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最高層領導,每個職員都有自己的上司。如果你的工作完成得很好,你的業績也不錯,你的同事和你的關係也很好,但你的上司可能不會很喜歡你,因為你隻知道做自己的工作,而不注意上司怎麼看你。怎樣讓你的上司喜歡你,器重你,提拔你。如果你要獲得這樣的效果,下麵的七點你一定要認真地去做。
一、主動定期向上司彙報你的工作進度
上司會感到很不爽的一個地方就是,不知道他的下屬在忙些什麼,每天好像都很忙,又不好意思經常去問他。因而做下屬的一定要主動報告自己的工作進度,讓上司放心,不要等做完了再講。有時小小的一點錯誤,發展到後麵就會變得很大,所以越早報告你的上司,一有錯誤,他可以糾正你,避免犯大錯誤。
上海某跨國公司的職員柏文先生對這一點深有體會:我總是主動向上司報告自己的工作進度。我這一點是我在日航工作時從日本人身上學到的,也算“師夷長技以製夷”。
我在日航工作不久,有一天,有四個東京的本部長,要到台灣東邊的一個小島南嶼去度假,那個島很小,上麵隻有兩個飯店,而他們要四個連在一起的套房,還要麵對太平洋。我打電話去問,一間都沒有,我馬上回電給東京,那個時候還隻能發電報,說一間都沒有,但我會努力去找。東京回答了兩個字:了解。我就繼續我的工作,找到了兩間,一個飯店一間,我馬上回電東京:現在找到兩間,可惜不在同一個飯店,但我還是會繼續努力地找。東京的回電仍然是“了解”兩個字。我努力了很久,終於找到了三間在一個飯店裏,但仍缺一間。我回電給東京,回答依然是那兩個字。我就帶著我的錢,坐小飛機衝到南嶼。問服務員:“我旁邊的那個房間是誰住的?”“那是一對夫婦,馬上要來度假,今天下午就要來check-in,”服務員回答。我就坐在那裏等他,那個先生太太到了,帶了一個小孩,我馬上走過去說:“我是日本航空的,我喜歡您的房間,您能不能讓給我?”他說:“我憑什麼讓給你?”我說:“您說的對,隔壁我替您找了一間套房,麵對太平洋,晚上可以看到夕陽,波濤在低下彭湃,遠處有千帆點點,而且免費。”他很疑惑地問:“真有這回事?”“對,我一定要您的房子,”我說。他拿了他的行李,牽著他的孩子,挽著他的太太,邁向隔壁。我回電給東京:四間套房全部找到,在南嶼的綠島飯店,三樓,連在一起,麵對太平洋。東京回電多了兩個字“謝謝”。沒多久,東京的人到了,輕輕地拍著我的肩膀說:“你做事很像我們日本人。”其實我不願當日本人,但是對他這種讚賞,是一種極大的榮耀。日本人一直認為中國人做事情不太像他們那樣子,我就是要這樣子讓他們服氣。這件事我一共回電給東京七次,主動報告我的工作進度。當然,那個免費是我自己掏的腰包,公司怎麼可能出這種錢呢?我為了搶這個房間自己掏腰包,其實東京不知道,我這種辛苦,他不曉得。那腰包一掏,我半個月的薪水就沒了,可是我願意做這件事,因為我很快就得到了晉升的機會,這種投資是值得的,這是做事情的精神。
作為一個下屬,你曾經多少次主動向上司報告你的工作進度?讓上司知道,讓他放心。實際中其實很少。對上司來說,管理學上有句名言:下屬對我們的報告永遠少於我們的期望。可見,上司都是希望從下屬那裏得到更多的報告。因此,做下屬的越早養成這個習慣越好,上司一定會喜歡你的。
二、對上司的詢問有問必答,清晰明了
如果上司問你話,一定要有問必答,最好是問一句,答三句,讓上司清楚;答的比問的要多,讓上司放心,答的比問的要少,會讓上司憂慮,不應是一個員工應有的心態。
回答上司的問題時,有一件小事不能隨便。上司進來問我們話時,應立即站起來是基本的禮貌,很多人沒有這種習慣,上司問話時坐著回答。這一點,日本人做到很到位。日本人在問下屬問題時,下屬通通都是站起來馬上回答。這就表示他們這種倫理做得比我們好,其實日本承襲我們中國的漢唐文化,是學我們中國人的,但是今天他們很多地方做得比我們還要到位。而我們的下屬對上司講話不夠禮貌,更不要說有問必答而且清楚。
三、在工作中學習,充實自己,不斷進步,以跟上上司的思路
做下屬的,要想討上司的喜歡,就要腦筋轉得快,要跟得上上司的思維。你的腦筋會不會轉得比你上司快?一般不會,那你要不要去努力的學習?肯定要的。所以,邊工作邊學習,不斷充實自己,你才能跟得上上司的思維,揣摩到上司的內心。今天他能有資格當你的上司,肯定有他的一套,有比你厲害的地方。如果你去聯想集團當一個副總,你的腦子會不會比柳傳誌還快?我想你不敢這樣講。柳傳誌能夠領導聯想,能夠把聯想發展成今天這種規模,肯定有很多地方值得你去學習。因此,你不僅要努力地學習知識技能,還要向你的上司學習,這樣才會聽得懂上司的言語。他說出一句話,你要能知道他的下一句話講什麼?也就是知道了他的言語,跟得上他的思維。如果你不去努力的學習,你的上司想到20公裏了,你才想到5公裏的地方,你跟他的差距就會越來越大,他是沒法提拔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