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教孩子嗎全集5(1 / 3)

第三章 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們必須會變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做父母的不要總以家長的身份來壓製孩子,動輒打罵孩子,傷孩子的自尊,而應以民主平等的態度去對待孩子,與孩子進行溝通,耐心傾聽孩子的想法,成為孩子不設防的朋友。

多參與孩子的活動

父母箴言

如果父母不花一些時間與孩子共同度過,那麼再怎麼強調要與孩子交流都是徒勞的。當父母與孩子一起參與活動時,不但彼此都是快樂的,而且還是父母與孩子們交流的最好的機會。

一位父親曾講述了在一個秋日的下午,他與他十幾歲的兒子在一起共同度過的幾個小時。

他們在自家的院子裏搬運肥料,收拾整理。他說:“小桑迪才13歲。新的學年剛剛開始。我也擔心諸如他在學校裏的安全、遇到的困難等一係列問題。那天下午我們在一起鏟髒東西,整理院子時,我們進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長時間友好的談話。我們談到了很多事情:他的老師,他對老師的評價,在學校裏老找他麻煩的孩子,健康課上對吸毒的討論,等等。從那天以後,我覺得我與他是如此接近了。”

要想讓孩子在家庭教育中感到快樂,這需要父母的配合。父母鼓勵孩子參與家庭事務的同時,父母也應該積極參與孩子的活動。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立的生活空間和除家庭之外的社會活動。

通過參與孩子的活動,父母還可以了解孩子的興趣和特長。 騰出一段特定時間與孩子一起從事愛好,是無比重要的。如果你希望孩子學會持之以恒的品質,掌握其他與工作相關的技能,你就要用你自己的興趣、可依賴性及獨特的指導,為孩子樹立榜樣,隻有這樣才是明智的。

比如,如果你正幫助年幼的孩子學習一項魔術戲法,你自己首先應該掌握,然後才能教會孩子,進而鼓勵他練習戲法和表演。如果孩子年齡稍大一些,那麼你就應該帶他去圖書館,找本關於魔術和魔術家的書,看這方麵的電影和錄像,幫助他造一個表演台或者在電腦中找到這方麵的內容。

在活動過程中,父母應該不斷地讚揚和鼓勵孩子,以增強他的耐心和耐力。在孩子厭煩或灰心喪氣時,你可以建議他休息5分鍾,但其後要立即投入工作。不要因為自己不感興趣或疲勞就泄孩子的氣,要他們“今天就這樣吧”,或者讓他們幹些別的有興趣的事。要做到這一點很難,但請記住,孩子天性頑強,有彈性,在他們沮喪泄氣之時,你縱容他們,就等於損害了這些天生的優點。你在定向及參與程度上要稍有變化,尤其在孩子具有注意力不持久、缺乏動力等問題時更應該如此。要確保自己的愛好與孩子的水平相適應。如果太難,與學校作業十分相像,許多孩子會失去興趣。如果太簡單,沒有一點挑戰性,那麼就不可能讓孩子長久保持興趣。

即使孩子興趣轉移或者某些方麵令人灰心喪氣,也要鼓勵孩子堅持下去,要想使某個愛好對培養情商技能有用,就必須堅持6個月的時間,最好更長些。請花些時間與孩子一起選擇某個愛好,最好能找到某個讓你們雙方都很感興趣的愛好,這樣就能保證你自己也能堅持下去,從而教會孩子堅持不移的精神。

鼓勵孩子堅持某個愛好隻是眾多方法中的一種。要想培養孩子勤奮學習、持之以恒的精神,你首先要改變自己的思維,在一個崇尚立刻滿足和迅速完成的文化氛圍中,這不是輕而易舉就能完成的工作,它頗費時間和精力。你必須讓孩子明白徹底的重要含義,比如清理過的房間與打掃得一塵不染的房間有本質的區別。

參與孩子的一次活動,做一件你和孩子都想去做的事情,也盡力找到一件需要你們共同努力的工作,就是設計一個有挑戰性的家庭合作計劃。

假使你能選出一件大家都感興趣的工作而一直做下去,會令家人興奮。不妨試行種植盆栽,或把那一大箱舊相片整理成為家庭照相簿,再或是學會怎樣烤製麵包。

有位父親記得和兒子共同製成一張餐桌時所共享的那份得意心情。他說:“6個月前我們拿著草圖和木板動手開工。完工後我們互相對望,嚷道:‘哇!我們做好了!’”

有位爸爸和兒子想將他們家老而舊的汽車改頭換麵,他們花了無數個小時一起工作,預想著一天兒子能把它作為自己的車去駕駛。

家庭計劃可以是多方麵的,如開展家庭讀書讀報活動、學習寫作計劃,為報刊撰稿、參觀博物館或定期進行鄉土旅遊與異地旅遊、開展家庭小收藏活動、建一座遊戲室或屋外的儲藏間等等。

在這些活動過程中,父母可以教育孩子如何將某一任務分成幾個小任務,並按因果關係或優先原則而劃分任務,接受指導以及正確衡量,製定並執行資金預算。從而開發孩子的想象力,培養孩子的合作精神,促進各種感官的協調配合等。

父母通過參與孩子的活動,給孩子做出榜樣並予以鼓勵,來教會孩子某種本領與合作精神。父母表現出的完成各種各樣的任務的能力,可以幫助孩子學習一些新技能。

和孩子一起玩遊戲

父母箴言

沒有不喜歡玩遊戲的孩子。對於孩子的遊戲,父母應予以支持並應和孩子一起玩。父母和孩子一起玩遊戲,可以建立親子感情,享受天倫之樂;可以使孩子和自己快樂;可以促進孩子某些能力的發展。

先來看一個關於父母和孩子一起玩開商店的遊戲。

遊戲開始時先分配角色:一個是顧客,一個是售貨員。角色的分配要采取民主的方法,讓孩子自由選擇,給孩子自己做出決定的機會。

接下來把所有的舊玩具都擺出來,同孩子一起整理貨架。整理貨架是訓練孩子從分類中發展數理思維能力的好機會。要引導孩子把所有的玩具分門別類地放置在設好的貨架上:交通工具類(自行車、小汽車、公共汽車、飛機、輪船等)、兵器類(手槍、坦克等)、娃娃類、炊具類等等。

貨架整理好以後,就開始“買賣”了。買東西是需要錢的,當然錢可用代用品,一些小玩具如小畫片、小紙板等,隻要孩子能想得出,都可以當錢用。不過,最好使用真的錢,這樣可使孩子對錢幣有直觀的認識,並從中學習數數、計算和理財。

在“買賣”的過程中,父母還可不斷引導孩子認識顏色、大小,學習歸類等。最後,父母可以與孩子交換角色重複遊戲。遊戲結束後,和孩子一起把玩具收拾好。

像這樣的角色遊戲,孩子參與的熱情很高,遊戲中既使舊玩具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利用,又培養了孩子的注意力、想象力等思維能力,還加強了親子溝通。

遊戲作為一種特殊的學習方式,是孩子表現生活、表達情感的開端。通常遊戲時,孩子的認知、記憶、思維、注意力等狀況都遠比在課堂中的效果好。這是因為孩子在鬆弛、歡快的遊戲情景下,更容易激發出想象力和創造欲望。

可是很多的父母常對愛對孩子重複一句這樣的話:“都那麼大了,還像個小孩子似的玩!”這是對遊戲的誤解造成的。著名教育學家斯賓塞卻不這樣認為,他認為:“重要的不是玩什麼,而是怎樣玩,玩的時候有些什麼想法和感受。”

著名建築師伯努瓦在他的回憶錄曾寫到:父親曾送給他一大盒做工精致的玩具小兵,幼時的他常常幾個小時地玩這些精巧的玩意。他總在和小兵的交戰中戰勝它們,然後“照料”傷員,把損壞的小兵粘起來,再重新上色。數年之後,這些兒時遊戲裏的想象躍然於他氣勢磅礴的劇院設計草圖上。“徹底、真實而由衷的自由,這就是遊戲。”這種對遊戲的感受影響了這位建築師的一生。童年時養成的扮演勝者角色的習慣,給了他自信和鼓舞,並把這種習慣作為一個起點,直至鬢發斑白。

遊戲本身固然對身心有益,但更重要的是,它使全家有機會一起開心地玩幾小時。

一位有三個子女的母親說:“孩子們小的時候,我們周末常去野外露營。在下雨天我們就在帶小帳篷的拖車上,找出那副商品期貨紙牌遊戲來,假裝自己是穀類期貨交易所的經紀人。我們會大聲呼喝,弄得公園管理員誤以為我們是在打架。”

父母的愛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營養催化劑”。一個感受不到父母關愛的孩子,其情感發展也不可能正常,而情感的發展對於孩子的整體發展來說又是至關重要的。很多父母整日忙於工作,無形中父母與孩子之間少了一份情感交流與溝通,這是造成一些孩子冷漠、孤僻的最重要的原因。

玩遊戲是孩子鍛煉大腦最好的方法之一。隻要父母在孩子娛樂的時候,稍微動腦想辦法,做一些努力,把理論基礎知識融於娛樂之中,單純的玩耍也會馬上變成使大腦變聰明的工具。

遊戲可以促進孩子的身體生長發育,孩子在遊戲中,身體的各器官和組織處於積極的活動狀態。各種不同的遊戲,大小不同的運動量,活動著身體的不同部位,從而促進著身體各係統的生長發育,特別是對孩子的運動係統和神經係統有利。孩子在進行遊戲時,總是非常積極的、歡樂的,總是伴隨著愉快的情緒。

這種愉快的心,又保證著孩子身體的健康,保證著機體的正常發育。

遊戲可以鞏固和豐富孩子的知識,促進其智力和語言的發展。遊戲是孩子對現實生活的特殊反映。在遊戲中,孩子廣泛使用著各種玩具,反映社會生活中的各種關係,運用著自己的知識和經驗。遊戲的同時也是運用智慧的活動。在孩子玩各種遊戲時,需要觀察力、記憶力、創造力、注意力、思維力和想象力等六種智力要素的積極參與,並在遊戲進行過程中不斷地解決不同遊戲情景中產生的不同問題,從而有力地促進了孩子智力的發展。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遊戲對孩子創造力的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孩子的所有遊戲都離不開想象,而想象和創造關係密切,不可分割。沒有大膽的“異想天開”的想象,也就無所謂創造。

不要把遊戲的時間都交給幼兒園或者學校的老師,父母的作用不可替代。一般地說,現在的年輕父母的兒童時期,父母都工作得很辛苦,承受著太多的壓力,不能用這種方式與我們玩,所以很少遇到拋開自己煩惱的、大孩子式的父母。因此,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投入地與孩子一起做遊戲而又隻能做輸家並不是件容易的事。作為父母,假如你感到這種方式對你來說過於困難,你可以試著找個人談談你的困難所在。花些時間談談妨礙你做這種遊戲的煩躁不安和憂慮,這樣你即使感到不舒服,也還是能堅持做下去的。

有些父母擔心自己扮演無能的角色會失去孩子的尊重,這種擔心是完全沒有根據的。當然,孩子會因為有機會對你說明自己的問題並能以愉快的方式與你打鬥一番而感到很興奮,有可能會纏著大人沒完沒了,讓你無法抽身,但那是值得的。共享一段遊戲時間後,孩子會明顯地對你更有感情、更親近、不抱戒心,有時他們還會讓更深層的感情自由地流露出來。遊戲和笑聲已經讓孩子對你們的關係有了完全的信心。

有些父母把和孩子一起遊戲看成是“陪孩子玩”,孩子是發起者,父母是跟隨者,父母要被動地跟著孩子走,自然是一件不太輕鬆和有趣的事情。但如果把和孩子一起遊戲看成“和孩子一起玩”,父母和孩子同在一個遊戲的氛圍中,一起笑,一起探究遊戲中碰到的問題,一起動腦筋想出更多更好的玩法,共同享受和交流其中的樂趣,孩子、父母都樂意。

再忙也要花時間陪陪孩子

父母箴言

調查顯示:當代父母望子成龍的越來越多,在孩子身上的投資也越來越大。但與此同時,父母和孩子呆在一起的時間越來越少,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交流也越來越少,這不能不使人深感憂慮。作為父母,即使在忙,也應該花時間多陪陪孩子。

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師,是孩子智力和創造力開發的啟蒙者,父母給孩子帶來的歡樂是其他任何東西都無法替代的。在這個忙亂的世界中,有些父母沒有安排好時間或沒有認識到與孩子進行情感交流的重要性,往往把與孩子親近的時間給擠掉了。他們認為該給孩子的都給了,已經滿足了孩子的一切需要,隻不過沒有時間和孩子接觸而已。這種情況如果是偶然的,那也無可非議,如果這種情況經常發生,父親隻顧忙於自己的事,不顧孩子和父母親密接觸的需要,長此以往,必定會從感情上疏遠了孩子。

父母隻注意孩子的物質需要,而忽視了孩子的感情需要,這種愛是片麵的、缺乏感情的。人都是需要感情的,對於孩子來說,更需要親熱的情感和父母的溫暖。特別是年齡較小的孩子更需要和父母進行親密的接觸。因為,孩子除了滿足自己的感情需要外,還需要從和父母的接觸中獲得安全感。相反,如果孩子不能通過從親子情感交流中滿足情感的需要,那麼對他的健康心理的形成將產生消極的影響。

缺乏父母的陪伴和關心對孩子來說將意味著什麼?當孩子需要父母關心、陪伴的請求被拒絕以後,他會非常失望,會導致孩子煩躁、脾氣多變,甚至他會通過摔打自己的玩具發泄內心的不滿,成人之後很難與他人建立密切關係。父母不能很好地和孩子接觸、不重視與孩子的交往,會導致孩子性格的孤僻、冷漠,產生攻擊性和行為失控。所以,為人父母者不要認為把孩子進了幼兒園就可以放手不管,為了孩子身心的健康,在工作之餘,務必要抽出一些時間,盡可能地多陪伴孩子,與他做一些遊戲,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如果因為工作忙,無法滿足孩子的這點要求,請耐心向孩子作解釋,以得到孩子的理解。

盡管孩子可能已經不像小嬰兒那樣需要父母更多的撫摸、擁抱等肌膚接觸,但他們對父母情感上的需求卻更多。做父母的都有這樣的體會,自己的孩子特別喜歡父母與他一起做遊戲、一起看圖書,希望父母能有更多的時間和他在一起,給他講故事、解答他的問題,能得到父母的讚賞和鼓勵是他最感快樂的事情。請多花一些時間陪伴孩子,不是要你看著他玩,而是要你多和他一起做遊戲,走進他的生活。

父母與孩子的親密關係的中心是父母和他們在一起休息、娛樂和交流的時光。可是父母能與孩子共享天倫之樂的時間總是不夠。父母與孩子都渴望有更多的時間在一起,在這方麵,著名教育學家育斯賓塞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建議。

1.與孩子一起共進晚餐

吃飯的時候往往是家人可以進行有趣談話的唯一時刻。連最忙碌的家庭,每個星期也至少可以安排一兩個晚上大家一起輕鬆地用餐。晚餐是一家人建立感情的時間,一家人坐在一起享用食物可不是件隨隨便便的事。一起用餐可以增進彼此的溝通、鼓勵、討論、分享,也可以增進彼此的愛。一起享用晚餐也是更了解孩子生活的一個好方法。另一個增進家庭融洽的方法,是不時鼓勵孩子請個朋友來吃飯,讓每個孩子輪流選邀客人。這樣可以幫助父母認識子女的朋友,也使子女感到自己在家裏受尊重。

2.安排專門時間

沒有充足的時間和孩子在一起並不是父母的錯。在我們的社會裏,父母的職能令人遺憾地被低估和誤解了。大多數父母都期望能致力於小家庭中的溫暖、親密的關係,卻發現自己承擔的種種職責已足夠占去三個人的全部時間。超負荷的工作使父母難得與孩子在一起。

安排專門時間和孩子一起活動,可以很好地解決父母難得與孩子在一起的問題,可以較容易而又行之有效地密切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對於那些沮喪的、經常責備自己不夠稱職的父母們也是一劑良藥。當父母使用專門的時間致力於改善與子女的關係時,內心深處的對於愛和親密關係的需求也會得到一定的滿足,我們還會充分體驗到身為父母的自豪感。由於安排專門的時間和孩子在一起是以一種活潑的形式傾聽孩子,孩子可以通過遊戲向父母講述自己的生活和感受。從一開始你就要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這不是漫不經心地玩耍,也不是隨意地交流。你要注意孩子的所有表現,包括講話、表情、語調、姿勢、動作等等。要運用你全部的感官去捕捉信息,權當你自己完全不了解孩子。

3.創造和孩子溝通的機會

讓孩子小時候養成早起晨跑的習慣,或者星期天就全家一起去爬山。孩子上初中以後,可以教他們打棒球、網球或桌球,也可以教他們下象棋和圍棋。因為每天一起運動、玩耍,家長與孩子之間,當然就會有許多共通的話題。

在日本不少家庭中,母親往往會負責修剪孩子的頭發等看似瑣碎的工作,當然這樣做並不僅僅是為了省錢,而是借此起到意想不到的親子效果。想想看,母親一麵為孩子們剪頭發,一麵和他們談談學校發生的事、同學之間交往的情形,真是其樂融融啊。

多與孩子在一起,能給孩子提供向父母學習的機會,還會促進家庭成員的交流,增進父母和孩子的感情。

斯賓塞還建議,如果孩子年齡比較小,那麼,父母應該堅持每周幾天有規律地與孩子一起玩耍,並保證遵守時間規定,持之以恒。對於大一些的孩子,如果再規定嚴格的玩耍時間則是比較笨拙的做法,應該隨時尋找機會參加適合他們的積極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