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教孩子嗎全集4(2 / 3)

引導孩子科學用腦

父母箴言

可以說,隻要掌握了科學的用腦方法,孩子的大腦越用越靈活。父母要根據孩子的特點,引導孩子科學用腦,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這樣才能用有所獲。

人的大腦是地球上物質進化的最高產物。它像一部最精密的機器,但與機器不同。它是在使用中發展的,是靠不斷的刺激而進化的。美國曾在20世紀70年代初期對1300 多位科學家進行過為期5 年的調查研究,得出了規律性的結論:這些科學家之所以有超常的智力,都是通過“博學→專深→廣識”這條道路獲得的。其中勤奮學習是基本的基調。“用進廢退”的進化規律在智力的獲得和提高上體現最充分。因為大腦的神經細胞隻有通過不斷學習,不斷接受外界環境的刺激,才能保持形態和功能的完整,才能使大腦的潛力得以正常的發揮。

孩子處在大腦功能旺盛發展時期,經常分析問題,解答難題,會使邏輯思維能力得到加強;提出問題,討論問題,會促進反應能力,使大腦更加靈活;多做造句,常做作文,可以促進大腦的綜合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計算算式,解開方程,則會加強腦細胞功能的精確性;音樂、演唱、體育等方麵的形體運動,又可使左右大腦的功能更加平衡。因此,勤於學習、善於用腦的人,智力必然會得到加強,超出常人;而少用腦、不用腦的人,大腦細胞得不到鍛煉,反而會出現廢用性萎縮。

人的大腦中的神經細胞多達140 億個,可以儲存5 億本書的信息;一個人如果能將圓周率π值小數點後麵的數字背誦到20000 位,也用不了他大腦記憶功能的千分之一!人們在一生中,對大腦的使用率怎麼也達不到10%,如果有人能將大腦使用率提高到30%,那他的智力必將舉世無雙。這說明,人的大腦功能有絕大部分處於靜止狀態,無論怎樣拚命使用腦力,也不會全部發揮腦功能的潛力。認為勤用腦會“傷元氣”、“損壽”,其實是對養生和長壽知識的無知。從小到老都勤於用腦的人,隻要注意保養,營養合理,預防疾病,其壽命隻會超過常人。

父母對孩子如何用腦的教育、引導,應掌握孩子的特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麵。

1.要引導孩子聚精會神

勤用腦不等於胡思亂想,用腦學習時一定要聚精會神,思路集中在要學習的範圍之內,排除無關雜念。這樣才不會損傷大腦功能。而雜念紛紜,學習的時候想到玩樂遊戲,會傷神損腦。古人認為:用腦時“戒雜,雜則分,分則勞”,隻有專心致誌,才能“用而不勞”。

2.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濃厚的興趣能使孩子在學習時處於一種良好的心理狀態之中。每當孩子們感到知識世界是五彩繽紛、美不勝收時,他們大腦的活動就會靈活異常,產生各種與學習內容有關的聯想,從而提高大腦的創造性。這就需要父母采用形象化和趣味性的教學。孔子認為:“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意思是說:有知識的人不如想學習的人,而想學習的人又不如學習興趣高的人。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

3.提倡孩子學習時五官、手腦並用

大腦與身體是一個整體,可以互相促進。孩子們好動,“動”也是促進大腦功能活躍的一種方式。學習知識雖然以用腦為主,但眼看、耳聽、口誦,甚至以手舞之、以足蹈之,可以使大腦接受更多的信息和刺激。因此,父母對孩子進行用腦誘導時,應有意識地讓孩子多聽、多讀、多寫、多提問,做作業時不要強迫他們保持單一的姿勢,在不妨礙他人的情況下,應當允許孩子們手足活動。

總之,勤用腦還必須善用腦,讓孩子們的大腦永遠處於良好的求知狀態,是健腦益智的最好方式。

最後需要著重指出的是,雖然勤用腦不會損害大腦,但不要過度用腦,尤其是不要讓孩子“開夜車”。

“開夜車”是種靠延長學習時間來提高學習效率的笨辦法,非但不會增加孩子的智力,反而會損傷孩子的大腦,降低孩子的思維功能。從長遠的觀點看,這種方法有百害而無一利。人的大腦就像一台極其精密的機器,機器不用,會生鏽長斑,運轉不靈;但運轉過度,又必然會磨損過度,損壞零件。大腦是體內最精細的組織,也是最容易疲勞的組織,少年兒童的大腦細胞發育不完全,更加容易疲勞。經常開夜車,長時間地用腦學習,增加大腦的工作強度,會引起大腦皮層神經細胞的倦怠,這時候學的東西不僅記不住,反而會增加大腦的負擔,影響大腦的正常功能。腦組織是人體消耗能量最多的組織,腦細胞的主要活動過程是興奮和抑製,開夜車過久,大腦消耗的能量得不到補充,興奮和抑製規律被打破,時間長了,腦細胞就會變得反應遲鈍,“不聽使喚”了。而“不聽使喚”的大腦怎麼能牢固地記住書本知識呢,更不會靈活地對外來刺激做出極其敏銳的反應。

開夜車對孩子整個身體的發育也有不良影響。因為人的生長發育是由腦垂體前葉分泌的激素來控製的,前葉激素分泌不足,人就會患侏儒症;分泌過多,又會患上巨人症。而前葉激素幾乎隻在夜間睡眠時才開始分泌。長期開夜車,睡眠得不到充分保證,生長激素分泌不足,就會影響孩子正常的生長發育。

開夜車還會招致疾病。人體各種器官的功能到了夜間開始下降,血液流動變慢,肌體的抵抗力因此而降低,這時候堅持學習,就會被夜間的陰寒之氣所侵襲,引起疾病。如果因開夜車而患上疾病,就是得不償失了。

孩子討厭學習怎麼辦

父母箴言

對不願學習、討厭學習的孩子,即使很嚴厲地批評,大動肝火,也提不起她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學習,不要隻是簡單地說“去學習”,而應教會他如何去學習。要讓孩子從苦學、厭學變為喜學、樂學,需要父母循循善誘,耐心指點。

討厭學習就是我們常說的“厭學”,對孩子來說厭學主要表現為:或把學習看成負擔,被動地應付學習;或責任心不強、馬虎草率;或行為散漫,經常曠課、遲到,甚至逃學。

一些孩子有時會突然對學習失去興趣,成績也會急劇下降。這個時候,老師和家長的哪怕是輕微的怨言,都會挫傷孩子的學習積極性。

當孩子知道一次或兩次考試失敗就會失去父母和老師的信任時,不隻對學習,甚至學習以外的其他事情也會變得很糟糕。這種現象已屢見不鮮。這時候無論如何批評都無濟於事。父母需要做的是信任自己的孩子,暫時幫助他們忘掉學習的煩惱,對孩子所做的一切要大加讚揚:“媽媽相信你,你隻要努力下次肯定會把成績提高的。”

一些平時學習用功、成績也相當不錯的孩子,也不能保證每次考試都能得高分。即使是平常學得很好的功課,如果運氣不佳,正好碰上自己感到棘手的問題,也可能會考得一塌糊塗。這時如果父母和老師隻關心考試成績而對孩子大加訓斥,那麼孩子就會變得垂頭喪氣,轉而對學習失去信心。

當孩子把考得不好的成績拿回家時,父母往往會不由得大發脾氣,指責孩子:“怎麼才考這麼點分?”這樣做會刺傷孩子的心,以至於使他們在做別的事情時也顯得不知所措。其實,考得不好受打擊最大的應該是本人,孩子會對自己能力不夠感到內疚。如果家長這時再火上澆油的話,隻能使孩子的情緒更加低落,對自己完全失去信心。

即使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好,也不要過於刺激孩子,要給其留有餘地。比如說“媽媽也有過成績不好的時候,有不好的地方也有好的地方”。即不是以“且喜且憂”,而是以“有苦就有樂”的態度來對待孩子的成績。如果這樣能消除成績所造成的壓力,孩子也就能自己消除心理負擔和自卑感了。

對於討厭學習的孩子來說,成績單似乎是苦惱的最大根源。因為討厭就不學習,不學習成績就不好,因為成績不好就惹母親生氣,因為母親生氣孩子的成績就越來越不好。這可以說是最典型的“惡性循環”。

在孩子決定是學還是不學之前,大人對成績單的評價對孩子是一種壓力。為了消除這種壓力,即使孩子把成績單拿回家,如果他自己不主動讓看,父母就不要硬去看。如果大人能這樣做,孩子一定會主動地把成績單拿出來給父母看的。

表揚、斥責往往是在與什麼對象相對比之後才進行的。一般地,被認為不能成為“表揚”依據的“壞的分數”是什麼呢?當然,這也是與什麼進行比較之後才認為是“壞的”。這恐怕是與班裏的平均成績或本人平時的成績相比較,而得出的結論。

然而,這種“壞的分數”決不能說就不能再成為“表揚的對象”。第一,上次如果取得了相當好的成績,這次很可能下降了。總而言之,得了滿分之後,下一次不可能再取得前一次那樣的成績。所以,不管取得多麼“不好的分數”,如果這個孩子的成績急劇下降,在設法對其進行鼓勵的時候,也可以選擇比這個分數更低的分數作為比較對象,鼓勵孩子說:“你總是說不好、不好,可是這與去年這個時候相比,就看出不知好了多少。”孩子考得不好,學習受到挫折時,與其進行不高明的寬慰和鼓勵,莫如對孩子談及與其狀況相同的“相同者”,這樣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

即使孩子成績不好也要說“下次努力”,使其把目光轉向下一次機會,這是孩子的特權。可是,總是因為成績不好不斷受到責備而厭學的孩子,就隻看到眼前的事。每當考試結束後回家的時候,孩子便又提心吊膽,擔心這次又將受到訓斥。

為了使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父母有必要消除孩子從考場回來時的心理壓力,讓其把目光轉向今後。當選手在比賽中出現錯誤時,有的教練即使想發火也絕對不發火,極力忍耐著,而是對選手說“下一次努力就行了”。

如果孩子情緒低落,就對其說“這是下一次飛躍的充電期”。曾經討厭學習的孩子一心想東山再起,如果硬拚一陣子,成績也會迅速提高。然而,一旦到了某種程度,就會令人難以置信地突然停止了上升,完全陷入一種停止狀態。認識片麵的孩子可能容易認為“不論如何努力,自己也就是這種程度”,由於這種停滯,孩子又會再次回到討厭學習的狀態,這種情況並不少見。在心理學上稱這種停滯狀態為“起跳台”。把這作為下一個飛躍的開端,倒可以對此予以充分肯定,即是進一步前進的一個必然階段。如果換成孩子容易理解的話說,也可以將此解釋為一種“充電期”。所以,當孩子學習成績停滯不前時,父母就對孩子說“因為這是走向下一次飛躍的充電期,這是必然的過程”這樣讓其放心。同時,對認定“隻有自己不行”的孩子,父母可以說“就是我也曾有過無論如何學習成績也上不去的時期”。這時,父母應想辦法使孩子的目光轉向他的長處,增強他的自信心。隻要有了自信,那麼自然而然地學習的興趣也會很快樹立起來。總之,最為重要的是,無論什麼時候父母都要相信孩子的能力。

孩子的才能是無窮無盡的,自己也能把握住重新開始的時機。在此之前,父母不要著急,也不要怪罪孩子,隻要父母能對他好好嗬護,再進一步引導鼓勵,那麼孩子討厭學習的情緒一定會立刻消失得無影無蹤。

1.要使孩子看到學習的進步

孩子很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他是按照別人的評價去認識自己的。如果別人說他笨,他就會認為自己笨。一個總是失敗的孩子體驗不到成功的快樂,也就不去努力了。有一對中年夫婦不管工作和家務多忙,每周都要對孩子的作業仔細檢查兩遍,把孩子的學習情況做出簡要紀錄,並把孩子做過的作業本收藏起來,過一段時間就拿出來讓孩子比較一下,經常告訴孩子學習上有哪些進步,還有哪些不足。這樣,孩子對自己的學習情況心裏有數,信心足,動力強。當孩子在學習時自然地產生一種喜悅的心情,得到莫大樂趣時,學習也自然變得容易而有趣了。

2.鼓勵孩子自我激勵

如果孩子能夠經常自我激勵、自我鞭策,他便有可能避免學業上的失敗。首先要幫助孩子樹立自我激勵的目標。其次要讓孩子學會自我暗示,經常對自己說一句激勵的話,如“我一定能成功”。再次是讓孩子在行動中擺脫消極情緒。如果孩子因為怕學習失敗而產生恐懼,重要的是告訴孩子采取什麼樣的行動來消除這種情緒。

3.幫助孩子克服學習中的具體困難

一般來說,孩子逃學、厭學都有一些具體的原因,如有的孩子是因為學習基礎太差,怎樣用功學習也趕不上去,幹脆不想學了;對於這類學習基礎差的孩子,要在校內和家裏抓緊“補課”,盡快使孩子補齊漏洞。有的孩子受到某一位老師的訓斥,對這位老師有抵觸情緒,因而殃及對這位老師所任課程的態度。這類孩子,可以通過談心的方式,與他進行溝通來解決問題。

4.指導孩子學習方法

在輔導孩子時,不要代替孩子學習,養成孩子的依賴心理和遇事退縮的習慣。要教給孩子獲得知識的方法,如教孩子如何去查工具書,如何獲得自己想要的資料等。如果孩子在學習過程中不會選擇重要的內容,父母可以有意識地在每周給孩子兩篇長文章,讓他把長文章縮寫成短文章,縮寫的過程既體現了孩子對知識的理解,又能體現孩子的創造性。

5.及時發現並鼓勵孩子

學習有時候是一個艱苦的過程,很多的時候樂趣在於最終的結果而不是在過程。所以要培養孩子持之以恒的毅力,讓他們奮力堅持到最後。所以孩子哪怕隻是取得了極其微小的進步,父母也要善於發現,及時鼓勵。這樣孩子學起來才會更有信心。

怎樣激發孩子的上進心

父母箴言

心理學研究證明,成功的行動容易使人產生積極上進的情緒,而失敗的行動容易使人產生消極退縮的情緒。家長千萬不能急於求成,對孩子要求過高,而要為孩子樹立恰當的目標,讓他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能夠實現目標,獲得成功的快樂。

上進心,就是努力向前,立誌有所作為的一種心理品質。孩子的上進心,實際上就是一種積極進取的動機。有的孩子就缺乏這種動機,究其原因,大致有如下幾種。

1.父母的挫傷

孩子原來有上進心,但是父母對他的上進心不屑一顧,甚至言辭中常露出諷刺、挖苦之意。孩子的積極性被打擊,有的幹脆就放棄了努力。

2.家庭環境的影響

有些家庭中,父母本身缺乏上進心,工作不思進取,生活上平平庸庸,更忽視孩子情感與智力方麵的需要。對孩子沒有明確的行為指導和要求,極少和孩子談話、遊戲、講故事,壓抑了孩子的上進心。

3.孩子自身的問題

孩子年齡較小,生性好玩,不能對自己做出正確評價,不能自我調節、自我監督,因此,不能自我教育、自我激勵。

那麼,怎樣才能較好地激發孩子的上進心呢?

1.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孩子是在父母的教育影響下開始認識世界、開始形成人格和才能的。無數事實證明,良好的家庭氛圍有助於兒童健康成長。小孩的模仿能力強,父母的一舉一動時刻影響著孩子。可以想象,如果父母親自己缺乏上進心,工作不思進取,生活上懶散、平平庸庸,整天無所事事,而去要求孩子努力學習,好好表現,孩子會聽從嗎?

2.幫助孩子確立合理的奮鬥目標

有這樣一句教育常用語:跳一跳,摘果子。講的就是給孩子一個目標,讓孩子通過努力,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上進。給孩子樹立恰當的目標,使他有獲得成功的機會,能夠體驗到成功後的喜悅。心理學研究證明,成功的行動,容易使人產生積極上進的情緒,而失敗的行動容易使人產生消極退縮的情緒。家長千萬不能急於求成,對孩子要求過高,而要為她樹立恰當的學習目標,讓他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能夠實現目標,獲得成功的快樂。學習上成功的喜悅之情是孩子渴望學習、戰勝困難的動力源泉。

3.發現孩子的閃光之處

試想一下,我們成人要是處處受到別人的歧視,處處受到別人的指責,我們也會自卑,也會抬不起頭,對自己就會漸漸失去信心,久而久之就會失去上進心。小孩也像大人一樣,需要表揚、激勵,他們比誰都渴望得到別人的肯定、讚許、賞識,因為這可以建立他們的信心。有了這種自信心,必將促使他們再努力追求、創造成功。作為家長應看到,學習隻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有的孩子雖然在學習成績方麵比較差,但是在其他方麵卻不一定差。當他們在文體活動、實踐活動、集體活動以及小製作和小實驗中做出成績時,他們會感到“我在這方麵比別人強”,他們同樣會產生成功感。家長不能因為孩子學習成績落後,而把孩子看成一無是處,整天訓斥,或僅以分數這把尺子衡量孩子的優劣。家長要善於發現孩子的閃光之處,看重孩子的全麵發展,看重綜合素質的提高。

如何提高孩子的智商

父母箴言

提高孩子智商應該營造輕鬆、有激勵性的氣氛,用潛移默化的方式教導。家長在提高孩子智商時,要融於生活,寓教於樂,挖掘身邊可利用的因素,要考慮孩子的特點,從孩子的發展出發,從孩子的實際出發,才能有效地提高孩子的智商。

智商(IQ)高的孩子,以往腦科專家們總認為智商是與生俱來的,根本不可能提升。但是這種說法過時了。近年來的研究顯示,人類的智商是可以在兩歲之前獲得提升的,即使在兩歲之後,也可以通過富有啟發性的環境,以及吃來提高智商。

為什麼有的孩子智商高,而有的孩子智商低呢?六大因素影響孩子智商的高低。

1.遺傳影響智商

一般說父母智商高,孩子的智商也不會低。這種遺傳因素還表現在血緣關係上,父母同是本地人,孩子平均智商為102;而隔省結婚的父母所生的孩子智商達109;父母是表親,低智商的孩子明顯增加。

2.母乳影響智商

母乳中含有多種促進兒童智力發育的活性物質,特別是對智力發育有重要影響的牛磺酸比牛奶要高出10倍之多。據調查,吃母乳長大的兒童比吃代乳品長大的兒童智商要高出3-10分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