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十九章 打的熱鬧(2 / 2)

一寸長一寸強一寸短一寸險。

遠攻之下,徐榮手中的砍刀自然就沒有了優勢,所有的隻有不斷揮刀而防,阻擋著那大長刀落於自己的身上。

若是單憑武力而論,高幹不會是對手。隻是決定一場戰爭的勝負有著很多的因素。比如人們常掛於嘴邊的,天時、地利和人和。這些都可能會決定一場戰鬥的最後結果。

不然隻是憑武力的話,呂布豈不是最厲害的了嗎?

這一場戰鬥,徐榮並不占任何的優勢,盡管憑武力他要強上很多,可是當他需要的是不僅對敵高幹,還有一旁的其它袁紹軍將士時,很快他就有要被包圍之態。

西涼步兵亦是很猛勇,但畢竟人數太少了一些,前後隻有一千人投入到了戰場之中,以一比五的比例,讓他們除了在最開始占得了一絲的便宜外,在接下來便是隻能不斷的後退,以空間來換時間了。

步兵被迫後退,這使得徐榮有了孤軍被圍之勢。眼看形勢不妙,他是大砍刀向著一揮,一記虛愰之後整個人拔馬就回。

徐榮突然不戰而退,有些出乎了高幹的意料。他知此人很是勇猛,曾對上曹操和孫堅都獲得了勝利,可沒想到麵對自己時,竟然會轉身而撤。一時間一股驕傲之情在心中閃起,同時他也大聲的喊著,“徐榮小兒,莫要逃走,我等在戰兩百回合。”

高幹在身後喊著,徐榮確是不會在回頭了。大丈夫不逞匹夫之勇,明知對手厲害,還要回身去戰,那隻有無腦的勇夫才會這樣做。

徐榮一路不停的直逃而回,與正在後退長槍兵,短槍兵彙聚到了一起之後,便在身後弓箭兵的掩護下開始有序的撤退。

高幹本想繼續追擊的,畢竟現在形勢於他有利,可此時身後的鳴金之聲傳來,這是袁紹在招來回去了。盡管心有不滿,但他還是帶兵折返了回來。

“哈哈。”袁紹座於中軍之中,在看到了高幹騎兵而回後,大聲的讚揚著,“元才英武,這首戰就獲得了勝利,賞。”

一句賞讓高幹無話可說,隻得抱拳退下。

要說袁紹也是知兵之人,他不會做無畏的犧牲,今天逼退了徐榮,目的便己經算是達到了,至於不追擊嗎?他也是為了安全起見,這個徐榮即能戰敗曹操與孫堅,當是有智之士,需時刻提防才可以。

袁紹與徐榮一戰結束,雙方各死傷了大約兩三百人。相比而言,其它的戰場就顯得熱鬧許多。

曹操對李榷。

戰之前,李榷就心生了看不起之意,即然徐榮都能勝之人,他沒有理由勝不了。為此當兩軍一碰頭,他就下令發起了衝鋒。

曹操軍是以逸待勞,憑借居高臨下之優勢,不斷將山上準備好的巨石滾落下來,給予了李榷軍以迎頭重擊,獲得首戰之勝利。

孫堅對郭汜。

同樣靠著高山。孫堅確並未用巨石滾落砸人的方法,反而是趁著敵軍衝到一半,氣力不繼之時,帶人由山頂突然衝下,以下山之猛虎之勢將郭汜帶的西涼兵衝散,獲得了首勝,可相比曹操而言,損失並不算小。

劉備對李濟。

戰爭從一開始,便是十分的慘烈。

原本軍士就不足,在加上沒有較為有利的地形,僅靠一條寬不過五六米,水不過齊腰的小河阻擋著西涼兵。

在第一,二輪箭矢射出之後,還不及射出第三輪時,李濟就帶著數量眾多的西涼兵衝了過來。當即,雙方展開了近身肉搏戰。

數量不足之下,劉備軍的士兵被以一對二,死傷慘重。好在有關羽、張飛這般萬人敵的勇將在此,這才算是穩住了陣腳。一仗下來,一直打到了天黑,雙方這才做罷。

當一戰之後,清點傷亡情況時,劉大耳朵又是一番的哭痛。原本的三千士卒,一戰之後竟然僅僅餘下不足兩千人,這使得他的實力變得更加弱小了。

五路大軍,四路都發生了激烈的碰撞。在看張超這一路,確與其它都不同,竟然從一始便十分的安靜。

樊稠帶站一千西涼騎兵,六千西涼步兵趕到了斥候所說的張超營地後,看到的僅僅有一員身穿白衣的武將和兩百名黑衣輕騎。

“怎麼?張致遠才這一點的兵力嗎?不是說足有三千餘眾嗎?人都死哪裏去了。”看著隻有兩百騎的對手,樊稠一臉的不屑之意。

白衣武將並未答話,隻是在樊稠說完之後,舉箭就射。

其它的兩百輕騎也是有樣學樣,距離一百五十步的距離便是舉箭就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