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7章 思愛女韓氏染病 念慈恩酈相醫親(1 / 3)

卻說韓氏聞得忠孝王尚未與劉氏同炕,猶是伴圖獨宿,心中頗喜,即著女碑取點心出來,令孟嘉齡陪忠孝王同吃。忠孝王曰:“來目擬令劉氏前來請安兼衝喜,或者嶽母得以痊安,亦未可定。”韓氏稱是。

忠孝王辭別回府。稟明雙親,來日欲令劉氏往孟府衝喜,老王稱是。次早劉氏起來梳洗完畢,即便上轎,女婢跟隨,來到孟府。家人通報入內,方夫人令開中門迎接,劉氏遵進臥房,見了韓氏,即拜為母,以母女之禮相見。韓氏大喜,即令方氏媳婦請出外廳,隻留蘇大娘在房內。韓氏細問大娘。方知劉氏夫妻二人,果未同。不須臾,筵席已備,方夫人請劉氏入席,直飲至日色斜西方散。劉氏入房,再陪韓氏說了一番言語,方才辭別回府,把孟府相待情形說出,滿門歡喜。

韓氏自此以後。日漸沉重,至正月初旬,每到下午,便昏迷不省人事,延至二月初一日,竟昏迷不醒。孟士元滿門著急,嘉齡曰:“太侯不能調治。將奈之何?照兒看來,須請酈相來醫,或得痊可,亦未可知。”孟士元曰:“果當請酈相方好。”方氏乘勢曰“你父子常說酈相貌似姑娘,待媳婦一看,便知真假。”孟士元日“若論容貌;明是吾女,但言談舉止,大不相同“況他平目為人端嚴,從無言笑,官居極品,梁相是他的嶽父,權勢重大,難以輕言相戲。媳婦少停,亦隻為窺視,若婦人出頭相見,便是欺侮大臣,罪名非小。”方氏曰:“媳婦非孟浪之徒,怎敢出頭露麵,不必過慮。”孟嘉齡曰:“不論是男是女,請來救母親命要緊。”孟士元曰:“正是,我兒當親自往請,方肯前來。”孟齡稱是,即令備下稟折,上馬而行,不帶執事,隻有數名家將跟隨。來到相府下馬,步入官廳坐下,向門官說明,要求酈相往救母性命。門官通報入內,孟嘉齡恐酈相不往,母親性命不保,即步出官廳來到穿堂,來聽消息。事有湊巧,恰遇榮發有事,正要出來,遙見孟公子吃了一驚,慌忙躲在大門之後,不料孟嘉齡早已認是榮蘭,恰遇一個家人在此經過,孟嘉齡指榮發問曰:“那個大叔喚甚麼名字?“家人抬頭一看,答曰:“這個名叫榮發,乃是酈相的心腹堂官。”孟嘉齡知道必是榮蘭改名,遂不再問。

且說酈相方才因百官來賀朔望、送客完畢,方始回後,與素華吃些點心。女婢拿了稟帖,報稱翰林院孟學士特來請太師醫治伊母病症,必要求太師麵見,酈相恐其詐詞,即向女婢曰;“可令家人對孟公子說,前日醫治太後乃偶爾湊巧,今太夫人病重,須請名醫。吾雖則略知脈理,不能醫治沉病,何敢領命。”女婢退出,將此言告訴門官,門官轉向孟嘉齡說過,嘉齡著急曰:“煩你再報,務請酈丞相出來;我有話麵議。”門官隻得入報與女婢,女婢再報入內曰:“孟學士要求求相出見,有話麵稟。”酈相曰:“既如此,請孟學士在書房少待,吾即出來相見。”女婢領命退出。

素華曰:“耳聞令堂大人自上年起病,至今莫非沉重?故公子十分著急。”酈相曰:“家母尚在壯年,即使有病,諒不至十分危險。家父家兄豈是不認得我?隻因我行動言語比前不同,故得稍釋其疑惑。但平日間我從不與人言笑,故不敢相認。我今若往視脈,恐家母自侍女流,詐稱病重,有意亂言,必扯我相認。即欲責他不是,而病狂亂言,亦難見怪。此去必定露出馬腳。”素華曰:“諒亦未必。”酈相曰:“姊姊雖如此說,想母親心中必怪我不孝。且你有所不知,倘一朝相認,即日便有失臉之禍。”素華曰:“如果相認,老爺與夫人當為你遮掩,焉有漏泄之理。”酈相曰:“今且不要爭論,撾後姊姊自知,言罷,就換上公服,來到槐竹軒。

孟嘉齡起身迎接,酈相以賓主禮敘坐。嘉齡推辭曰:“卑職怎敢偕坐。”即坐在旁邊,遂把母親垂危,待請老太師相救話說明。酈相恐其詐詞,乃曰:“下官年輕,習學有限。太夫人既然病重,當請名醫救治,下官不敢前去誤事。”孟嘉齡懇求曰:“名醫俱已請過,皆是無能救治,故特來請恩相,若不肯前往,家母性命難保,懇求恩相前去救命。”說完連忙跪下。酈相不忍,即扶起曰:“年兄如此過紮,下官何以敢當。”嘉齡曰:“為救老母,理當百拜。”酈相曰:“年兄請回,下官即便前往。”孟嘉齡稱謝,出府上馬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