總統’嚴家淦——‘行政院長’蔣經國”的布局也已經完畢。

嚴家淦夾在兩蔣中間,充分顯示他被兩蔣的看重。

1975年4月5日,蔣介石去世的當天,嚴家淦按照規定繼任“總統”。當時的“總統”任期為6年。

從1975年4月5日到1978年5月20日這3年時間裏,嚴家淦是“總統”,蔣經國是“行政院院長”,形成所謂“蔣嚴體製”:嚴家淦確實如蔣介石所預料的那樣無“野心”,充分尊重蔣經國,領銜推舉蔣經國出任國民黨中央委員會主席暨中常會主席,一切聽命於蔣經國。嚴家淦是名義上的“元首”,而決策由蔣經國做出。也就是“名在嚴家淦,權在蔣經國”。

嚴家淦“總統”任期即將屆滿之際,以國民黨中常委的身份給國民黨中央秘書長張寶樹寫了一封信,提名蔣經國為國民黨第六任“總統”候選人。1978年1月7日,國民黨中常會舉行臨時會議,同意嚴家淦建議,決議向十一屆二中全會提案,提名蔣經國為第六任“總統”候選人。

1978年5月20日,嚴家淦“總統”任期屆滿,蔣經國繼任“總統”。嚴家淦忠實地實現了蔣介石的“子承父業”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