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7章 改變對方,不如改變自己(2 / 2)

我該怎麼辦?我和朋友討教辦法。很多朋友說,沒有什麼好辦法,要麼你就離婚,要麼就這樣湊合著過。一位心理醫生說,他可能經過一場大病等變故,性情可能會有所轉變。但是他已經生了一場大病,躺在病床的時候有所好轉,病好了又一切如故。究竟他有沒有可能改變,怎樣讓他改變?

我們該怎樣從心理學角度解讀女士的故事?正所謂“清官難斷家務事”,女士婚姻生活的困擾中,在經濟生活方麵,在心理生活方麵,甚至在性生活方麵,可能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其中也可能有很難說清的是是非非。但是,問題的關鍵不在這裏,而在於他們夫妻關係的磨合出現了障礙。導致這個障礙的原因在於,在雙方的相互磨合中,女士總是希望對方適應自己,總是希望改變對方。

當我點透這樣的意思後,女士說:您是說不可能改變他?

確切地說,以他們的年齡和和經曆來看,不能說女士沒有可能改變丈夫,確實可能性很小。更重要是,問題的關鍵不在於對方能否改變,而在於婚姻雙方的磨合中是否應該先要改變對方?在人際交往中我們總是希望別人適應自己,出現了人際障礙,也是希望別人先來改變。然而這是一個人際誤區。在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許多東西我們很難改變,我們改變不了這個世界,就得先改變我們自己。在人際交往中更是這樣。我們常常不能改變別人,改變不了別人,就得先改變自己。生活的現實是,我們在人際生活中是否適應良好,常常取決於是否恰當地調整或者叫作改變自我。在人際交往中,彼此的關係總是互動的,互動的過程中每個人又都是主動的。人際關係的主動性,應該是在相互磨合中,主動地從改變自己入手。良好的人際關係都是從改變自己開始的。說個簡單例子,我們都希望別人給我們笑臉,我們就得先改變自己冷漠的麵孔,讓自己臉上有笑容。

婚姻中夫妻雙方的交往,一樣遵從著這樣的規律。夫妻的相互磨合中,如果誰能夠積極主動地改變自己,就會發現不知不覺中對方也有了改變,從而使夫妻磨合進入一種良性循環。致於中年再婚的夫妻,更應該首先多多地改變自己,彼此才有更好地磨合。但是,在女士的故事中,我們聽到的更多的是女士希望丈夫怎樣改變,沒有聽到女士自己做了哪些改變。於是,十幾年過去了,夫妻磨合仍然障礙重重。

怎樣跨越這個夫妻磨合的障礙?做了如上的溝通後,我送給女士昀後的忠告是:改變不了世界,我們就改變自己。如果還想積極地建設婚姻,與其改變對方,不如首先改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