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艱苦奮鬥是華為的魂(1)(1 / 3)

(第一節)華為是無數優秀員工成就的

堅持倡導“墊子文化”,才有了今天的華為。

無數矽穀人與時間賽跑,度過了許多不眠之夜,成就了矽穀的繁榮,也引領了整個電子產業的發展。華為也是無數的優秀兒女貢獻了青春和熱血,才形成今天的基礎。創業初期,我們的研發部從五、六個開發人員開始,在沒有資源、沒有條件的情況下,秉承20世紀60年代“兩彈一星”艱苦奮鬥的精神,以忘我工作、拚搏奉獻的老一輩科技工作者為榜樣,大家以勤補拙,刻苦攻關,夜以繼日地鑽研技術方案,開發、驗證、測試產品設備……沒有假日和周末,也沒有白天和夜晚,累了就在墊子上睡一覺,醒來接著幹,這就是華為“墊子文化”的起源。雖然今天墊子已隻是用來午休,但創業初期形成的“墊子文化”記載的老一代華為人的奮鬥和拚搏,是需要我們傳承的寶貴的精神財富。

用服中心的員工們,用青春和心血鋪就了華為成功的道路。不管冰天雪地、赤日炎炎,在白山黑水、在崇山峻嶺中,沒有日夜的概念,終年奔波在維修、裝機的路上,用戶的需要就是命令。嚴冬由於雪堵住了道路,一天7~8小時坐在零下20多度的車上;炎夏擠在蒸籠般的超載的長途車中。大年三十爬上高高的鐵塔,為了維修在研究、生產中的一點點小小的疏忽;當我們坐在溫暖的辦公室內,他們卻因為趕不上車,在車站外麵等候;當我們一遍一遍受到培訓,增加晉升機會,他們卻因公司發展太快,服務工作跟不上,一直待在遠離公司的地方,一待就是兩年沒有回來一次;當我們與家人團聚時,他們卻在遠離公司的地方,堅守崗位。不站好這班崗,哪有市場。

當他們不斷地守著我們早期有故障的產品,不敢停歇一會兒,以確保公司信用,在新技術方麵沒有跟上公司的發展。當他們打電話向公司求援時,卻受到“明白人”的斥責,說他們水平不高。我們這個時代最崇高的是責任心,最可貴的是蠟燭精神,他們照亮了公司卻消耗了自己。多麼偉大的人格,多麼高尚的情操,當我們取得輝煌時,他們仍然像螢火蟲一樣默默地發光。

不要把學習英雄停留在口頭上,要真正用心去學習。用服中心員工向我們展示的就是最具代表性的華為精神,隻有它才會生生不息,把我們帶向繁榮。

不要說我們一無所有,我們有幾千名可愛的員工,用文化連接起來的血肉之情,它的源泉是無窮的。我們今天是利益共同體,明天是命運共同體,當我們形成內耗小、活力大的群體的時候,當我們跨過這個世紀形成團結如一人的數萬人的群體的時候,我們抗擊風雨的能力就增強了,可以到國際市場的大風暴中去搏擊。我們是不會消亡的,因為我們擁有我們自己可以不斷自我優化的文化。

——摘自《在春節慰問團及用服中心工作彙報會上的講話》

背景分析

華為於1991年9月租下了深圳寶安縣蠔業村工業大廈三樓,五十多名華為人開始了充滿艱險的創業之路。一層樓分隔為單板、電源、總測、準備四個工段,庫房、廚房也設在同一層樓。十幾張床挨著牆邊一溜排開,床不夠,就用泡沫板上加床墊代替。在工段上班,包括開發人員,累了就趴在桌上,或在地上找張泡沫板、紙板,席地而臥,睡一下,醒來接著幹,包括公司領導來也是這樣。整層樓沒有空調,隻有吊扇,在高溫下作業,經常是汗流滿麵。每天加班到很晚,熄燈就睡。四周老化測試的機架,設備上一閃一閃的信號燈,高頻電流的振蕩聲,伴隨著枕戈待旦的華為人進入夢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