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3 / 3)

這天,白蓮仙姑在洞中修煉完畢,到山上賞玩風景。剛出洞來,就見對麵山坡上有一個年輕小夥子正在地上挖藥。這小夥子眉目清秀,本分厚道。白蓮仙姑一見就有幾分喜愛,便慢慢走了過去。那小夥子顧埋頭挖藥,一點沒有覺察。白蓮仙姑不好先開口,就假裝生病,向小夥子求藥。在交談中,小夥子自稱名叫許仙,家住杭州青波門外。白蓮仙姑和許仙就這樣認識了。從此白蓮仙姑每天都來幫助許仙挖藥,許仙又給白蓮仙姑講怎樣認藥和醫病。二人慢慢熟悉起來,感情越來越好。後來,許仙挖完藥要回杭州去,白蓮仙姑因是女子不便同行,送了一程又一程,二人你看著我,我望著你,依依不舍而別。

許仙走後,白蓮仙姑日夜思念。後來飛到杭州西湖,與許仙成就了姻緣,這就是白娘子和許仙的故事。傳說當年那隻龜,就是法海。白蓮仙姑在峨眉山修煉過的那個洞,人們就叫它“白龍洞”。

★名勝奇觀

頤和園“福山壽海”是巧合還是人為?

福山壽海

頤和園裏隱藏著古建築的多處機密,其中最為知名的當屬“福山壽海”之謎。當年修建頤和園是為了給慈禧祝壽。皇帝下令要在園林中體現“福、祿、壽”三個字,雷家第七代雷廷昌巧用心思,完成了皇上交代的任務。他設計了一個人工湖,將這個人工湖挖成一個壽桃的形狀,在平地上看不出它的全貌,但從萬壽山望下去,呈現在眼前的就是一個大壽桃。而十七孔橋連著的湖中小島則設計成龜狀,十七孔橋就是龜頸,寓意長壽。至於“福”字,雷廷昌將萬壽山佛香閣兩側的建築設計成蝙蝠兩翼的形狀,整體看來成了一隻蝙蝠,蝠同“福”,寓意多福。

從研究人員拍攝的彩色紅外遙感照片上,頤和園全景盡收眼底。昆明湖確實酷似一隻壽桃,壽桃的“歪嘴”偏向東南方向的長河閘口。壽桃的梗蒂,是頤和園西北角西宮門外的引水河道。最為稱奇的是,斜貫湖麵的狹長的西堤,構成了桃體上的溝痕。而萬壽山下瀕臨昆明湖北岸的輪廓線,則恰似一隻蝙蝠,振翅欲飛。

昆明湖北岸的輪廓線,明顯地呈一個弓形,弓形探入湖麵的部分,形成蝙蝠的頭部。弧頂正中凸出的排雲門遊船碼頭,像是蝙蝠的嘴。向左右伸展的長廊,恰似蝙蝠張開的雙翼。東段長廊探入水麵的對鷗肪和西段長廊探入水麵的漁藻軒,適成蝙蝠的兩隻前爪,而萬壽山及山後的後湖,則共同構成了蝙蝠的身軀。

這張照片必須倒著看,因為當時在設計這個圖形時,慈禧隻有登臨萬壽山峰頂的佛香閣,才能看到壽桃的一個大概輪廓。由於視線被其他建築物遮擋,她站在萬壽山上時,蝙蝠的設計也隻能看到腦袋和兩隻爪子,而不能看到蝙蝠的整個形狀。今天,通過遙感衛星照片,所有人都能清楚地看到古代建築隱藏的奧秘。其實,在頤和園的三個大門內都懸掛著這張照片,但從來沒人想要倒過來欣賞一下。這些精巧的連環設計,究竟是有意為之,還是僅僅是種巧合?

索源

萬壽山,原名“甕山”。昆明湖,原名“甕山泊”,又名“西湖”。早在遼金元三代,這處有山有水的佳境,就已成為皇家園林。明代,曾在此處營建“好山園”。

據史料記載,清代乾隆十五年三月十三日(1750年4月19日),乾隆皇帝為迎接其生母崇慶皇太後於次年到來的60歲大壽,決定在好山園舊址挖湖堆山、大興土木,營建清漪園。乾隆將甕山更名為“萬壽山”,在山前建造了為母祈福祝壽的“大報恩延壽寺”。又將甕山泊更名為“昆明湖”,取漢武帝在長安開挖“昆明池”,以操練水軍、策劃攻略滇池之濱的昆明之典。

不幸的是,清漪園等“三山五園”(圓明園、暢春園、萬壽山清漪園、玉泉山靜明園、香山靜宜園)在1860年10月18日,遭英法聯軍縱火焚毀。到了光緒十二年六月初十日(1886年7月1日),垂簾聽政的慈禧太後宣布,將於次年正月“撤簾”,由年將16歲的光緒皇帝親政。慈禧乘機提出,要重建清漪園,以作為自己“離退休養”的場所。兩年後,光緒皇帝將重建中的清漪園命名為“頤和園”,即是供慈禧“頤養天和”之意。

青藏高原曾經是一片海洋麼?

“呀啦索哎——

是誰帶來遠古的呼喚?

是誰留下千年的祈盼?

難道說還有無言的歌?

還是那久久不能忘懷的眷戀。

哦!我看見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

一座座山川相連。

呀啦索——

那可是青藏高原?”

一曲《青藏高原》,讚美祖國的大好河山,期盼世界和平、人類安康,也成就了人們對西藏的向往。

“高”原高在何處

青藏高原,中國最大的高原。在中國西南部。包括西藏自治區和青海省的全部、四川省西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南部,以及甘肅、雲南的一部分。麵積240萬平方公裏,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極”之稱之稱。青藏高原實際上是由一係列高大山脈組成的高山“大本營”,地理學家稱它為“山原”。高原周圍大山環繞,南有喜馬拉雅山,北有昆侖山和祁連山,西為喀喇昆侖山,東為橫斷山脈。高原內還有唐古拉山、岡底斯山、念青唐古喇山等。這些大山海拔都在五六千米以上。所以說“高”是青藏高原地形上的一個最主要的特征。

高原上的明珠

青藏高原在地形上的另一個重要特色就是湖泊眾多,這些湖,像一粒粒明珠,綴在美麗的高原上,其中青海湖、納木湖等都是內陸鹹水湖,盛產食鹽、硼砂、芒硝等。高原是亞洲許多大河的發源地。長江、黃河、瀾滄江、怒江、印度河、雅魯藏布江以及塔裏木河等都發源於此,水力資源豐富。其中青海湖麵積為4456平方公裏,高出海平麵3175米,最大湖深達38米,是中國最大的鹹水湖。其次是西藏自治區境內的納木湖,麵積約2000平方公裏,高出海平麵465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湖。這些湖泊大多是內陸鹹水湖,盛產食鹽、硼砂、芒硝等礦物,有不少湖還盛產魚類。在湖泊周圍、山間盆地和向陽緩坡地帶分布著大片翠綠的草地,所以這裏是僅次於內蒙古、新疆的重要牧區。

滄海成高原

舉世聞名的青藏高原,究竟是怎樣形成的呢?它真的曾經是二片海洋麼?

距今4~5億年前的奧陶紀,青藏地區各部分曾有過不同的地殼升降,或為海水淹沒,或為陸地。到2.8億年前,現在的青藏高原是波濤洶湧的遼闊海洋。這片海域橫貫現在歐亞大陸的南部地區,與北非、南歐、西亞和東南亞的海域溝通,稱為“特提斯海”、或“古地中海”,當時特提斯海地區的氣候溫暖,成為海洋動、植物發育繁盛的地域。其南北兩側是已被分裂開的原始古陸,南邊稱岡瓦納大陸,包括現在的南美洲、非洲、澳大利亞、南極洲和南亞次大陸;北邊的大陸稱為歐亞大陸,包括現在的歐洲、亞洲和北美洲。

2.4億年前,由於板塊運動,分離出來的印度板塊以較快的速度向北移動、擠壓,其北部發生了強烈的褶皺斷裂和抬升,促使昆侖山和可可西裏地區隆生為陸地,隨著印度板塊繼續向北插入古洋殼下,並推動著洋殼不斷發生斷裂,約在2.1億年前,特提斯海北部再次進入構造活躍期,北羌塘地區、喀喇昆侖山、唐古拉山、橫斷山脈脫離了海浸;到了距今8000萬前,印度板塊繼續向北漂移,又一次引起了強烈的構造運動。岡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地區急劇上升,藏北地區和部分藏南地區也脫離海洋成為陸地。整個地勢寬展舒緩,河流縱橫,湖泊密布,其間有廣闊的平原,氣候濕潤,叢林茂盛。高原的地貌格局基本形成。地質學上把這段高原堀起的構造運動稱為喜馬拉雅運動。

青藏高原的抬升過程不是勻速的運動,不是一次性的猛增,而是經曆了幾個不同的上升階段。每次抬升都使高原地貌得以演進。距今一萬年前,高原抬升速度更快,以平均每年7厘米速度上升,使之成為當今地球上的“世界屋脊”。由此看來,青藏高原的確曾經是一片海洋。

相傳,漢桓帝時,神仙王方子和麻姑下凡到蔡經家裏。麻姑說道:“從上次接見以來,已經看到東海三次變為桑田。剛才到蓬萊仙島,見東海水又比過去淺了,計算時間大約才過了一半,難道又要變成丘陵和陸地嗎?”方平笑道:“聖人都說,東海又要幹涸。行將揚起塵土呢!”這個傳說就是成語“滄海桑田”的由來,意思是海洋會變為陸地,陸地會變為海洋。青藏高原的形成,倒真的印證了這個成語,隻不過,它是滄海變高原了。

四川盆地的“一盆三變”與恐龍滅絕

紅紫盆地

四川盆地是中國四大盆地之一,在四川省東部,西麵是青藏高原,南麵有雲貴高原,東麵是巫山,北麵有大巴山,麵積10多萬平方千米,海拔200米~750米,是我國典型的盆地。四川盆地地表廣泛出露侏羅紀至白堊紀的紅色岩係,又稱為紅色盆地。在形成的過程中,周圍山地、高原的細沙和泥土被流水衝積到盆底,含鐵、磷、鉀的物質經過氧化,變成紫紅色,所以四川盆地又被稱“紫色盆地”。

巴蜀文明

四川盆地的土壤多為紫色土,富含磷,鉀等養分,這裏氣候暖和,利於亞熱帶作物生長,加以氣候溫暖,土壤肥沃,是我國古代重要農耕地區,有“天府之國”的美譽。四川盆地聚居著四川、重慶的絕大部分人口,是中國和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也是巴蜀文化的搖籃。李白曾有詩為證,“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巴蜀地區也是華夏文明的一部份。

珍稀動植物

四川盆地中植物近萬種,古老而特有種之多為中國其他地區所不及。盆地東南緣的酉陽還有世界上最高大的白花泡桐,最高者達14米。四川盆地是中國動物種類最多、最齊全的地區之一。盆地西緣山地是中國特有而古老動物保存最好、最集中的地區,屬於一類保護動物的有大熊貓、金絲猴、扭角羚、灰金絲猴、白唇鹿等。還有珍貴特有動物小熊貓、雪豹及鴛鴦等。酉陽、馬邊、平武等盆地邊緣山地溪溝中的大鯢及長江、金沙江中的中華鱘、白鱘也為四川所特有,均屬國家保護動物。

一盆三變與恐龍滅絕

1957年,考古工作者在合州發現“合州馬門溪龍”化石,身長22米,高3.5米,是我國亞洲最大和最完整的恐龍化石。

那麼,這裏真的曾經生活過恐龍麼?四川盆地的形成,和恐龍的滅絕,有沒有關係呢?

距今1.9億年的三疊紀,“印支運動”使盆地邊緣逐漸隆起成山,被海水淹沒的地區逐漸上升成陸,由海盆轉為湖盆。當時湖水幾乎占據現今四川盆地的全境,稱為“巴蜀湖”,從此結束了海浸的曆史。在中生代漫長的1億多年裏,盆地氣候溫暖濕潤,到處生長蕨類、蘇鐵和裸子植物,是又一個成煤期,永榮煤礦即在三疊紀和侏羅紀時形成。東起長壽、墊江,西到江油、邛崍,北抵大巴山麓,南到貴州赤水,還是天然氣富集區。這一時期,爬行動物恐龍稱霸一時。

70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發生又一次強烈的地殼運動“燕山運動”。盆地四周山地繼續隆起,同時產生不少大斷層,如西部的龍門山大斷層和東部的華瑩山大斷層,把盆地分為三部分。巴蜀湖縮小為僅有2萬平方公裏的蜀湖。封閉的盆地地形及急劇縮水的水麵,使氣候逐漸變得幹熱,沉積物由海相、海陸交替相變為陸相,大量風化、侵蝕、剝蝕的物質在盆地堆積了數千米厚,形成紅色和紫紅色的砂、泥、頁岩。裸子植物不斷衰退,恐龍滅絕了。’

內陸湖泊在幹燥條件下,經過強烈的蒸發,湖水濃度增大,鹽分不斷積累,形成鹽湖,後來泥沙掩埋而保存於地層之中,經過漫長的地質作用形成岩層,自貢一帶是著名的井鹽產地。

2000多萬年前的新第三紀,受喜馬拉雅造山運動的影響。距今二、三百萬年的第四紀,地殼再次發生構造運動。巫山兩側水係溯源侵蝕,共同切穿巫山,形成舉世聞名的長江三峽,盆地之水納入長江水係。從而,四川盆地由內流盆地變為外流陸盆,由封閉的內流區變為外流區,由以堆積為主變為侵蝕為主,經曆了海盆——湖盆——陸盆的滄桑之變。

第四紀是冰川廣布的時代,盆地西北山地發育大量冰川。冰川消融後,大量沉積物由岷江、沱江等攜帶,堆積在西部的凹陷區,即以前的蜀湖之中,最終形成了成都平原。

可見,恐龍的確是在四川盆地的形成過程中滅絕了,而四川盆地,也的確是經過了一盆三變之後,才變成了今天的模樣。

成都平原為什麼被稱為“天府之國”?

史上曾有七個“天府之國”

提起“天府之國”,人們很自然地聯想到成都平原;然而,曆史上被稱為“天府之國”的地方並不隻成都平原一個。史上共有七個被稱為“天府之國”的地域,分別是:戰國至明代的關中地區、唐代至今的成都平原、五代時期的太原附近、北宋時期的江淮以南地區、明代的閩中、明清時期的華北北部和清代的盛尿。

“天府之國”的名稱到底是怎麼得來的?據考證,“天府”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本是一種官名,是專門保管國家珍寶、庫藏的一種官吏,後人用以來比喻自然條件優越,形勢險固,特產富饒的地方。而“天府之國”則多指在被稱為“天府”之地建立過政權或設為國都,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區域,範圍較“天府”更大一些,如關中地區為周秦漢唐都城所在地,成都七次為帝王都。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中國曆史上會有那麼多地區被稱為“天府”或“天府之國”了。

成都平原天府美名的由來

成都平原被稱為“天府之國”,最早見於《華陽國誌》卷三《蜀誌》:李冰修都江堰後,成都平原“沃野千裏,號為陸海,旱則引水浸潤,雨則杜塞水門,故記曰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

四川盆地土地肥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雖然成都平原成為“天府”或“天府之國”都比關中要晚;但自從都江堰修成以後,此地生態環境保護良好,社會經濟得到持續發展,成都平原成了中國曆史上農業和手工業都十分發達的地區,成了中央王朝的主要糧食供給基地和賦稅的主要來源,稱其“天府”,可謂實至名歸。

四川盆地周圍都是崇山峻嶺,交通閉塞,古稱“四塞之國”。這看似不利的地理環境,在冷兵器時代,卻因為易守難攻,而成為不可多得的寶地。也正是因為這樣特殊的戰略地位,四川盆地才避免了曆史上很多次戰爭的破壞,得到了一個相對安定的社會環境,社會經濟也得到了穩定的發展。曆史上許多有眼光的戰略家,如張良、諸葛亮等都把四川當作可以立國的根基之地。

真正使成都平原“天府”之名廣為流傳的,當屬《三國誌》卷三十五《諸葛亮傳》:諸葛亮在隆中對策時說:“益州險塞,沃野千裏,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三國時候,劉備率一支打打逃逃的烏合之眾,卻能夠保全實力,成就三分天下,可以說與四川這個獨特的地理位置有關。蜀國雖然綜合看來,似乎弱於當時的吳魏兩國。卻因為有了諸葛亮這個傳頌千古的智慧化身,而光彩奪目。諸葛亮獎勵農耕、發展生產、興修水利,這對成都平原的農業是一次重大的推進。境內達到了“道不拾遺,夜不閉戶”的生平現象,使天府之國的名聲得以傳播。諸葛亮關於四川的“天府”之稱,也因為人們對諸葛亮本人的紀念,而深人民心。

可見,成都平原的“天府之國”之稱,還有其精神文化方麵的意義。成都平原既有山川俊美的自然風貌:地勢多樣,青峰竟豔,丹壑爭流;又有秀冠華夏的曆史人文:巴蜀文化源遠流長,名人文豪競相輩出。在這裏,自然、人文與社會風俗多種景觀相生相依,情景交融,造就了得天獨厚、品位極高的天府之國。

天府美名傳至今

到唐朝成都鼎盛時期,李白的一首詩:“九天開出一成都,萬戶千門入畫圖,草樹雲山如錦繡,秦間得及此間無。”使成都“天府之國”的地位得以鞏固。這是曆史上第一次對蜀地地位加以確立的詩句,成都因此在詩歌方麵獲得了“天府之國”的桂冠。

唐朝中期和晚期,關中發生戰亂時,唐玄宗和唐僖宗都是逃到四川成都避亂,當時的成都,在他們的眼裏正是一片歌舞升平之地,當然就被理所當然地稱為“天府之國”了。“天府之國”在曆代文人學者筆下逐漸成了四川盆地的代名詞。

五代以後,關中地區元氣大傷,成都平原後來居上。明清時期,湖廣地區的不少百姓遷到成都平原,改變了四川地廣人稀的狀況,對發展當地經濟起到了促進作用,故成都平原日益富庶,成為名副其實的“天府”,“天府之國”的美譽一直流傳至今。

諸葛亮“火燒藤甲軍”的地點是騰衝麼?

極邊第一城

騰衝位於滇西邊陲,西部與緬甸毗鄰,曆史上曾是古西南絲綢之路的要衝。騰衝是著名的僑鄉、文化之邦和著名的翡翠集散地,也是省級曆史文化名城。騰衝在西漢時稱滇越,東漢屬永昌郡,唐設羈靡州,南詔時設騰衝府。由於地理位置重要,曆代都派重兵駐守,明代還建造了石頭城,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在遊記裏對騰衝有詳盡的介紹。徐霞客對騰衝的風土人情、自然風光讚歎不已,稱之為“極邊第一城”。

騰衝與緬甸接壤的國境線長達148.7公裏,特定的區位優勢使之成為雲南省工商業的發祥地之一。從宋、元以來,騰衝就是珠寶玉石的聚散地,首開翡翠加工之先河。到了清代,翡翠的加工、銷售業已十分興盛。現在,翡翠的加工、交易空前活躍,商業貿易、旅遊等行業日益興盛,騰衝正以嶄新的麵貌吸引著海內外和客商。

騰衝,這座南方絲綢之路上的曆史文化名城,曆經滄桑,積澱了豐實深厚的曆史文化,邊陲古道的馬鈴聲,記錄著中、緬、印的商貿曆史;春秋戰國時期的銅案、銅鼓凝集著兩千多年悠久燦爛的文明;石雕佛像,閃爍著中原與東南亞文化交流的光芒;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軍民在這片熱土上抗擊日本侵略軍,首創全殲侵略者的戰例,捍衛了中華民族的尊嚴。莊嚴肅穆的國殤墓園裏安息著為國捐軀的抗日英烈,數千座墓碑向後人昭示著民族精英抵禦外辱的浩然正氣。

當你走進騰衝名人的故居,走進一座座明清古寺、古碉、古城,走進一座座清幽古老的院落和一道道石板小巷,你會在一種特別的文化氛圍中受到震撼。在古老的僑鄉和順,還有一座建於1928年,至今仍然是全國規模最大、藏書最多的鄉村圖書館。

好個騰越州,十山九無頭

騰衝有中國最密集的火山群和地熱溫泉。90多座火山雄峙蒼穹,80餘處溫泉噴珠濺玉,溫泉泉眼數以萬計。壯觀的熱海大滾鍋、熱箭四射的萬年哈蟆嘴、令人浮想聯翩的醉鳥神泉、懷胎奇井、美女仙池……種種奇觀妙景,展現出令人讚歎的百態千姿和無窮奧秘。

騰衝地處歐亞在陸板塊的邊緣,地殼運動活躍,地震頻繁。當劇烈的地震發生時,山崩水湧,熔岩噴出地表。待地震停止,熔岩冷卻,就形成了一座座形狀獨特的火山,這是其他地方罕見的景觀。由於火山的山頂一般都是平的甚至是凹進去的,所以才會有“好個騰越州,十山九無頭”這個說法。當然,無頭的山便是指騰衝的火山群。

有的火山300多年前還在噴發,騰衝縣城即座落在來鳳山火山流出的熔岩之上。城北10公裏的打鷹山是“火山之冠”,海拔2614米,相對高度640多米,火山口直徑為300米,深100多米。在縣城西北10多公裏的馬站村附近,黑空山、大空山火山群白北向南呈一字形排列,間距均在1000米左右。

大空山就是一個火山口,高約百米,山頂是個圓型凹進去的火山口。火山口上長滿了碧綠的樹草,讓人很難將這綠意盎然的大凹坑與氣勢洶湧的火山嘴聯係在一起。這些火山口曾經作為地球的“喉管”,吞吐著源自地球深部熾熱熔融的岩漿,傳遞著發自地殼深處的吼聲。

30萬年前,這座火山還噴發出熾熱的熔岩和火山碎屑,岩漿不停地湧人河裏。在山頂遙望,可以看到遠處的火山群,星羅棋布地布滿了騰衝的大地。也許億萬年過後,這些火山仍然會靜靜地躺在那裏,看著人世間的滄桑與風雲。

藤編之鄉

騰衝與緬甸接壤的邊境一帶原始老林裏,盛產一種質地堅韌、身條極長的藤本植物——藤條,其外皮色澤光潤,手感平滑,彈性極佳,似蔑而非蔑,故稱藤蔑,是一種上好的天然編織材料。騰衝人用此編製的藤椅、藤箱等日常用具工藝精巧,品種多樣,經久耐用,古往今來深受人們喜愛。

藤編不僅是一種很好的生活用具,而且還是一種奇特的生產乃至戰爭器材。《三國誌》有關於“藤甲軍”的記載,所謂“藤甲”即用藤條編織的戰衣,“渡江不沉,經水不濕,刀箭皆不能人”。正是這種身著“藤甲”的兵士,令足智多謀的諸葛亮萬分為難,最後隻得以火攻取勝。

舊時,邊境的明光、界頭、古永一帶的許多道路逢江遇河之外,均沿用古代的藤橋。這種以藤條牽引編製的便橋狀如網槽,風雨飄搖而曆久不朽,人行其上,晃晃悠悠,坐橋似的。

也正因為藤條在騰衝的大量利用,古代騰衝的地名用字也以“藤越”、“藤川”等較為多見,並有因“盛產藤條得名”的記載,“藤”字直到明末清初才改為“騰”。

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和一代代勤勞、聰慧的能工巧匠,使騰衝很早便成了遐爾聞名的“藤編之鄉”。

為什麼五彩城又稱為“火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