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某公司為考察員工對公司的滿意度,給員工做了一個問卷調查,其中一個問題很有趣:“你在公司有好朋友嗎?” 也許這道題的答案並沒有對錯。和那些性格測試一樣,不同結果對應不同分數,不同公司又有不同標準。但是,你怎樣定義“好朋友”,尤其是辦公室裏的“好朋友”?
有的同事跟我們性格相投,品質又好,不失為一個可愛的對手。但同事再可愛,也得公事公辦,做多做少,做好做壞,都要一一到老板那裏備案,免得年終一筆糊塗賬。無論我們多不願意承認這一點,同事和同事之間永遠是存在競爭關係的,因為弱肉強食是一切社會的法則。
辦公室是鋼筋水泥的森林,鳥語花香有之,明槍暗箭亦有之。無論怎樣,它都不是一個交心的好地方,它隻是一個操作間,合用的人多了,需要大家忍讓和睦,然後不時地勾心鬥角以增添情趣。對人對事太投入,會影響自己的判斷力。就像美國電影《民事訴訟》裏那個專打人身傷害官司的律師所說:“說我對被告沒有同情心?我不需要同情心。同情心影響判斷力。有同情心的律師就像暈血的大夫一樣,應當被吊銷執照。”
跟不怎麼樣的同事合作,就更要分外小心。最好每周找老板彙報一次工作,或者項目進度表發給他,列清自己每段時間的工作內容。不必事無巨細地請示老板,但有重要信息一定要知會他。經常有人這樣發郵件,正文沒多少,但抄送名單卻有二裏多長,為什麼?為了將小小成績昭告天下,白紙黑字鐵證如山,還有誰能搶你的功勞?職場新人們,建議你準備一塊大大的硬盤,三五年的郵件記錄都不要刪除。
最不專業的行為不是和辦公室同事成為情人或好友,而是把這種親密關係昭示天下。
我們應該設法跟每個同事都維持親切禮貌、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關係。長期跟一個同事形影不離、出雙入對,就無異於詔告天下:我們是一夥兒的。無論情願與否你也隻能跟他共進退了。在利益糾葛錯綜複雜的公司裏,這可是一件危險的事情。
跟同事盡量不要發展過於親密的關係,因為辦公場所從來就不是發展感情的好地方。如果實在做不到,至少也別表現出來。非要明目張膽地穿一條褲子,就預備好承擔一切後果吧:升官發財時他未必有能力拉你一把,但是危難時跟著倒黴一定有你一份。當然,這這正好可以檢驗你們的交情是不是真的固若金湯。
如果是真交情,被連累了也算死得有價值、有意義,怕就怕這種假“工蜜”,其實兩人也沒那麼投緣,無非是一起吃飯的次數多了點兒,就被人當做姐妹花。就像那種你並不喜歡卻又經常一塊說說笑笑的曖昧男伴,時間長了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你的緋聞男友。你又不能拉著別人逐個解釋:我們其實是清白的!誰問你了?
林軒的一個的同事,特別不識相,經常在辦公室抱怨公司體製不好,工資少,幹活多,或者老板太苛刻不近人情之類的。最麻煩的是她還總要表現得和林軒是鐵姐們,林明明在躲她,她也不覺得,總是拉著林說長道短,連吃飯和上廁所也要招呼她一起。於是,老板和同事認定她們是一夥的,林軒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