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吃虧是福(1 / 2)

“吃虧是福”是鄭板橋流傳下來的一句至理名言,經過漫長時間的洗滌和錘煉,走到現在這個時代,仍然為很多智者所推崇,成為他們的處世之道。不能不說,“吃虧是福”是超越時代的智慧。可是,現在的社會態勢畢竟是物欲橫流,崇奉金錢,人們一個比一個精明,競相比較的是誰更有本事趨利避害,哪一個還會“吃虧”呢?哪一個還會認為“吃虧”是一種“福”氣呢?

看過《阿甘正傳》的人可能更容易理解“吃虧是福”這四個字的含義,一個老實純樸,一直處於劣勢的人反而比那些精明強幹的人更容易獲得成功。吃虧,自然意味著舍棄與犧牲,但當你失去某些東西的同時,你也會獲得另外一些東西。

吃虧不但是一種胸懷、一種品質、一種風度,更是一種坦然、一種達觀、一種超越。願意吃虧、不怕吃虧的人,總是把別人往好處想,也願意為別人多做一些,在其看似弱智、迂腐、軟弱的背後,是一個宏大、寬容、純淨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裏,他享受著永久的快樂和幸福。吃虧的人,一般來說都會得到旁觀者的同情,不但贏得好人緣,還會在道義上得到更多人的支持,為自己構築了堅實的人脈。樂於吃虧是一種境界,是一種自律和大度,是一種人格上的升華。在物質利益上不是錙銖必較而是寬宏大量,在名譽地位麵前不是先聲奪人而是先人後己,在人際交往中不是唯我獨尊而是尊重他人,賞識他人。如此這般以吃虧為榮為樂,勢必也會贏得人們的尊重和賞識。

人生一世,功名利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斤斤計較,徒然給自己增加痛苦而已。不如看淡得失。放下名利,享受生活的快樂。

難得糊塗益身心。有些虧吃得難受,但你又何必自己苦自己,不妨裝裝糊塗,才有安然平順的心情。

“吃虧”不光是一種境界,更是一種睿智。能夠吃虧的人,往往是一生平安,幸福坦然。不能吃虧的人,在是非紛爭中斤斤計較,他隻看局限在“:不虧”的狹隘的自我思維中,這種心理會蒙蔽他的雙眼,勢必要遭受更大的災難,最終失去的反而更多。

美國代表團訪華時,曾有一名官員當著周總理的麵說:“中國人很喜歡低著頭走路,而我們美國人卻總是抬著頭走路。”此話一出語驚四座。周總理不慌不忙,臉帶微笑地說:“這並不奇怪。因為我們中國人喜歡走上坡路,而你們美國入喜歡走下坡路。”低頭並非垂頭喪氣,而是默默進取,它是一種內斂的精神,是一種低調的境界,是一種精益求精的風格,更是一個人安身立命的永久鞭策。

吃虧不但是一種胸懷、一種品質、一種風度,更是一種坦然,一種達觀。一種超越。能吃虧是做人的一種境界,會吃虧是處事的一種睿智。吃虧決不虧,惜福才有福!

人生之路是漫長的。雖然對於動輒以多少萬年來計算變遷的宇宙來講,人生的七八十年像眨眼之間那樣微不足道,然而,對於一個個體生命,它卻是實實在在的兩萬多個日日夜夜,七八十個春夏秋冬。人生要經曆自己的幼年、青年、壯年、老年,也可謂漫長。在這漫長的人生中,疾病死亡,種種不測時時威脅著我們的血肉之軀。要想使人真正感受到人生的幸福,也必須有一番真正的修煉,有一種視無常為有常的達觀。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