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爾喀蒙古部落的歸順,為大明帝國兩邊多年的邊患問題,終於畫上了句號。
一時間報紙上,彌漫著歡呼雀躍的味道。
文官們,更是激動的喜極而泣,紛紛獻上慶賀表彰,武官則表示他們壓力很大,因為喀爾喀歸順,意味著防線再次拓展,成為極其龐大的負擔。
從綿延的長城防線,到北極之海,理論上都成為了大明的國土。
如果派出邊防軍,恐怕一直推進到北極圈,都不會有任何的阻礙。
但是這麼長遠的距離,如何保證後勤,這將是個非常沉重的問題。
當地都是無人的荒野,甚至連屯田都無法做到。
“最為重要的一點,朕不想放下秦朝時期的錯誤。”徐梁在軍事會議這般表態。
世人皆以為秦始皇,修築長城是為了封疆自守。
可大家,如果考慮到,秦始皇複滅六國的一生,他怎麼會這般想呢?
那是一位封疆自守的帝王麼?
要知道,當時大秦的北方軍團,得到的命令,是不許回頭。
可以看出長城其實是對外擴張的橋頭堡,而非自固自保的保護傘。
而後世卻將長城視作邊境,固步自封,不肯出關,以關內為樂土,關外遂為蠻族占據。
如果大明在烏爾格一線修建軍堡,輕則被後人以為這是徐梁劃定的北方邊境,重則被不肖子孫廢棄。
那這些年大明數百萬人做出的努力可就白費了。
“朕這裏收到一張地圖,甚合心意,諸位可以看看。”徐梁揮了揮手,身邊的內侍將早已準備好的地圖送到了與會將校手上。
這是一張塗改過的天下萬國坤輿全圖,其中大明的疆域從美洲西海岸起,橫跨大洋,一直到達蔥嶺以西,直接鄂圖曼,將整個歐亞大陸一分為二,泰西諸國占據歐洲,大明獨占亞洲。
這張圖對於後世任何一個有心意淫的軍史政治愛好者而言都不難畫出來,但現在是十七世紀的大明。
世界地圖推廣了也不過十年,竟然有人將徐梁的整體戰略意圖領會得如此深刻,怎能不讓皇帝陛下欣喜若狂!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良將尚且還有數十人,而能夠看破曆史迷霧的先知卻是難以奢求。
“這個王恬聽說是總參下去的,尤督以為此人如何?”徐梁點名問起了這份地圖的作者。
尤世威對王恬一無所知。
雖然曾經一同開過會,但尤世威的位置與會議記錄員王恬的位置相隔甚遠。眼看就要評上將的尤都督,與當時隻是少尉的王恬更是天壤之遙,彼此間甚至不會有目光交集。
“臣回去之後必細加查訪。”尤世威道。
徐梁已經料到了這個回答,任然忍不住加了一句:“各部門還是要加強內部人文關懷,不要求諸位熟知每個人,但起碼本部門的人要叫得出名字。”
他輕輕一笑:“諸位都是名將重臣,若是能喊出後輩的名號,可是比加俸祿還要鼓舞人心呐。”
如果隻有單純地物質獎勵,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激發屬下的工作動力,然而隻有兼顧人文關懷,才能讓屬下有工作熱情,從而產生歸屬感。
二者誠如人的兩條腿,不可偏廢。徐梁本人並不是個感情細膩的人,但在這種細節上他卻做得十分到位,所有下屬都覺得跟他說話如沐春風,這便是情商的作用。
“這個王恬放在東瀛實在有些浪費了,問問高麗方麵軍的意見,看看是否能夠調回帝國軍事大學教幾年書。”徐梁已經知道王恬的年紀了。
這樣的年輕人在作戰部隊肯定沒什麼威信可言,先讓他教幾年書,培植些人脈,等年紀大些再下部隊。
最後調回總參,最多二十年就是個不錯的參謀長了。
尤世威對於這種尉級軍官的調動並不放在心上,既然皇帝陛下對他青睞有加,先調回來教書就是了。
這個決策雖然讓白薔薇十分不滿,對那位暗中送呈地圖的參謀甚至生出了間隙。在王恬接到調令的當天,那位參謀也接到了前往蝦夷地的調令。
其實那位參謀也是無辜,他隻是張揚了些,並且以此賣好,真正將王恬酒後塗抹的地圖送到皇帝禦前的卻是陰影中的情報團隊。
王恬很高興自己竟然還能回到故土,回到自己朝思暮想的帝國軍事大學。他的調令上沒有寫明自己的崗位。在報道當天才知道,皇帝陛下為他設立了一個單獨的科係——國際戰略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