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情緒戲劇化:一會兒天晴,一會兒雨
家長傾訴
洋洋剛才還樂嗬嗬地跟爸爸談論學校裏發生的事,媽媽說他的書本沒整理好,她就突然大發脾氣,說:“煩不煩啊你,不就是課本沒整好嘛!”媽媽很驚訝也很生氣:“你這孩子怎麼這樣呀!情緒戲劇化,說變臉就變臉!”這下,洋洋情緒更激動了,還說媽媽:“有必要發那麼大的火嗎!”說著說著,她控製不住情緒,竟然大哭起來了。媽媽看著她,沒再多言語,但心裏挺著急:“我發火了嗎?我也沒說她什麼,剛才還好好的,怎麼說哭就哭了呢?到底是怎麼回事?”
專家分析
父母是孩子情緒的榜樣
情緒是指有機體在受到刺激時,生物需要獲得滿足而產生的暫時性的和較為劇烈的態度和體驗,包括愉快、悲哀、憤怒、恐懼、憂愁、讚歎等不同形態,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人們遇到表揚會高興,遇到不如意的事會苦惱。如果這些情緒變化在正常範圍以內,對人體的影響不大,也不會引起疾病;如果超過了正常限度,長期處在消極情緒狀態下,就容易引起疾病。
孩子的喜怒哀樂通常是很真實的,也很強烈,往往直接支配著他的行為。一件在成人看來是芝麻綠豆大小的事,常常可以引發孩子十分強烈的情緒波動,甚至引起情緒的“海嘯”,使孩子的表情、聲調、手勢和姿態發生變化。
孩子情緒戲劇化通常表現在哪些方麵呢?
★ 情緒不穩定,容易被激怒。受到並不強烈的一般刺激,也會引起十分強烈的情緒波動。剛才還是歡天喜地,突然就變得怒不可遏;或者痛哭流涕的時候突然又破涕為笑,像什麼事也沒發生一樣。
★ 情緒抑鬱。通常心境悲觀,待人冷漠,經常給人以悲傷、沮喪乃至孤苦伶仃的感覺。
★ 過度焦慮。是指孩子在意識到將要發生不利事件的時候所產生的誇大了的恐懼、緊張以及煩躁不安的情緒狀態。適度的焦慮對於集中注意力、活躍思維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然而,過度的焦慮會導致孩子認知能力下降,思維能力出現阻滯現象,進而影響學習成績。
導致孩子產生消極情緒的原因很多,比如家庭不和睦,父母關係緊張;在學校裏常常被孤立,同學遠離他等等。
一些家長意識到將來社會壓力大,自己也有急迫感,就把壓力都轉嫁到孩子身上,也很容易造成孩子的情緒失控和行為的扭曲。如果孩子每天麵對是愛嘮叨、愛發火、焦慮、緊張的父母,其情緒發育肯定是很糟的。因為父母是孩子情緒的榜樣。
一位母親這樣傾訴:“我的孩子自控能力太差,嘴上講得好聽,就是做不到。每天我要發好多次火,他才能勉強完成一些作業。我都為他操碎了心。但是現在我們倆就像對頭一樣。我真不知道該怎麼辦?想到孩子爸爸每天那麼辛苦在外賺錢,而我連個孩子都教育不好,我真是非常難過。更讓我焦心的是,孩子這樣下去,將來怎麼辦?”
這位母親言談中充滿了焦慮、失望、憂傷和無可奈何。她控製不住自己激動的情緒,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顯然,這是一個非常容易動情的母親。麵對這樣一個母親,我們首先要解決的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她本身的情緒問題。
兒童在父母的不良情緒麵前,很容易產生內心衝突。一方麵,他們不得不依賴父母的照顧,以滿足某些需求;另一方麵,他們又不喜歡父母的這些不良情緒及其一些行為方式。內心的矛盾導致他們心情煩躁、鬱鬱寡歡、精神分散,嚴重的可出現緊張、焦慮或強迫。有的則出現一些不明的軀體不適症狀,如頭痛、頭暈、胸痛、憋氣等,以緩解內心更大的不安。長此以往,他們會將這種困擾壓迫到無意識中,有意無意地采取一些對抗行為,如強迫動作、說謊、逃學、喪失自尊和自信,經常愛與惹麻煩的兒童在一起,於是越來越不被周圍人喜歡,甚至可能發展成為反社會人格。
兒童心理問題與家長的不良行為、情緒往往互為因果,需要雙方進行調整,但成人更應該自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