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漢代長安城中有一位名叫劉根的人。他自幼便展現出非凡的天賦,聰慧過人,對儒家五經的研習頗為精深,於漢孝成皇帝綏和二年,因其品德高潔、才學出眾,被地方舉薦為孝廉,不久後便擔任郎中一職。然而,劉根心中對塵世的功名利祿並無太多眷戀。在那朝堂之上,他目睹了官員們之間的明爭暗鬥,感受到了仕途的艱辛與無常。在經曆了世間的種種紛擾後,他毅然決然地舍棄了仕途,遠離繁華喧囂的長安,遁入那嵩高山的石室之中,從此與自然為伴,追尋內心的寧靜與超脫。
嵩高山巍峨聳立,其峰崢嶸峻絕,高達五千丈,仿若一座天然的屏障,隔絕了塵世的喧囂與紛擾。劉根所居的石室位於崖北,那是一處極為隱蔽且人跡罕至的地方。四周怪石嶙峋,峭壁懸崖,唯有一條蜿蜒曲折的小徑,隱匿在茂密的山林之間,鮮有人知。在這石室之中,劉根過著一種與世隔絕的生活。無論是寒冬臘月,還是炎炎夏日,他皆不著衣物,全憑自身的修為與定力抵禦著外界的嚴寒酷暑。隨著時間的推移,他身上的毛發竟長至一二尺,猶如野人一般,可他的容顏卻似十四五歲的少年,目光深邃而明亮,仿佛蘊含著無盡的智慧與神秘。胡須濃密,鬢發皆呈黃色,長約三四寸,隨風飄動之時,更顯其超凡脫俗的氣質。
每當與人對坐交談之時,常常會在不經意間,劉根身上的穿著就變成了高冠玄衣。隻見他微微一動,刹那間,原本的赤身模樣便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身端莊肅穆的服飾,那高冠巍峨聳立,玄衣隨風飄舞,仿佛有神奇的力量在悄然變換,旁人竟難以察覺其中的奧秘。這種神奇的現象,讓每一個有幸目睹的人都驚歎不已,也使得劉根的身上更增添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彼時,衡府君在穎川為官。衡府君曾言,其先祖有與劉根同歲之人。在那個動蕩不安的年代,王莽當政,其野心勃勃,妄圖掌控天下一切賢能之士。劉根的聲名遠揚,自然也傳入了王莽的耳中。王莽多次派遣使者前去邀請劉根出山,許以高官厚祿,榮華富貴。然而,劉根心意已決,他早已看透了塵世的功名利祿,如同過眼雲煙,不肯前往。衡府君聽聞此事後,對劉根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派遣廟掾王珍前去問候劉根的起居。王珍沿著那崎嶇的山路,小心翼翼地前行,好不容易找到了劉根所居住的石室。他恭敬地站在石室之外,高聲傳達衡府君的問候,然而劉根卻仿若未聞,不予回應。王珍在石室前苦苦等待,卻始終得不到劉根的任何答複,無奈之下,隻得悻悻而歸。
衡府君並未就此罷休,他又令功曹趙公前往山中表達敬意。趙公心懷敬畏,踏入那片神秘的山林。當他見到劉根時,隻見劉根靜靜地坐在石室之中,麵容平靜,眼神淡然。趙公趕忙上前,恭敬地行禮,轉達衡府君的敬意。劉根微微點頭,隻是稱謝府君,再無他言。趙公試圖與劉根交談,探尋他的內心世界,可劉根卻隻是閉目養神,不再理會。趙公見此情形,深知劉根的超凡脫俗,不敢再多打擾,隻得默默離去。
在這深山之中,劉根的生活雖然孤寂,但卻充滿了神秘與寧靜。他常常在石室中靜坐冥想,修煉身心,與天地自然融為一體。他精通各種方術,能夠呼風喚雨,驅邪避禍。傳說有一次,山中突然遭遇了一場罕見的旱災,烈日炎炎,土地幹裂,莊稼枯萎,百姓們苦不堪言。劉根見狀,心生憐憫,他登上山頂,施展法術。刹那間,烏雲密布,電閃雷鳴,一場傾盆大雨從天而降,滋潤了幹涸的土地,拯救了百姓們的莊稼。百姓們對劉根感恩戴德,紛紛前來道謝,可劉根卻隻是微微一笑,並不居功自傲。
又有傳聞說,劉根曾在山中遇到了一隻凶猛的野獸,那野獸張牙舞爪,向他撲來。然而劉根卻毫不畏懼,他口中念念有詞,輕輕一揮衣袖,那野獸便仿佛受到了某種神秘力量的控製,乖乖地趴在地上,不敢動彈。劉根輕撫野獸的額頭,口中低語幾句,那野獸便轉身離去,消失在了山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