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8章 出海(1 / 3)

別看李寄在京師可以當講師,號稱年輕一輩地理界冉冉升起的新星。

諸多朝堂大佬都讚賞的人物。

其實他自己,也很難理解過了赤道,就會冬夏相反,陰陽顛倒。

倒是聽聞聖人知曉,但是能夠聽聖人講解的都是何等人物,留聲機倒是可以錄播聖人的言談,但是不可能天天纏著聖人,求聖人給大家講課吧?

那聖人還過不過日子,還治不治國?

來之前,李寄就聽說,這一次考察隊伍的配置非常大。

因為這些精英幾乎涉及了各行各業。

聽說京師大學堂地理方麵的熟人也參與了很多,不過多是地圖繪製和土地成分方麵的講師。

一直等到他以考察員的身份進入基地,才知道這支隊伍到底有多麼龐大。

足足有一千五百人的考察團。

李寄在學校的課堂上,上過很多節大課,都沒見過那麼多人。

倒是偶爾參與一些校方的軍訓,在校場上見過這種人山人海的氣勢。

不僅僅是人員非常多,而且訓練的內容也讓人很無法理解。

比如野外急救,尋找野菜這些勉強可以理解。

但是所有人都要學習使用武器,學習大明的軍陣聯係,可就奇怪了。

不是說哪裏是荒蠻之地麼?

難道荒蠻之地的野人,也需要通過戰爭的方式溝通嗎?

一千五百人之中,就有一千多人是各軍通過大比武來的精銳戰事,等上了海船,據說聖人還要配備一支一千五百人的精銳水師陸戰隊,這樣的配置滅掉一個國家都綽綽有餘了。

可為什麼還要讓學著學習使用武器呢?

李寄雖然不滿,但皇命不容違背,尤其是領頭的那個上校軍官看起來不是善茬。

“老子要的是經驗豐富的工兵,不是在戰場上呆了許多年的輔兵!”胡鶴硬生生的頂著壓力,不讓新來的輔兵進場。

工兵是軍方新興的極其專業的兵種,目前隻在第一軍等精銳部隊小規模的配備,對此參謀總部尚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在很多參謀看來,這個工兵,應該就是幹活的兵,不就是輔兵麼?

豐富的戰爭經驗卻知道,這個工兵根本就不是輔兵能當得了的。

工兵是啥,那都是軍隊裏的香餑餑,都是有一技之長的大佬。

在化外之地,有那麼多的文弱,還有一堆軍中的尖子兵,文武倒是沒問題了,但是基地怎麼辦?指著他們就地取材,製造基地?

這幫人,說不定木頭往哪邊扛都不知道,必須要有專業的工匠指點安排。

營中雖然也帶了工匠,但大多是木匠、泥瓦匠之類做細活的匠人,要統籌建立一個營寨,甚至可能是一座城池、港口,他們也就力不能逮了。

大都督府考慮到這點,在經過一番商議之後,也就認可了胡鶴上校的要求,隻是調派期間船隊起航的時間又要拖延了。

李寄這才發現自己登上了一艘不知何時起航,不知何時規程的大船。好在家中母親有親朋照顧。

而且自己在大學的薪金會繼續打在銀行戶頭,妻子賢惠持家,肯定能夠照顧好上上下下一家子人。

“我們這回出去,能往國內帶信麼?”李寄問出了許多人的心裏話。

胡鶴有些意外,道:“這次隻是考察,又不是上戰場,為何不能帶信?最

多就是路途遙遠,耗費時日較長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