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深山古寺之遇(1 / 2)

在深山之中,有一座被歲月遺忘的蘭若古寺。那是一座破舊不堪的廟宇,四周的牆壁爬滿了斑駁的青苔,屋頂的瓦片殘缺不全,幾扇搖搖欲墜的木門在風中發出“嘎吱嘎吱”的哀號。寺廟的庭院裏,雜草叢生,仿佛一片綠色的海洋,淹沒了曾經的石板小徑。高大的樹木環繞著寺廟,它們的枝葉在風中搖曳,投下一片片陰森的陰影。

傳說,這座寺廟在很久以前,曾是香火旺盛的修行聖地。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降臨,寺中的僧人們紛紛離奇死去,自那以後,恐怖的傳聞便如影隨形。有人說,每到夜深人靜之時,便能聽到從寺廟裏傳出陣陣淒慘的哭聲,還有人聲稱看到過閃爍的鬼火在寺廟的廢墟間遊蕩。久而久之,這座寺廟便被人們視為禁地,再無人敢靠近一步,隻有那呼嘯的風聲穿梭在殘垣斷壁之間,仿佛是冤魂的低語,訴說著往昔的哀怨。

陳雲亭舍人常常在閑暇之時,與友人談起他故鄉的這座神秘古寺。他的眼神中總是帶著一絲敬畏和恐懼,聲音也不自覺地低沉下來,仿佛生怕驚擾了那些沉睡的冤魂。

在一個遙遠的山腳下,有一座寧靜的小山村。村中有一位僧人,法號慧遠,他自幼便對佛法有著深厚的領悟力和虔誠之心。慧遠和尚一心修行,四處遊曆,拜訪名刹古寺,尋求更高的佛法境界。

一日,慧遠和尚聽聞了關於深山蘭若寺的傳說。他心中並未湧起絲毫恐懼,反而湧起一股強烈的使命感。他深知,世間萬物皆有因果,這座被鬼物占據的寺廟,或許正是他修行路上的一次重大考驗。如果能夠降伏魔障,恢複寺廟的清淨,那將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情。於是,他不顧村民們的苦苦勸阻,毅然決然地背起簡單的行囊,手持錫杖,踏上了前往深山古寺的征程。

沿著蜿蜒曲折的山路前行,慧遠和尚穿越了茂密的森林,跨過了潺潺的溪流。一路上,他遭遇了無數的艱難險阻,但他始終沒有動搖自己的信念。終於,在夕陽的餘暉中,他看到了那座隱藏在深山之中的蘭若寺。

寺廟的外觀比他想象中更加破敗,一股濃厚的陰森氣息撲麵而來。慧遠和尚深吸一口氣,穩步踏入寺廟的庭院。他在庭院中四處尋找,終於在一個角落發現了一塊相對幹淨的地方。他將錫杖穩穩地立定在地上,然後放下行囊,鋪開蒲團,開始了他在這座廢寺中的修行。

初到寺廟的一兩晚,每當夜幕降臨,慧遠和尚便會在蒲團上靜坐冥想。此時,寺廟中彌漫著一股詭異的寂靜,黑暗仿佛有了生命,悄悄地蔓延開來。和尚隱隱感覺到,似乎有一雙雙無形的眼睛在暗處窺視著他,那目光冰冷而又充滿惡意,令他周圍的空氣仿佛都凝結成了冰。然而,慧遠和尚心中一片平靜,他深知這些不過是魔障的試探。他將自己的心神完全沉浸在佛法的智慧之中,對外界的異樣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漸漸地,那股詭異的氣息如同潮水般退去,寺廟又恢複了往日的死寂。

到了第三五個夜晚,天空突然變得陰沉起來,烏雲密布,將月亮完全遮蔽。狂風呼嘯著席卷而來,猛烈地吹打著寺廟的門窗,發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嘎吱聲。慧遠和尚依舊端坐在蒲團上,不為外界的喧囂所動。

突然,一聲巨響打破了夜的寂靜,寺廟的大門被猛地推開。一個高大威猛的夜叉出現在門口,它身形巨大,肌肉賁張,麵容猙獰恐怖,雙眼閃爍著幽綠的光芒,仿佛兩團燃燒的鬼火。夜叉張開血盆大口,露出鋒利的獠牙,口中不斷發出令人膽寒的咆哮聲。它周身散發著熊熊火焰與滾滾黑煙,那濃烈的邪惡氣息瞬間彌漫了整個庭院。

夜叉揮舞著粗壯的手臂,大步流星地朝著慧遠和尚撲來,每一步都踏得地麵微微顫抖,仿佛要將和尚一口吞噬。然而,慧遠和尚卻宛如一尊石像,鎮定自若地坐在蒲團上,雙眼緊閉,心中默默誦讀經文。夜叉多次撲到和尚跟前,卻總是在即將觸及他的瞬間,像是撞上了一堵無形的牆壁,被一股強大的力量彈了回去。它憤怒地咆哮著,一次又一次地發起攻擊,但始終無法突破那層神秘的屏障。直至破曉時分,東方泛起了一絲魚肚白,夜叉見無法得逞,才不甘心地怒吼一聲,化作一縷黑煙,消失在空氣中。

次日夜晚,月光如水,灑在寺廟的庭院裏。一位麵容姣好的女子悄然而至。她身著一襲白色的長裙,身姿婀娜,蓮步輕移,仿佛仙子下凡。女子緩緩走到慧遠和尚麵前,雙手合十,恭敬地向他行禮,隨後輕聲問道:“大師,何為佛法要義?”她的聲音清脆悅耳,如同銀鈴般在夜空中回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