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6章 懷嫉妒奎璧亡身 逞勢力三嫂結怨(2 / 2)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早是第三日了。江進喜同周義運了奎璧棺樞,即便起程。再過兩天,搬家的吉期已到,亦有相好的官員,並舊日的門生,奉送程儀,忠孝王夫妻直送到十裏之外,方才分別。劉捷自抵雁門關,父子久別重逢,悲喜交集。後來長子劉奎光,屢立奇功,直封到北平王,永鎮雁門關。吳淑娘所產次子劉貴,六歲天亡。杜含香之子劉旋長大,含香教子嚴緊,便從明師學業,因遵丈夫奎璧的遺囑不許習武,到了十七歲,高中第四名會魁、殿試二甲第一名傳臚,選為翰林院檢討。旋以深曉天文,遂升欽天台,按下不表。

且說江三嫂在王府內,其子江進喜素知母是小戶出身。人易喜易怒,往常每諒其須要謙恭。及江進喜運棺去後,無人進柬,每見尹太郡與蘇大娘賓主對坐,他自思蘇大娘亦是乳娘出身,自己的女兒,已投水而死,孟小姐又無蹤跡,回思我母子二人,有恩於少王,劉夫人是他乳養的,比了蘇大娘豈不加威風,凡是太郡與蘇大娘坐談,他亦上前言語、原來太郡寬洪大量之人,就請他同坐,他即坐下,言語之間,每每譏大娘,且不時眶毗藐視蘇大娘。大娘知他小人得誌,即便輕易並不與他交言,佯作不知,江三嫂反恨大娘不睬他。自此常與太郡同坐,遂吩咐女婢曰:“蘇大娘與我同是乳母出身,你們既稱他大娘,亦須喚我江大娘,方是道理。”眾女婢私相告道:“蘇大娘乃儒秀之妻,不得已而為乳奶,且為人謙恭有禮所以相敬如賓。他乃小人之輩,為人狡傲逞勢,與我等同是下人,大娘的稱,誰肯喚他?“那三嫂見眾婢不稱他大娘,反瞅睬他,心中不悅。

忽一早,蘇大娘梳妝畢,瑞柳拿了一隻麵盆,到廚房向女婢取些熱水,與蘇大娘洗麵,恰巧江三嫂亦來取水與劉小姐用,故意把瑞柳撞得險些跌倒,麵盆跌落地上,遍地是水。瑞柳不悅曰:“三嫂為何把我麵盆連水撞倒?“江三嫂厲聲曰:“你不避我大娘,反叫我大娘倒避你不成。”瑞柳曰:“你是空手,怎叫我避你?“江三嫂並不答他,隻管向前,見鍋內隻剩半鍋熱忙取一隻水腳桶,把熱水俱傾在桶內,提起便走。瑞柳著惱。”夫人洗麵,何用許多沸水,我的大娘現在立等洗臉,須分些熱水與我。”江三嫂怒氣衝衝道:“你的大娘怎及我的劉夫人。”說罷,提著水桶而去。眾婢皆代瑞柳不平,瑞柳隻好再等水熱,方取了回房。蘇大娘埋怨曰:“叫你去取些熱水,為何取了半日方回來呢?“瑞柳細把江三嫂前後的情狀說明,看來三嫂不但藐視小婢,連你大娘亦藐視哩!若不與他計較高低,豈不被他常欺侮。大娘唱然歎曰:“恨我的孟小姐不知去向,若得孟小姐出頭,劉小姐見了麵即當下拜,他便要失誌喪氣垂頭了。伊乃小人見識,下次相見,須自回避,不要與他爭論。”瑞柳恨極道:“他與我總是一般,如是欺人,我實不甘。”大娘曰:“姑且忍耐,不必多言。”

且說孟士元之妻韓氏,日來病勢沉重,忠孝王聞信,連忙上轎,來到孟府探病,孟嘉齡迎接入內,少王叩見孟龍圖畢,一同坐下,少王欲要入內請安,孟士元尤恐觸怒韓氏,反增病勢。但又見其真誠,就令孟嘉齡入內稟知韓氏。嘉齡見了母親,就把忠孝王真心要來探病的話說明,韓氏怒曰:“他娶劉氏,用半朝駕駕,則亦已矣,如何偏從我門前經過,把我激出病來。今又要來探病,我兒可同他進來,待我說他幾旬,消我的怨恨。”孟嘉齡曰:“少王恰亦雅意,母親不要認真。”即到後堂來請少王,孟士元一同進內,韓氏倚著靠枕,坐在炕前,女婢移椅請他坐下。少王問曰:“嶽母大人不知因何如此病重?“韓氏曰:“我本無病,因上年賢婿迎娶劉氏之日,鼓樂喧天,女婢往看,報稱劉氏坐著八座鑲金大轎,並用半朝鸞駕;從門前經過,鳴鑼開道,何等威風!我恨小女早亡,若小女在日,劉氏斷不敢用鸞駕,亦不敢從此經過,因此想念小女屍首無存,遂憂忿成病,至今更加沉重。”少王知是怨詞,乃罵曰:“可恨那蠢奴無知到此,怎好喧嘩無禮,俱是小婿有失吩咐之罪。但小婿立誓願守義三年,方敢再娶,無奈君父嚴命,兩路逼迫,是以迎娶劉氏。然小婿立心守義,夜夜陪伴令媛圖畫如前,獨宿至今,未與劉氏同炕,以負令媛,嶽母辦可原情恕罪。”韓氏方喜曰:“老身隻恨小女福淺緣鏗,哪有見怪賢婿之理。我想小女已死,不可複生,賢婿盡可與劉氏成親,何必另宿,少王曰:“隻憑無愧於心。”

未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