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穎川太守之位由高府君接任。其初到任不久,恰逢當地爆發了一場極為慘烈的大瘟疫。那疫病來勢洶洶,如洶湧的潮水般席卷而來,一時間,郡中百姓陷入了巨大的恐慌與災難之中。每日都有大量的人染病倒下,大街小巷彌漫著死亡的氣息,死者竟過半,整個穎川郡仿佛被一片濃重的陰霾所籠罩。
就連太守高府君的家眷也未能在這場浩劫中幸免,全家老小皆被疫病侵襲,臥病在床,生命垂危。高府君心急如焚,四處求醫問藥,卻皆無成效。就在他深感絕望之時,聽聞了劉根在山中頗有道行,能呼風喚雨、驅邪避禍,宛如在世仙人。高府君如同抓住了最後一根救命稻草,毫不猶豫地派遣王珍前去向劉根求取消災除疫之術。
王珍接令後,馬不停蹄地趕往嵩高山。那山路崎嶇難行,他一路披荊斬棘,曆經艱辛,終於找到了劉根所在的石室。見到劉根後,王珍“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叩頭苦苦哀求,聲淚俱下地詳述太守家眷以及郡中百姓所麵臨的困境與期望。劉根生性善良,心懷憐憫,見不得百姓受苦,當下便決定出手相助。他傳授一法:需在太歲宮氣之上掘地作孔,此孔務必要深達三尺,而後將沙置入其中,再以酒緩緩澆灌。
太守高府君得到王珍帶回的方法後,不敢有絲毫懈怠,立刻召集人手,依言而行。眾人齊心協力,在指定之處挖掘深坑,放入沙子,傾灑美酒。神奇的是,就在一切完畢之後,病者身上的病痛竟如同被無形之手輕輕拂去,隨即痊愈,那彌漫在空氣中的疫氣也如同被清風驅散,迅速消散。此後,但凡有疫病小規模發作,這一方法被時常運用,皆能取得顯著成效,劉根之名在穎川郡更是被百姓傳頌,奉為神明。
然而,歲月流轉,太守之位由史祈接任。史祈與前任截然不同,乃是一介不信鬼神、剛愎自用之人。他聽聞劉根之事後,心中暗自不屑,認為劉根不過是妖妄之徒,裝神弄鬼,蠱惑人心,竟起了殺念,執意要將劉根招來處死。
他派遣使者前去傳喚劉根,消息傳開,舉郡皆驚。百姓們紛紛湧上街頭,議論紛紛,皆言劉根是救苦救難的仙人,不可如此行事。郡中的官員們也深知劉根的神奇之處,紛紛勸諫史祈,希望他能收回成命。但史祈固執己見,如頑石一般,不肯罷休,在他心中,隻有自己親眼所見的才是真實,一切超出常理之事皆是虛妄,定要將劉根這“妖邪”鏟除。
使者先行一步,心懷忐忑地將太守之意告知劉根。劉根聽後,隻是微微一笑,那笑容中似有深意,他緩緩說道:“太守欲我前去,必有其因,我自當前往。若我不去,恐諸位會因我而獲罪,他定會怪罪你們未能將我請來。”言罷,劉根便起身整理衣衫,從容不迫地前往郡中。
待劉根抵達郡府時,隻見廳堂之上賓客滿座。這些賓客皆是史祈有意召集而來,他想當著眾人的麵揭穿劉根的“騙局”,讓眾人知曉自己的正確。史祈見劉根前來,便高高在上地令他上前,同時命庭下五十餘名手持繩索鞭杖的武士站於劉根身後,那武士們個個身材魁梧,神情凶悍,手持武器,虎視眈眈,妄圖以此威懾劉根,讓他在這威嚴的陣仗下露出破綻。
史祈麵色冷峻,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得意與不屑,厲聲問道:“君有道耶?”劉根鎮定自若,昂首挺胸,答道:“有道。”史祈冷哼一聲,仿佛聽到了世間最可笑之事,又道:“有道?能召鬼使我見乎?若不見,即當戮汝。”他的話語中充滿了挑釁與威脅,似乎已篤定劉根必不能成功。劉根神色不變,依舊淡然道:“甚易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