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安公曾講述過一段奇聞,故事的主人公是廬江的孫起山先生。孫起山出身平凡,家境貧寒,卻心懷壯誌,欲在仕途上闖出一番天地。在那個年代,前往京城候選官職是許多貧寒士子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孫起山也踏上了這條充滿未知的道路。
由於囊中羞澀,他連基本的路費都難以湊齊,無奈之下,隻能選擇北方流行的“短盤”方式,也就是沿途雇傭驢子來趕路。一路風餐露宿,艱辛自不必說。這一日,他來到了河間南門外。天公不作美,原本就疲憊不堪的他,此時又遭遇了新的困境——雇不到驢子。正當他焦急萬分之時,天空突然烏雲密布,豆大的雨點傾盆而下。孫起山四處張望,發現不遠處有一戶民家,屋簷較為寬敞,當下不及細想,急忙奔過去躲避。
那民家的主人是個五大三粗的漢子,脾氣頗為暴躁。他看到孫起山躲在自家屋簷下,頓時心生不悅,覺得這個陌生人無端地侵占了自己的領地。隻見他怒目圓睜,大步走上前去,對著孫起山大聲嗬斥道:“你這人好生無禮!我家建造房屋時你未曾出過一文錢,修築地基時你也未曾出過一份力,為何要在我家屋簷下無故久坐?”孫起山被這突如其來的責罵弄得措手不及,剛想開口解釋,那漢子卻不由分說,一把將他推搡至雨中。冰冷的雨水瞬間濕透了他的衣衫,孫起山滿心的委屈與無奈,但他也知道此刻與這蠻橫之人爭執無益,隻得默默忍受。彼時,河間尚未更改題缺之事,誰也未曾料到,命運的齒輪已悄然開始轉動。
孫起山雖遭此羞辱,但他並未被這突來的遭遇影響心境。他咬了咬牙,在雨中繼續前行,心中對未來的憧憬和信念愈發堅定。終於,他抵達了京城。在京城的日子裏,他一邊刻苦攻讀,研習官場之事,一邊等待著候選的結果。或許是他的努力和堅持感動了上蒼,在京城不過數月,竟幸運地抽中了河間縣令一職。這一消息傳來,孫起山欣喜若狂,他深知這是改變自己命運的絕佳機會,同時也暗暗發誓,一定要做一個清正廉潔、為民造福的好官。
時光匆匆,孫起山懷著複雜的心情赴任來到河間。一路上,他看著河間的風土人情,心中感慨萬千。而那個曾經將他推至雨中的人,也在城中聽聞了新縣令到任的消息。當他看到孫起山的那一刻,心中猶如驚濤駭浪,惶恐萬分。他認出了眼前這位縣令大人,正是當年被自己無情驅趕至雨中的落魄士子。他的腦海中瞬間閃過無數念頭,擔心孫起山會借機報複自己,讓自己和家人陷入萬劫不複之地。在這種巨大的心理壓力下,他茶飯不思,整日坐立不安,暗自盤算著賣掉房屋、舉家搬遷,希望能遠離這個是非之地,逃避可能到來的懲罰。
然而,孫起山並非那種心胸狹隘之人。他聽聞了那人的擔憂後,微微歎了口氣,派人將那人召來。那人懷著忐忑的心情來到縣衙,一路上心中七上八下,不知道等待自己的將會是怎樣的命運。當他見到孫起山時,頭都不敢抬,身體微微顫抖。孫起山看著他這副模樣,笑著站起身來,緩緩說道:“你不必如此害怕,我怎會與你這般見識計較?當年之事,不過是一場誤會,如今我既然已成為此地縣令,自當以寬厚為本,過往之事,就此作罷,日後莫要再如此行事。這才是忠厚養福的正道啊。”那人聽了孫起山的話,心中五味雜陳,既羞愧又感激,一時間竟不知該說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