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0章 報告(3 / 3)

首先列出了對於大明的不利影響。

魏鷹等人早就考慮過這些問題,並且很讚同王恬的分析。如果從駐朝軍方的角度來看,打下東瀛是很吃虧並且冒險的事,能打開東瀛的貿易就已經足夠了。

“下官建議,仿照聖天子的北伐攻略,將東瀛工作分成四到五個階段來完成,可能更加合適。”王恬掛出了一張大開麵的宣紙,上麵寫著自己劃定的攻略階段。

“第一階段,在九州、中國等地區聯絡親明反幕的大明,建立據點,開通商路,移駐軍隊,培植我朝在東瀛的先鋒軍。就如我軍目前在對馬藩和長州藩所為,隻要進一步將他們綁上我朝的戰車,第一階段的任務就能宣告成功。

“第二階段,利用東瀛幕藩之間的矛盾,重新挑起內亂,將東瀛拖入戰國時代,以便我軍縱橫捭闔,獲取東瀛的金屬、木材,以及人力資源。屆時,我軍當作為參謀提供戰術意見,但作戰主力應該是東瀛人,隻有在關鍵戰役中我們才能出手相助。

“第三階段,從高麗和江浙沿海移民東瀛,加快王化速度。下官不知高麗是如何進行的,但在東瀛完全可以采用‘和出漢入’的政策,將東瀛人力移到海西、台灣、澳洲等地,而以漢人耕植東瀛土地。

“第四階段,需要朝廷文官進行調度。即以糧食和軍火為出口商品,誘使東瀛諸國種植桑樹,養蠶抽絲。尤其是九州島為東瀛南方,氣候與我朝徽浙相近,完全可以嚐試推廣。

“蠶桑可以充分使用女子勞力,從而讓更多男子參軍,由此保證了九州等地大名的兵源充沛,也保證了他們對我軍的依賴。

“第五階段下官沒有寫,總而言之便是步步蠶食,建立明人村社、城鎮,最終成為此間主人。”

王恬將四個階段具體實施方式羅列出來,讓魏鷹等人無不讚賞。他最厲害的地方就是對陸軍參謀總部的總體綱要進行了充實,以及時間表的製定,卻沒有一絲半點違背綱要的地方,不至於讓大都督府覺得魏鷹又在擅作主張。

其次便是對東瀛國情的深入和廣博。東瀛人養蠶也足有千年曆史,對這種生產方式並不陌生。

隻是因為地少人多,土地需要用來種植莊稼,所以不可能像大明那樣大量生產蠶絲。如果大明能夠用糧食進行調劑,九州各大明多半是願意用蠶絲換取糧食的。

誠如王恬所言,這關係到他們的兵源多寡。

而兵源多寡則決定了大名的話語權和影響力,以及地盤大小。

“種種舉措皆不違背其國情風俗,可嘉!”白枚首先認可道。

“如此我軍也就沒有大的作戰任務了。”邵一峰有些失落:“不過這也好,用高麗兵打仗實在太讓人心驚膽戰。”

生怕隨時倒戈。

魏鷹看了看白薔薇,沒有對王恬的東瀛攻略計劃提出意見,隻是對白薔薇道:“這種人才應該調到我們高麗參謀部來。”

白薔薇咧嘴笑了笑,不予評價。

要從總參調人談何容易?從來都是總參看上了誰就直接調走,誠如糯米公雞滾芝麻,非但一毛不拔,而且黏上就不放鬆。

王恬站在上麵,撓了撓後腦,道:“需要下官就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的銜接進行彙報麼?”

“不用了,先將文稿刻印發下去。”魏鷹大手一揮。

“但是下官對既定計劃有些異議。”王恬如同平素說話一般:“第一階段結束之前,隻是重點扶持對馬和長州二藩顯然還不夠。我軍應當在九州島扶持一位大名,作為標靶;或是策動一揆,甚至直接占據一塊土地,讓幕府發兵進攻。”

“這是為何?”魏鷹一愣。

“德川氏占有天下已經三代,幕藩體製日漸頑固,不敲開一個突破口,打擊幕府的威望,其他大名就不會起異心。”王恬簡單道。

魏鷹了然。

當初大明也是一樣,因為無法迅速撲滅流民動亂,從而引發了更多的兵鎮嘩變、流民附逆。如果德川幕府無法解決九州的叛亂大名,勢必會給其他外樣大名一個信號:現在可以重新考慮天下權柄的歸屬了。

“你選誰家?”白薔薇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