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八章 亞洲“超人”——李嘉誠2(1 / 3)

5.迂回前進,穩步上市

李嘉誠說:“天時地利人和是商業興隆的因素,但必須靠個人去創造和爭取。要想取勝,單刀直入有時不如迂回前往,穩步推進。”

香港正式的股票市場活動早在1891年就已經開始,但股票市場成為企業籌資的重要渠道,則是1969年前後的事,而股票市場真正形成規模更是在20世紀70年代以後。

1969年以前,香港股市規模還十分狹窄,在未有其他交易所成立之前,香港所有股票買賣活動均通過香港證券交易所(俗稱香港會)進行。當時香港會的會員大部分為外籍人士及通曉英語的高級華人,而上市公司則主要為外資大銀行,股市為香港本地工商企業,但它們的集資功能並未發揮出來。

1969年12月17日,由李福兆為首的華人財經人士組成的“遠東交易所”(俗稱遠東會)開始營業,打破了香港會獨家壟斷的地位。遠東會放寬了公司上市條件,交易允許使用廣東話,開辟了香港證券業的新紀元。這時,正值香港經濟經過大動蕩後的恢複期,經濟開始起飛,急待籌資的企業紛紛刺激上市的需求。1970年,遠東會的成交額高達29億港元,占當時香港股市總成交額的49%。

其後,金銀證券交易所(金銀會)、九龍證券交易所(九龍會)相繼成立。加上原有的香港會、遠東會,形成香港股市“四會”並存的格局,從而使公司上市變得容易,為上市公司集資提供了更多的場所,大大刺激了投資者對股票的興趣。股市成交活躍,恒生指數攀升到1971年底收市的341點。低迷多年的香港股市大牛出世,一派興旺。

正是在這種大背景下,李嘉誠萌動並籌劃將長江上市。但是公司上市,絕非易如反掌,李嘉誠為此也幾經思忖,頗費周折。

1972年7月31日,李嘉誠將長江地產改為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隨即,委托財務顧問擬定上市申請書,準備公司章程、招股章程、公司實績、各項賬目等附件。同年10月,向香港會、遠東會、金銀會申請股票上市。11月1日,獲準掛牌,法定股本為2億港元,實收資本為8400萬港元,分為4200萬股,麵額每股2元,溢價1元。包銷商是寶源財務公司和獲多利財務公司,分別在香港、遠東、金銀等三間交易所向公眾發售。

在如此恰當的時機,長實騎牛上市,備受投資者青睞。上市後24小時不到,股票就升值一倍多。“僧多粥少”,認購額竟超過發行額的65.4倍,包銷商不得不采取抽簽的辦法,來決定誰是長實的公眾股東。

這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長實的股票升值一倍多,意味著公司市值增幅一倍多。消息傳來,長實職員欣喜若狂,買來香檳慶賀。此時的李嘉誠,並未顯出特別的欣喜。他深知股票升值,並不表明投資者獨鍾長實,而是大市的興旺所致,其他上市股票均有升值,有的比長實股升值更驚人。要使投資者真正信任並寵愛長實股,最終得看長實的未來實績,以及股東所得實惠。

長實上市時,擁有收租物業約35萬平方英尺,年租純利390萬港元;發展物業7項,正在興建或擬建過程中,其中獨資擁有的地盤3個,合資共有的地盤4個。上市時將25%股份公開發售,集得資金3150萬港元。這筆巨資,加速了長實的物業建設。與其他地產商合資發展的樓宇,均作出售;獨資興建的樓宇,做收租物業。

有著多年商場搏殺經驗的李嘉誠敏銳地意識到:股票升值如此神速,那麼縮水也就會是瞬間之事。證券市場變幻無常,風險遠遠大於其他市場。

從1950年創業,李嘉誠經曆了獨資、合股的漫長歲月,現在終於躋身上市公司之列,在較大程度上緩解了資金不足、籌措無門的問題。從此,長實必須按上市公司規則運作,接受證交所和證監會的管理及監督,向證交所提交由獨立會計師審計的財務報表。上市公司的公眾持股量必須在25%以上;經營活動和財務狀況,必須向公眾股東公開;重大決策,必須經董事局甚至股東大會通過……這些規則,在相當程度上束縛了企業大股東和經營者的手腳,也是他們所不希望的。但李嘉誠必須這樣,他是個對新事物抱有濃厚興趣,渴望從事具有挑戰性事業的人。

李嘉誠在“炒風刮得港人醉”的瘋狂時期,絲毫不為炒股暴利所心動,反倒“眾人皆醉我獨醒”。雖然這會令他損失不少既得利益,但他仍穩健地走他認準了的正途——房地產業。此舉的確令人折服。

股市是個奇妙的天地,長實自從上市那天起,股市便成了李嘉誠重要的活動領域,他日後的許多震驚香港的大事,都是借助股市進行的。

20世紀70年代初,股市無論對投資者還是對上市公司,都是個全新的課題。人們普遍表現出盲目和幼稚。在這一點上,李嘉誠顯出高人一籌的心理素質。

不久後,香港股市暴跌,毫無疑問,李嘉誠是這次大股災中的“幸運兒”。長實的損失,僅僅是市值隨大市暴跌,而實際資產並未受損。相反,李嘉誠利用股市,取得了比預期更好的實績。

6.注重人才,為己所用

李嘉誠說:“對於我來說,人才是相當重要的,甚至比金錢還要看得重要。在我心目中,不論你是什麼膚色,不論你是什麼國籍,隻要你對公司有貢獻,忠誠肯做事,有歸屬感,有長期的打算,我就會幫你慢慢地經過一個時期,而成為核心分子,這是我公司一向的政策。”

李嘉誠之所以能從一個普通人成為香港商界呼風喚雨的富豪,良好的處世哲學和用人之道是成功的前提。

李嘉誠認為,誠信立身,誠信立業。員工的忠誠猶如公司這棟大廈的支柱,尤其是作為高級行政人員,忠誠是最重要的。當然,具備了忠誠,還要講求其工作表現及對公司的歸屬感。若沒有歸屬感,員工掌握了工作上的知識及技能便離開,對公司也沒有好處。

在李嘉誠的高層領導班子裏,既有具有傑出金融頭腦和非凡分析本領的財務專家,也有經營房地產的“老手”,既有生氣勃勃、年輕有為的港人,也有作風嚴謹、善於謀略的洋人。可以這麼說,李嘉誠今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他的集團能成為縱橫東西的跨國集團,是和他優良的管理模式分不開的。有評論家說:“這個內閣,既結合了老、中、青的優點,又兼備中西方的色彩,是一個行之有效的合作模式。”

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李嘉誠大舉進軍香港英資企業。

1977年,李嘉誠購得美資永高公司後,迅速把矛頭指向香港的英資企業。他的第一個目標是怡和係的九龍倉,以退為進的李嘉誠放棄九龍倉收購,把經營不善的和黃洋行作為收購對象。

他在部署收購和黃的同時,在市場悄悄吸納英資青洲英泥(注:水泥)公司的股票。1978年,李嘉誠持有的青州英泥股票達25%,他入局出任董事。1979年,他所持的股份增購至40%,順理成章坐上青洲英泥董事局主席之位。李嘉誠完成收購和黃洋行先後用了3年時間。1981年伊始,他正式出任和黃集團董事局主席。

收購了英資公司之後,如果換上青一色的華人,勢必會使公司出現混亂,陷於停滯和癱瘓。這樣,經濟上勢必遭受慘重的損失。

於是,李嘉誠在收購了和黃和青洲英泥後,啟用了布魯嘉為青洲英泥的行政總裁,李察信為和黃集團的行政總裁,他們都是英國人。

港報稱,“以鬼治鬼”是李超人完成收購英資企業後的治理大計。李嘉誠的策略方針,對於穩定軍心、控製局勢起到了無以替代的重要作用。

1982年秋,英首相撒切爾夫人赴京,就香港的政治前途與中方談判,香港人惶恐不安,信任危機席卷香港。李察信主張,放棄香港,大舉投資海外,而李嘉誠看好香港前途。於是李嘉誠便啟用了另一位英籍人士馬世民。

1984年,馬世民即坐上和黃集團第二把交椅,出任董事行政總裁。除和黃,馬世民還先後出任港燈、嘉宏等公司董事主席。馬世民是長實係除老板李嘉誠外,第一個有權有勢、炙手可熱人物。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