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甲與嫠婦並沒有因為兒子的察覺而有所收斂,反而變本加厲。他們依舊毫無顧忌地狎昵雜坐,甚至故意在兒子麵前表現出親密的模樣,試圖以此來讓兒子習慣,從而堵住他的嘴。
兒子看到這一幕幕不堪入目的場景,心中的憤怒與羞恥感如同熊熊燃燒的火焰,愈燃愈烈。他覺得自己的家庭尊嚴被無情地踐踏,父親的名譽被肆意地玷汙。他無法忍受母親的墮落,更無法容忍某甲對家庭的破壞與侮辱。在無數個夜晚,他躺在床上,輾轉反側,腦海中不斷浮現出母親與某甲的身影,心中的痛苦如同一把把利刃,狠狠地刺痛著他的靈魂。他開始變得沉默寡言,往日的笑容從他臉上消失得無影無蹤。在鎮上行走時,他總感覺背後有人在指指點點,那異樣的目光仿佛要將他吞噬。他的內心在痛苦與憤怒的煎熬下,逐漸走向了崩潰的邊緣。
終於,在一個陽光明媚卻又充滿陰霾的白晝,兒子內心的仇恨徹底爆發。他緊握著一把鋒利的利刃,眼神中透露出決絕的光芒。他不顧一切地徑直闖入某甲家中,此時的他,心中隻有一個念頭——為父報仇,捍衛家庭的尊嚴。
某甲正在家中悠閑地踱步,絲毫沒有察覺到危險的來臨。當他看到嫠婦的兒子手持利刃出現在麵前時,臉上露出了驚恐的神情。但還未等他開口求饒,兒子已經如同一頭憤怒的獅子撲了上去。他揮舞著利刃,帶著滿心的仇恨,毫不猶豫地將刀刺進了某甲的胸膛。那利刃如同一道閃電,瞬間穿透了某甲的心髒,又從後背而出,鮮血如泉湧般噴濺而出,染紅了周圍的地麵。某甲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地看著眼前的少年,隨後緩緩倒下,生命在這一刻戛然而止。
兒子站在某甲的屍體旁,心中沒有絲毫的恐懼與後悔。他看著死去的某甲,仿佛看到了家庭的冤屈得以昭雪。隨後,他冷靜地割下某甲的首級,提著它,大步流星地走向官府自首。
官府的大堂莊嚴肅穆,官員端坐在公案之後,目光威嚴地審視著下方的一切。兒子提著某甲的首級,昂首挺胸地走進大堂,撲通一聲跪下,高聲喊道:“大人,草民今日前來自首。我殺了某甲,乃是因為他輕薄於我,我向他借貸,他不僅不允,還對我惡語相向,肆意侮辱。我一時激憤,才失手將他殺死。”
負責審理此案的官員,乃是一位清正廉潔、經驗豐富的老者。他看著堂下的少年,心中不禁產生了一絲疑惑。他深知,這其中恐怕並非如少年所言那般簡單。於是,他開始深入調查此案,詢問證人,勘查現場。隨著調查的深入,他逐漸洞悉了其中隱藏的隱情。他明白,少年是在故意隱瞞真相,是為了維護母親的名譽。
官員心生憐憫,他不願看到一個孝子因為這樣的事情而被錯判。他多次單獨召見兒子,苦口婆心地開導他:“孩子,我知道你是個孝順之人,可你若不說出真相,按照律法,你將被判處死刑。你還年輕,莫要因一時的義氣而斷送了自己的性命。”然而,兒子始終緊咬牙關,堅決不肯吐露實情。他深知,一旦說出真相,母親的名譽將毀於一旦,父親在天之靈也將不得安寧。在律法與親情之間,他毅然選擇了後者。最終,官員無奈之下,隻能依照現有證據和兒子的供詞,以故殺罪判處兒子死刑。
兒子被判處死刑的消息傳遍了整個小鎮,眾人皆為之歎息。鄉鄰們紛紛議論著這件事情,他們心中都明白,這少年是個孝順的孩子,隻是遭遇了家庭的變故,才走上了這條絕路。
“唉,這孩子也是可憐呐。母親做出那樣的事,他為了維護家庭的尊嚴,才不得不如此。”一位老婦人抹著眼淚說道。
“是啊,他本是個善良懂事的孩子,若不是這等變故,定能有個好前程。”一位中年男子附和著。
在行刑的那一天,小鎮的街道兩旁站滿了前來送行的鄉鄰。他們看著被押解著走向刑場的少年,眼中滿是同情與惋惜。有的婦人忍不住低聲啜泣,有的老者則搖頭歎息。大家都為這少年的命運感到悲哀,也對這複雜的人性與倫理道德產生了深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