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教孩子嗎全集4(1 / 3)

第二章 讓孩子帶著興趣去學習

很多孩子對學習沒有興趣,讓他多做一些題就不行,就是對玩感興趣,怎麼玩也玩不夠。怎樣才能讓孩子對待學習就像看電影、玩遊戲那樣投入呢?方法很簡單,就是培養孩子的興趣,讓孩子帶著興趣去學習。

善待孩子的興趣

父母箴言

一旦孩子對一些東西產生了興趣,他可能就會把自己的興趣和愛好作為奮鬥的目標。這樣一來,他的主動性就能得到充分發揮。即使再疲倦和辛苦,也總是能興致勃勃、心情愉悅。所以,當父母在麵對孩子的興趣時,一定不要打擊,而是要善待。

那些仔細觀察過孩子的父母都會發現,孩子對事物非常容易產生興趣和熱情。也就是說,當孩子一旦對某一方麵或某些事物入迷之後,他就會以驚人的勤奮和毅力去從事這件他所熱愛的事情。一旦他們步入了這一軌道,他們潛在的才能就能夠得以充分發揮,這種發揮是迅速而驚人的。

愛迪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為了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每天要在實驗室裏工作十幾個小時,在那裏吃住,毫不感到苦和累。有一次他甚至三天三夜沒睡覺,在實驗室裏做實驗,後來竟然趴在桌子上睡著了。

孩子的興趣是一種非常寶貴的資源,善待和保護孩子的興趣,就是在保護一種成功的動力。然而在現實生活中,許多家庭的父母對待孩子的興趣是不屑一顧的,甚至故意去熄滅孩子剛剛燒起來的熱情。他們眼中看到的隻有學習成績,關心的隻是考試分數。這是非常令人遺憾的一種行為,也是一種令人深思的一種現象。

其實,每個孩子都會有屬於自己的一條成功之路,大可不必在—條獨木橋上去爭去搶。即使按照父母的意願考上了名牌大學,也未必就是孩子理想中的那條成功之路,每個孩子都應當是獨—無二的,他們對成功的界定和選擇也永遠不會相同。

在意大利摩丹那,有一名喜歡唱歌的孩子。他的父親希望他成為職業演唱家,而母親則認為演唱家的職業收入很不穩定,希望他能夠做—名教師。他無法說服雙親,為了取悅雙親,他同時進入兩種領域,他修習聲樂課程,同時在師範學院上課。畢業前夕,他不知道如何擇業,隻好請教一位職業策劃專家,他問這位專家:“先生,我該當一個老師,還是一個演唱家呢?”這位專家說:“如果你想同時坐兩張椅子,你就會兩頭落空,你隻能選擇你感興趣的職業。”

父母要知道的是,孩子的興趣和熱情一旦泯滅,他們潛在能力發揮的餘地就會越來越小。所以,每位家長都不要隨意踐踏孩子們興趣的幼芽,要從小注重孩子興趣和熱情的培養,以便孩子的潛在能力得以正常發揮。

父母除了要認識到愛護和激發孩子興趣的重要性以外,還必須明白孩子越大就越難以具備強烈的興趣和熱情。這是因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他們興趣的幼芽可能會一再遭到踐踏,這樣,他們年齡越大,興趣和熱情將越容易泯滅。從此在性格上也就越難產生對事物的興趣和熱情,他們的潛在能力發揮的餘地也會越來越小。所以,父母應從小注重培養孩子的興趣和熱情,讓孩子養成熱愛新生事物的良好習慣,以便孩子的潛在能力能夠得以正常發揮。

父母在善待和培養孩子的興趣和愛好方麵,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不要逼迫孩子

孩子對一件事物的興趣是有限的,對於孩子來說,興趣在適度的範圍內是快樂和動力。但是,如果父母認為孩子對某—事物感興趣,就開始過度開掘,然後逼著孩子去學習、去實踐,孩子就可能對這—事物失去興趣,甚至產生厭惡心理。這就好像是人吃飯一樣,再好的飯菜、再愛吃的食物,如果天天吃、頓頓吃,也會倒胃口的。所以,對待孩子的興趣,要采取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態度,不要指望孩子的興趣會在轉瞬之間就出現奇跡,相反,這樣做隻能破壞孩子的興趣。

2.對孩子的興趣不要過早定向

不同性格的孩子,他們的興趣維持時間也不一樣。有的孩子具有某方麵的天賦,一旦對某一事物發生了興趣,就堅定不移,一直喜歡下去;有的孩子興趣廣泛,很容易對某—事物產生興趣,但維持的時間不長,很快又轉移到其他事物上。所以,家長不宜對孩子的興趣過早定向,這樣容易造成把孩子不感興趣的事情強加到孩子身上。比如,有—天,3歲的沈浩跟著母親到隔壁的亭亭家去玩時,對鋼琴產生了興趣,母親以為沈浩有音樂天賦,先是買了鋼琴,然後又把沈浩送到幼兒音樂學校,可是過了—段時間,老師卻對家長說:“沈宇對彈鋼琴一點興趣都沒有,讓他彈鋼琴他就大哭個不停。”

3.不要把父母的興趣強加到孩子身上

著名天文學家伽利略當初對醫學一點興趣都沒有,但他的父親希望他學醫,他隻好按照父親的意願上了醫學院。當他被迫學習解剖學和生理學的時候,其實他的腦子正想著歐幾裏德幾何學和阿基米德數學,稍有空閑就偷偷地研究複雜的數學問題。當他從比薩教堂的鍾擺上發現鍾擺原理的時候,他才18歲。孩子有了自己喜歡的目標才會有動力,父母強加上到孩子身上的東西,孩子是不會感興趣的,相反,這樣做還會引起孩子的抵觸情緒。

怎樣培養孩子的興趣

父母箴言

我們知道,孩子的興趣對其一生的成長意義深遠。它既能增加孩子生活的樂趣,陶冶孩子的性情,提高其文化素養,又有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同時也是孩子參與社會交往的有益紐帶。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興趣,沒有誰比父母更能發掘他們的興趣所在。對孩子興趣愛好的培養是一個不斷堅持、不斷磨練的過程。父母隻要善於發現,積極引導,耐心指導,相信孩子一定會在興趣的天空中快樂地翱翔。

1.擴展孩子的視野

擴展孩子的視野,對發現孩子的興趣很重要。孩子如果沒有機會接觸世界上各種奇妙的事物,他們很難對外界發生興趣,父母也就可能很難找出孩子的興趣。因此,父母應該創造機會擴展孩子的視野。比如,當發現孩子遇上了一些令他雙眼發光的事物時,這種興趣就值得培養,父母應該鼓勵他們去探索。

2.從遊戲中開發孩子的興趣

愛玩是小孩子的天性,一些益智遊戲也能激發孩子對某一事物的興趣。同時,因為孩子的年齡偏小,他對有興趣的事情,一開始往往隻憑好奇和熱情。因此,父母要引導他從興趣中探索和思考,從興趣中獲得科學知識,使其保持興趣的長久性。對孩子的興趣不聞不問無動於衷,是做父母的大忌。

3.創設環境

孩子的潛能如同種子,隻要有適宜條件就會生根、發芽、結果。也許父母在給孩子一隻蠟筆的瞬間就造就了一位未來的藝術家呢!所以,當孩子表達了關於某種興趣愛好方麵的期望時,就應該著手給孩子創設一個相應的環境。不妨和孩子一起討論計劃,什麼樣的環境和條件最合理、也最合適他。

4.啟發和引導孩子的求知欲

孩子特別愛問“為什麼”、“這是怎麼回事?”等問題。麵對孩子千奇百怪的問題,有的父母則會顯得不耐煩。然而,這些問題恰恰是求知的萌芽,父母應該耐心麵對,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其解釋。

5.學會鼓勵孩子

父母是孩子心目中的第一個權威評價者,他們渴望得到父母的肯定。如果父母總是打擊孩子,有可能摧毀其求知欲。因此,當孩子做得好時,父母可以適時表揚,可當孩子做得不好或者失敗時,要先發現孩子有創造性的一麵,然後再鼓勵他們。

6.循序漸進

父母切忌急功近利,片麵追求速度,違背孩子成長的自然規律。在這個過程中,要看到孩子的進步,一點一滴地表揚他、鼓勵他。此外,也要讓孩子自己感受到進步:不妨把孩子的作品保存起來,讓他自己比較,體驗進步;或者不斷創造機會讓他展示自我,促進其興趣的發展。

7.持之以恒

孩子畢竟是孩子,很容易懈怠,也很容易轉移興趣。出現這些情況後,父母需要科學地引導,鼓勵孩子堅持下去。可以和孩子溝通:比如持之以恒培養興趣,成功了會怎樣?又如當初耗費這麼多金錢、時間和精力,由此中斷是不是太可惜?多溝通、多交流,孩子會更明白事理。

8.期望值不要太高

期望值太高會給孩子帶來壓力。父母不妨放寬心,走出成名成家的心理期望,僅僅把興趣愛好當作孩子陶冶情操的一種途徑,並把這種保持平和淡然的心態傳達給孩子,讓他輕鬆快樂地成長。

9.培養孩子的品質

在興趣培養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很多問題。父母處理問題的心態和方式怎樣,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比如,孩子懈怠時,要適時訓練孩子的恒心和毅力;孩子受挫或驕傲,要培養孩子堅強勇敢、虛心好學及戒驕戒躁的品質。

讓孩子帶著興趣去學習

父母箴言

很多孩子對學習沒有興趣,讓他多做一些題就不行,就是對玩感興趣,怎麼玩也玩不夠。怎樣才能讓孩子對待學習就像看電影、玩遊戲那樣投入呢?方法很簡單,就是培養孩子的興趣,讓孩子帶著興趣去學習。

在一次旅行中,小塞德茲就毫不費力地掌握了一個物理學原理。

坐在火車車廂裏的小塞德茲指著窗外說道:“那些樹木在飛快地向後麵跑,爸爸。”

“不,那不是樹木在向後跑,而是我們坐的火車在向前跑。”塞德茲笑著對兒子說。

“不,我認為我們坐的火車並沒有動,而是窗外的樹木。”兒子天真地說:“因為我在這兒坐了很久了,但並沒有發現火車有什麼變化,反而發現外麵的東西都變了。這不是說明窗外的東西在動還能說明什麼?”

“那麼,假如現在你不在火車上而是在窗外的話,你會怎麼想呢?”

“這個嘛……”小塞德茲想了想說,“一定是我也會向後跑,就像那些樹木一樣。”

“你能夠跑那麼快嗎?”

“是呀,我能跑那麼快嗎?這可有些奇怪了。”小塞德茲充滿疑問地說。

“雖然你不能回答這個問題,但我仍然向你表示祝賀。”

“什麼?祝賀我什麼?”

“你今天發現了一個物理現象,當然應該祝賀啦。”

“我發現了一個物理現象?”兒子不解。

“你剛才發現的,正是一個參照物的問題。”於是,塞德茲耐心給他講解,“你之所以說窗外的樹木在向後跑,是因為你把火車當成了參照物,也就是說相對於火車來說,樹木的確是向後移動了。反過來,如果把樹木當成參照物,火車就是向前跑了。”

“噢,我明白了。怪不得我會認為火車沒有動呢!這是因為我把自己當成了參照物。火車帶著我向前行駛,我們一起在運動,當然就不會感到它也在動!”小塞德茲說道。

“那麼,把你放在窗外會有什麼效果呢?”塞德茲問道。

“嗯,假如我站在窗外的地麵上並以我自己作為參照物的話,火車就是運動的了。”小塞德茲回答道,“假如仍然以火車作為參照物的話,我就是和樹木一樣在向後飛跑了。”

“那麼,你能跑那麼快嗎?”塞德茲又一次問道。

“當然能,因為這是相對的,火車能跑多快我就會有多快。”

孩子興趣的產生往往是在小時候。不同的年齡段,由於各自不同的素質,孩子的興趣往往有自己的獨特性。孩子興趣的發展和表現,往往是他天賦和素質的先兆。父母要經常問一問孩子的興趣是什麼,要引導孩子不斷發展興趣。有位學者曾把孩子學習的興趣和向上的積極性比作父母撒在孩子心田裏的一粒小小的火種。當父母將這粒火種在孩子心中點燃的時候,就像麵對需要點燃的一堆柴草,小小的火種落在上麵,風大了就會吹滅,風小了燃不起來,柴草太緊了不透風,太鬆了又聚不起火,柴草潮濕了還不行,這時候,你要小心嗬護這小小的火苗,要“哄”著它一點點燃起來,旺起來,最後成為熊熊烈火。

那麼,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呢?

1.利用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具有好奇、好問、好動的特點,父母應充分利用它來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有的孩子把鬧鍾拆開,有的孩子不停問為什麼,父母若不了解孩子的特點把這看成淘氣、搗亂,對孩子采取批評、冷淡、不理睬的態度,就會損害孩子智慧幼芽的生長,挫傷他們求知的積極性。對孩子的提問要回答,如果不會則可告訴他如何查詢,或者弄明白後再告訴他。父母要尊重、保護和正確引導孩子的好奇心。此外,在各種活動中培養孩子的好奇心也是很重要的。如讓孩子參加各興趣班的活動小組或外出郊遊、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等。在活動中孩子通過發現問題、產生好奇心。有的父母認為自己的孩子學習勁頭本來就不高,再參加興趣小組會分散更多的精力,就不準他參加其它的活動,這種做法恰恰是放棄了引發孩子學習興趣的好機會。

2.充滿熱情地鼓勵孩子

曾有一位家長讓自己兩歲半的孩子學繪畫,原意是培養孩子的興趣,可當家長看到孩子把小鳥畫成了一個大黑疙瘩時,就忍不住說孩子“太笨了!畫的是什麼呀?”還有一位家長看到孩子在作文中不恰當的比喻時,就對孩子大加諷刺。父母這樣的態度對孩子學習的積極性肯定有很大打擊,因為父母是孩子心目中第一個有權威地位的評價者,他們特別渴望得到父母的肯定,可是父母們往往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經常毫不負責任的、輕而易舉地摧毀了孩子的求知欲。當孩子做的好時,應表揚孩子,當孩子做得不好或者失敗時,要先發現孩子有創造性的一麵,然後鼓勵孩子,父母不要吝惜自己的讚美之詞。

3.開闊孩子的眼界

父母可以帶孩子到大自然、社會中去,開闊孩子的眼界,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父母可以經常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到大自然中觀察日月星辰、山川河流。比如春天可帶孩子去觀察小樹以及其他植物的生長情況;夏天帶孩子去遊泳、爬山;秋天帶他們去觀察樹葉的變化;冬天又可引導他們去觀察人們衣著的變化,看雪花紛飛的景象。孩子通過參加各種活動開闊了眼界,豐富了感性認識,提高了學習興趣。父母最好還能指導他們參加一些實踐,如讓孩子自己收集各種種子、搞發芽的試驗、栽種盆花;也可飼養些小動物。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可以啟發他們把看到的、聽到的畫出來,並鼓勵他們閱讀有關圖書,學會提出問題,學會到書中找答案。這樣,孩子的興趣廣泛,知識麵擴大了,學習能力也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

4.創立有利的外部環境

隻有肥沃的土壤才能長出好莊稼,隻有良好的家庭環境才可能培養出智力優秀、聰明活潑的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身教重於言教。若父母督促孩子要努力學習,而自己卻常常通宵達旦地打麻將,那麼孩子感興趣的恐怕不是如何搞好學習,而是如何玩好牌。

5.讓孩子多讀書

多給孩子買有益的適合孩子心理發展特點的書。一般而言,可以購置一些通俗的簡化本的文學名著以及一些激發孩子想象力與創造力的書,如童話、寓言、科幻小說等書。家中書多孩子可以翻閱,有利於閱讀興趣的產生。

除此之外,還要給孩子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孩子學習時父母不要一會兒送水果,一會兒與他說話,打斷孩子的思維;讓孩子多與愛學習的小朋友接觸,受其影響,對學習產生興趣。

讓孩子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父母箴言

獨立思考是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主要手段。孩子的頭腦裏對世界出現的一切都在探索,從不知到知,從孤立的到能把事物聯係起來。父母要鼓勵孩子大膽探索,獨立思考,對於一些難題,父母可以示範,但不可以代替。

有一個淘氣的小男孩,他的父親為了讓他保持安靜並鍛煉他的思考能力,就想出了一個辦法。

父親把他叫過來,拿出100元錢,對他說:“隻要你能猜中我心裏在想什麼,我就把這100元給你。”

“真的嗎,爸爸?”小男孩高興地問。

“當然是真的,隻要你能猜中。”父親得意地說。

父親心想,這下孩子可以安靜一段時間了。果然,接下來的幾天裏,小男孩都在安靜地思考著這個問題。

第三天,小男孩認真地對父親說:“爸爸,我猜到你心裏在想什麼了!”

父親有點驚訝地問:“我在想什麼呀?”

小男孩說:“你不想把這100元錢給我。”

真是個聰明的小男孩,他的猜測是正確的。所以,父親隻好把100元給了小男孩。

卓婭的學習成績很好,雖然某些功課她學得很吃力。有時候她做數學和物理學的功課會做到深夜,可是卻始終不讓舒拉幫助她。有很多次都是這樣的:舒拉早已準備第二天的功課了,可是卓婭仍然伏在桌上。

“你做什麼哪?”舒拉問。

“代數。算不出這道題。”

“來,我算給你看。”舒拉說。

“不用,我自己想想吧。”

半小時過去了,一小時過去了。舒拉生氣地說:“我睡覺去了!答案就在這裏。你看,我放在這裏啦!”

卓婭連頭也不回。舒拉遺憾地揮了揮手,離去了。卓婭又做了很長時間。在十分困倦時,她就用冷水洗臉,洗完後仍然坐在桌旁。算題的答案就在旁邊放著,伸手就可以取來。但是,卓婭連往那邊看上一眼也不肯。

第二天,她的數學分數得了“優”,這事並不使班上任何人感到驚異。可是,母親和舒拉都知道這個‘優’的代價是什麼。” 這個代價就是付出努力去獨立思考。

父母在麵對孩子的問題時,要啟發孩子去想,去分析,去運用自己學過的知識和經驗,看書,查參考資料等,讓孩子自己去尋找答案。孩子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思維能力就會得到提高。如果孩子實在無法獨立解決問題,父母可以示範,或通過請教他人、查閱資料、反複思考等方法,讓孩子學習思考的方法。這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