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禮記》大體同時編成的一部有關中國古代禮製的文章彙編,但增加了若幹篇記載古史世係和天象物候的曆史文獻。

原本相傳是西漢戴德從當時所有的戰國以來說禮之文131篇中選取85篇而成,故名《大戴禮記》。當時由戴聖選編的《小戴禮記》,到東漢末鄭玄作注而成為獨占“禮記”之名的“三禮”之一,《大戴禮記》遂被認為“非聖人之言”而不傳習。北周盧辯始為其作注,到唐代已亡失46篇。又書中《夏小正》一篇單行,實僅存38篇。宋淳熙刊本複收《夏小正》,又從《盛德》析出《明堂》一篇,共40篇,分為13卷(其中盧辯注隻存8卷)。書中與《禮記》大略相同者五篇(《哀公問》、《投壺》篇名亦同;《禮察》、《曾子大孝》、《本命》則分別與《禮記》之《經解》、《祭義》、《喪服四製》中的各一段相同);收《儀禮》所無的古典禮儀節五篇(《諸侯遷廟》、《釁廟》、《朝事》、《投壺》、《公符》);錄自《荀子》者三篇(《哀公問》、《勸學》、《禮三本》;又《勸問》末“問水”見《荀子,宥坐》);而同於漢單行本《孔子三朝記》者五篇(《哀公問五義》、《哀公問孔子》、《小辨》、《用兵》、《少間》),同於《曾子》者十篇;錄自《賈子新書》四篇合為一篇(《保傅》);其《公符》篇末又載《漢孝昭帝冠辭》,可知其書既有先秦之文,亦有不少為漢代所作。書中頗有很具價值的文獻,如《夏小正》一般以為是戰國時關於天象物候的科學資料;《五帝德》、《帝係》是東周所傳古史係統,司馬遷據以撰《五帝本紀》、《三代世表》。由於曆代無人重視,該書錯亂遂多。清戴震、盧文弨、汪中等始校訂正誤,以王聘珍《大戴禮記解詁》為世所稱。

《論語》

孔子弟子及後學記述孔子言行的語錄著作。書中對哀公、季康子等死於孔子之後的人稱諡,並記有比孔子年少46歲的孔門學生曾參臨死的留言。可見編纂者為孔門再傳弟子,成書時代當在戰國初期。

《論語》在漢代有三種本子:《魯論語》為魯人所傳,共20篇,今《論語》的篇章即依此而定;《齊論語》為齊人所傳,比《魯論語》多《問王(玉)》、《知道》兩篇,共22篇;《古論語》相傳出於曲阜孔子住宅壁中,它把《堯曰》的“子張問於孔子”以下另分1篇,稱為《子張》,與《論語》原《子張》篇同名,故有《子張》兩篇,實為21篇。這三種本子除了篇數不同外,在章次、文字和解說上都有出入。西漢成帝之師張禹先學《魯論》,後學《齊論》,對齊、魯兩派擇善而從。張禹封安昌侯,所以他的本子稱為《張侯論》,盛行於漢代。漢末鄭玄也根據《魯論》篇章,參考《齊論》、《古論》,為之作注。三國時何晏彙集漢魏各家注解,作《論語集解》,現在流傳的就是何晏的注本。

《論語》記述了孔子的社會政治思想、哲學思想、倫理思想、教育思想等各方麵,甚至記載了他的生活習慣及一些細節。全書大體上都是孔子弟子及後學所記,是研究孔子學術思想的第一手資料。

曆代注解和研究《論語》的書籍很多,現存的主要著作除三國何晏的《論語集解》外,梁朝皇侃曾集魏晉以來儒者之說為何晏的集解作疏,成《論語集解義疏》十卷。北宋邢昺也為何晏《論語集解》作疏(《十三經注疏》中的《論語注疏》)。南宋朱熹所著《論語集注》,是宋儒注釋《論語》的代表作。趙順孫又為朱熹的集注作疏,成《論語纂疏》。清代劉寶楠撰《論語正義》二十四卷,是一部兼宗漢、宋、清儒之說為何晏集解作的新疏。近人程樹德彙集古今訓釋解說《論語》的書籍兩百餘種,編撰《論語集釋》四十卷,搜討頗勤,可供參考。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