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遇到了婚姻的困惑……”來訪的這位女士落座後這樣開始了訴說。
就是這樣,求詢者的故事,開頭常常給人一個困惑。於是我問:“如果願意,可以講講你們婚姻的故事嗎?”
“我們結婚13年了,我和丈夫兩人感情很好。”女士說,“我們是高中同學,在雙方父母不同意的情況下,我們開始了戀愛,後來父母也默許了。婚後,他對我挺好的,我也感覺離不開他。但是,昀近兩年來總覺得有點不足。我越來越發現,他身上的缺點原來很多的。可是說出來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甚至他的吃相,還有睡覺咬牙,我都不滿意。心中不滿意,就經常爭吵,甚至激烈地爭吵。差不多每次吵架都是因為他不顧家。他的人緣比較好,外麵有很多朋友,經常很晚很晚地回來,不是飯局,就是牌局。我心裏想,你應該或者看點書,或者陪陪家人,即使你外麵有朋友吃飯玩牌,我也理解,但是你為什麼回來那麼晚?我和他談過,他就用“是”,“對”,“你說的對”,這樣的話對付我,過不了一兩個月就又開始老樣子了。為什麼以前沒有發現他有這些毛病,為什麼現在我內心卻感覺不能容忍?我這是怎麼回事?”
故事講到這裏,可以肯定他們的婚姻遠遠沒有到了說“再見”的程度。可讀者朋友一定心存困惑:究竟女士的婚姻哪裏出了問題?於是,我請女士講講他們夫妻各自的情況。
“我們開始交往的時候,他還是個臨時工,我已經有了較好的正式工作。所以,從一開始就是我給他錢。那時我心甘情願,無怨無悔。剛結婚的時候我心甘情願地做些服務,比如擦皮鞋。現在我想,為什麼我要給你擦皮鞋?後來,是我多方努力他才有了正是工作,慢慢地我們兩個人現在掙得錢幾乎一樣多了。就是現在,事業上我也可以說和他平分秋色,根本不用依賴他,不用仰視他,甚至在有些方麵我還超過他。我們這個小家暫時住我們單位的房子。我有時候氣急了就說‘這是我的家’。我這個人脾氣火爆,說話嗓門高,一說話就是火藥味。有時,聽了這話他也很傷心,就提出走。我過後很後悔。假如離開了,我真的受不了。”
“如果以此刻我們談話的弁度交流,肯定會效果好得多。是嗎?”我笑道,“隻是這需要寬容。”
“是,我是覺得對他苛刻了。”女士歉意地笑了,“過去,我能夠寬容他的缺點,甚至認為他的缺點是他的特點。可現在看都成了缺點。”
“你的意思是說,以前能夠包容,現在不能包容了?”
“對。”女士表示肯定。
現在,女士的問題比較明朗化了。於是我問:“從總體上看,在你們夫妻雙方構成的這架天平上,你自我感覺哪一方更重?”
“我,我這方麵。”女士不假思索,“我感覺不論是從事業發展上,經濟收入上,為人處事上,還是持家教子上,一直都是我更有優勢。前麵談到的就不說了,就是他在外麵出了什麼事,回來之後也要和我討主意。所以,不論什麼地方我都不服他,我根本就沒有仰視他的感覺。之所以當年看上他,是因為他當時長得很漂亮,很英俊,又是他主動追我。我感覺自己長得不好,再加上從小我父母經常爭吵,這讓我很自卑。他表達了愛我的心意後,我感到這下有人疼我了,所以就接受了。當然,現在的自我感覺是,我長得也挺棒。所以,我感覺不論哪方麵不忿他。可他不但不改改自己的毛病,而且更嚴重地在外麵吃啊,玩啊……他認為我們兩個不應該互相幹預,如果我有什麼外麵的活動,他的確不會阻撓我。您說,是他本身需要這種刺激,還是我對他的吸引力減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