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 蘇大娘王府安身 酈丞相夫妻寬慰(3 / 3)

正言間,隻見酈相素衣朱履到來,二人見禮坐下。梁相對明堂曰:“你襟丈聞爾才名,帶有百餘卷文字,煩寫批點,吾方看過幾卷,卻亦將就可教,但是尚要加工;欲求你教訓,又不敢貿然開口,望賢婿念及親誼,用心指示,若得成器,老夫知感。”酈相欠身曰:“嶽父說哪裏話,小婿年輕學淺,怎敢傅言。”梁相曰:“學無先後,達者為上。賢婿隻當至親相待,盡心教益,老夫所厚望。”酈相乃對惠林曰:“襟丈若不棄嫌,隻管下問,弟無不盡心剖白。”惠林謝曰:“若得垂教,乃是師生,請高坐受我一拜。”酈相曰:“至親無文,不必客氣。”從此酈相見其學力過人,時刻用心開解,惠林文才大進,梁相甚喜。

是日午間,雲南顧氏囚車進京,來到午門候旨。帝已退入後宮,刑部官即解赴天牢,交獄官囚禁,侯明日奏主;刑部即開名單,差人報知武憲王父子。原來忠孝王念江迸喜母子小春庭私放厚恩,恐其母子遭擒迸京,特囑刑部淌書,雲南劉家眷屬若到,須開名通知,好奏請釋放。當時名單送到王府,老王父子隻見有顧太郡一名,並無他人,諒江進喜母子必定避走,不能報答其恩,快快不樂,隻是罷了。

到了次日,解官奏聞。當下顧氏進牢,獄官即令開了鐐銬,進了牢房。劉捷歎息,接入坐下。吳淑娘抱了幼子,上前拜見大娘。劉奎璧率含香母子拜見母親。顧氏曰:“爾們隨便坐下。”眾人坐在兩邊,顧寒與幼子並孫兒一一相見;這兩個小孩不知人事,隻管跳躍。顧氏歎曰:“爾兩個弦兒;不知前世何辜,亦來受刀。”一時恨起,對劉捷曰:“爾吾眾人,各享富賞,死亦何妨;可憐二弦,受此慘刑,皆因爾作惡所累,爾心何忍!“劉捷怒曰:“老不賢,爾母子在家做事,求婚放火,寄書與皇後、奏主賜婚,迫死孟氏,結下深仇。吾不說爾便好了,爾卻反碩是吾累爾,真是可惱?“顧氏恨曰:“我們放火謀害,迫死孟氏,何至滅族?若非爾寄書通番叛逆,何至剿家?虧爾還說這話,是殺才可恨。”說得劉捷無言可答。劉奎璧躊下曰:“總是孩兒不肖,造下罪惡,累及滿門,致使雙親大人晦氣。”顧氏扶起曰:“生死天定,有何怨恨。怎知三年之間,如此變遷,實為可歎!“此時崔攀鳳探知顧氏到京,帶些糕餅來探嶽母。

拜見禮畢,從人把糕餅付與二孩兒。顧氏曰:“多承賢婿費心,請坐。”崔攀即與劉奎璧見禮坐下。顧氏間曰:“賢婿諒必高中?“崔攀鳳曰“小婿仰仗二位大人福蔭,恭中第十三名舉人。”劉捷謂顧氏曰:“賢婿多情,自我入牢,日日前來,日後必定高發。”顧氏曰:“得賢婿在京,後日我們正法,勞煩代理後事,免累朋友。”崔曰:“倘大臣救赦,亦未可知。若有不測,小婿自當料理,不必說慮。”遂辭別出牢。

欲知後事,再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