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華爾街股神——沃倫·巴菲特(WarrenBuffett)3(3 / 3)

“股神”就是“股神”,一出手就能激起千層浪,許多競爭對手不無居心地宣稱:巴菲特的投機回合回來了。表麵上看,巴菲特在國際油價一路飆升、中東局勢混亂、世界能源危機一觸即發、供給衝擊卷土重來、滯脹魅影若隱若現的微妙時刻染指敏感的能源業,的確有點“跟風炒作”的嫌疑,並且最新經濟數據顯示,能源市場回暖讓這種嫌疑似乎得到了更多時效性的支持。在美國勞工部2006年5月公布的報告中,美國4月份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上升了0.5%,升幅高於經濟學家預期的0.4%,原因是4月份美國能源價格上漲了4.5%,為2003年3月以來的最大月增幅。

但如果我們深入分析,巴菲特進軍能源業並不能算是追漲殺跌的投機行為,從本質上分析,這不過是巴菲特美妙投資的最新案例。投資和投機這兩個不易分辨但又迥然不同的經濟概念,在巴菲特的哲學中得到了完美的詮釋和區分。

首先,投資注重的是長期的穩定回報,而投機僅僅是短期內對風險因素的技術性套利。如果巴菲特在原油期貨市場上一擲千金、幾進幾出獲取巨額利潤的話,那麼這種榨油機式的行為絕對可以說是對能源市場的投機。但事實卻是,巴菲特並沒有試圖利用能源衍生金融產品的價格波動而牟取暴利,而是通過投資、經營基礎產業的形式增加能源市場的供給,以促進能源市場價格穩定的手段謀求長期的、整體行業的成長性獲利。這種目光長遠的投資戰略絕非鼠目寸光的投機把戲。

其次,巴菲特認為,投資追求的是“雙贏”發展路徑,而投機在利用風險的同時,也創造了更多的經濟不確定性。能源市場近一年來的價格連續突破最高點,用市場眼光來看就是“供不應求”的直觀體現。巴菲特進軍能源行業無異於給“看不見的手”提供了助力,供求在趨於平衡的過程中不僅減輕了能源風險的負麵影響,也給巴菲特旗下公司的成長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而投機勢力擅長的不過是損人利己的方式,在推波助瀾、興風作浪獲得暴利之後便立刻抽身而出,隻留下身後滿目狼藉的一池碎萍。至少巴菲特從來沒有將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市場的崩潰和大多數人的痛苦之上,這一次也不例外。

其實,進軍能源業不過是巴菲特經典投資哲學的一個最新範本罷了,有“股神”稱號的巴菲特曾將其在股票市場的“生財之道”總結為:“當我投資購買股票的時候,我把自己當作企業分析家,而不是市場分析家、證券分析家或者宏觀經濟學家。”巴菲特從不名一文到富可敵國,自始至終總是在資本市場上尋找著價值被低估的股票,而對利用技術分析、內幕消息進行投機總是不屑一顧,這種“過於自我的投資理念卻讓他長期獲利。”

巴菲特在股市的成功,憑借的是他對市場的透徹分析,而非對“消息市場”的巧妙利用。正是因為有巴菲特這樣“老實本分”的投資者,正是因為市場對巴菲特理性投資行為的高額回報,使得美國的資本市場成為世界上最穩定、最成熟、最有活力的金融市場。作為經濟“晴雨表”的美國資本市場的長期穩定、健康,反過來又對經濟產生了良好的反饋作用,成為美國經濟長期保持強勢的根本保障。

因此,經濟的快速發展需要一個穩定的資本市場,穩定的資本市場認可的是理性的投資行為。世界上各個角落裏發生的金融危機,都從反麵證明了一個以投機為主流的資本市場隻會是短暫的“虛偽繁榮”,長期的金融動蕩將會讓整個國家經濟遭受致命傷害。

巴菲特說過:“隻有在潮水退去的時候,你才知道誰一直在遊泳。”大浪淘沙之後,市場認定的王者是巴菲特,《財富》雜誌就曾將其評為美國最有影響力的人。而巴菲特的簡單哲學告訴我們:投資不是投機,這才是成熟市場的成功之道。

12.處理巨額善款有絕招,讓慈善效應最大化

2006年,注定是不同尋常的一年。當巴菲特宣布將捐贈價值370億美元的善款時,他的另一麵也慢慢生動起來——其散財的技巧足以和投資相媲美。巴菲特不僅考慮了善款如何用、誰來用,竟然還充分照顧到了他所持有的伯克夏·哈撒韋公司的其他股東,和公司未來的股價走向。

2006年6月,世界第二大富豪、美國投資家沃倫·巴菲特在紐約公共圖書館簽署了捐款意向書,正式決定向5個慈善基金會捐出其財富的85%,價值約合320億美元。這是美國和世界曆史上最大一筆慈善捐款。

“我不是對王朝財富的熱衷者,特別是當世界上60億人還比我們窮得多的時候。”巴菲特這樣評價自己的慷慨。

當大家還在紛紛讚歎巴菲特的慷慨善舉之時,我們從金融層麵看出了巴菲特的資本運作智慧。

就在巴菲特宣布將捐出將近400億美元的善款之後,《商業周刊》上登載了一篇AllanSloan的專欄文章,稱巴菲特的捐款技巧,就和他的慷慨一樣,令人稱奇。幾乎所有人都知道巴菲特在投資舞台上的卓越能力,不過在這一次捐款義舉之後,人們又發現了他的另一大才能——散財的能力,完全可以和他的投資技巧媲美。

我們知道巴菲特承諾的捐款並非現金,而是他所持有的伯克夏·哈撒韋公司的股份。巴菲特說,他將捐贈大約價值300億美元的股份,給比爾·蓋茨夫婦運營的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而另外價值60億美元的股份,則將捐獻給4個由巴菲特子女和親屬管理的慈善基金會。總共這些股份,占到他所持有的伯克夏·哈撒韋公司的85%的股份,目前的市值大約在370億美元左右。

巴菲特在捐贈的會議上說,他先前的計劃是在自己去世後才把財產捐贈給社會,但現在改變了計劃,對此他感覺“非常好”,他說:“捐出財產的計劃已經存在了50年,但確切的捐贈辦法是去年才成形的。”

這連比爾·蓋茨夫人梅琳達都忍不住問巴菲特,比爾·蓋茨是不是曾暗示巴菲特向蓋茨基金會進行捐贈?對此,巴菲特笑著表示,他與比爾·蓋茨早在10年前就商量一起進行慈善活動,而做出這一決定,是因為比爾·蓋茨夫婦比他年輕,對慈善工作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而且顯然也比他更擅長做這項工作。並且比爾·蓋茨與巴菲特是好友,比爾·蓋茨有管理地球上為數不多的比伯克夏·哈撒韋更龐大的企業帝國的經驗,更讓人興奮的是比爾·蓋茨決定退出微軟的管理工作,全身心投入到慈善事業中。巴菲特對比爾·蓋茨是如此信任,以至於他將捐贈的條件之一擬定為“蓋茨夫婦中必須至少有一個人活著,並且對基金會有決策能力。”

這筆捐款,無疑是目前為止最大宗的個人捐贈。巴菲特送出的“禮物”——除了其強大的社會意義以外,其捐贈技巧同樣令人稱道。巴菲特將捐贈的大部分劃撥給了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最大程度地“利用”了比爾·蓋茨夫婦的慈善熱情和專業精神。巴菲特高調宣布如此巨額的一次性捐款計劃,令“慈善世界”劇烈震動,富人慈善的社會效應因此被最大化。更重要的是,巴菲特在捐款上所表現的高明和智慧,在金融層麵幾乎無可挑剔。巴菲特捐款的技術性,基本可以將伯克夏·哈撒韋公司股價下跌的壓力減到最小,從而最大程度地保證公司原股東的利益,同時還能保障他的捐贈“不掉價”,甚至“漲價”。

作為伯克夏·哈撒韋公司的掌門人和大股東,巴菲特的名字一直以來是公司股價的精神支柱,隻要巴菲特在世一天,人們就不會失去對伯克夏·哈撒韋公司的信心。巴菲特顯然深深明白這一點,所以在安排捐贈85%的股份時,他並非直接捐贈自己持有的A股,而是將這部分A股轉變為1205萬股B股後,再進行捐贈。而且巴菲特並非一次性將這些股份捐出,而是承諾每年捐贈“禮物”的5%。換句話說,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每年可以獲得伯克夏·哈撒韋公司50萬股的B股,第二年可以獲得47.5萬股的B股,也就是剩餘的950萬股的5%,以此類推。顯然,如果未來伯克夏·哈撒韋公司的股價還能不斷上漲,那麼巴菲特的“禮物”就能更值錢。

其實,巴菲特上世紀末就提出將捐贈其絕大多數個人資產,但此後一直沒有進一步的舉措,為此甚至受到了社會、媒體各方麵的持續壓力。

也難怪公眾不理解。在一般情況下,巴菲特決心下定後總是行為果敢。想想他投資內布拉斯加家具商城的案例——他走進以B夫人著稱的羅絲·布拉姆金的商店並直接表達了收購意願,得到報價後不久,便捏著一張6000萬美元的支票回來了。

回首這一時間段裏的思維過程,巴菲特說:“慈善是我確信無疑的意願,但和投資活動一樣,光有良好的意願是遠遠不夠的,我一直擔心的是如何才能讓捐款發揮最大作用。”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