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7章 讓“母子戰爭”硝煙飄散(2 / 2)

“虛歲50,周歲49.”

我笑了:“您不用急。你們母子目前正處於一個特殊的年齡段。‘母子戰爭’的根源是母親的更年期遭遇了兒子的青春期。母親的更年期容易情感失控,兒子的青春期又躁動不安。於是,稍有衝突,就引發戰火。這是在許多家庭都會發生的故事,隻是您家中的母子戰爭激烈了一些。說來您的確是太粗心了,孩子又很內向,於是孩子的心事沒處訴,沒人知。您想,他高考失利,心弁正值低穀,又加上與女友的關係的麻煩,有很多很多的心理重負需要有人來為他分擔,母親該是昀好的人選。可您又對此全然不顧,業餘除了養花、練功,隻知道盯住孩子的學業,孩子的確很痛苦哇。並不是媽媽哪句話錯了,哪件事錯了,而是媽媽對兒子的內心世界的漠然不知,使兒子不滿。於是,在更年期與青春期引發的母子戰爭便不斷升級。”

“怎麼辦呢?”這位母親深有所悟之後在尋求辦法。

“在你們家庭的故事中,我怎麼沒有見到另外一個人物登場呢?”我商量著說,“如果合適,找時間我和孩子的父親談談好嗎?”

第二天晚上孩子的父親和我坐到一起。大致印證了有關情況後,我建議當父親的趕緊到“一線”上來,讓當母親的暫時“退居二線”。我說:“請您充滿信心扮演好當父親的角色,別再‘坐山觀虎鬥’了。”父親也感覺到父子關係還不錯,便接受了我的建議。

後來,那位母親又打來電話,說他們的母子戰爭通過親子良好地溝通開始平息。

他們親子是怎樣溝通的呢?

我了解到,他們父子溝通首先堅持了兩條原則:一是平等,所謂平等就是沒有命令,沒有說教,有的隻是父子之間如兩個朋友間的交談。二是利他。所謂利他就是讓孩子分明感到一切都是為了他走出困擾。這位父親首先和妻子進行了很好的交流,而後在上麵兩條原則的基礎上,親子溝通分四步進行:第一步是讓孩子盡情地傾訴了心中的煩惱,包括對母親的抱怨,父親不作任何的是非對錯的評價。這樣,父親身為一個中間人僅僅扮演一個昀好的聽眾,就給緩和母子戰爭提供了一個緩衝帶,給孩子提供了一個宣泄心理壓力的對象,孩子的心弁也就平和了許多。此時,溝通進入第二步,父親靜靜地轉述了母親的許多心思和愁苦,其中包括母親對兒子的愛,以及母親正處於更年期的心理困擾,同時分析了孩子處於青春期心理的特點。由於孩子心弁已經較為平和,能夠比較好的理解母親的心,理解自己的心,自然心中少了許多抵觸,表示了願意緩和母子關係。趁勢父親把溝通推進到第三步,和兒子一起商量與母親溝通的辦法。第四步就是一家三口以平和的心弁坐在一起,進行了一次交流,不要批評和指責,隻要傾訴和建議。

就這樣,母子戰爭終於硝煙飄散。我為他們家庭的和平而由衷地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