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寧靜祥和、仿若世外桃源的小村莊裏,生活著一位裏婦。她生得眉清目秀,溫婉動人,自幼便在這村莊裏長大,與同村的一位憨厚勤勞的男子結為夫妻。婚後的生活幸福美滿,夫妻二人相濡以沫,恩恩愛愛。他們一同耕種著家中的田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閑暇之時,便坐在自家小院裏,分享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憧憬著未來的美好。
然而,命運的無常卻如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雨,無情地打破了這份寧靜與幸福。一日,丈夫如往常一樣外出勞作,卻在途中遭遇意外,不幸離世。消息傳來,裏婦如遭雷擊,瞬間癱倒在地。她的世界仿佛在那一刻崩塌,原本充滿歡聲笑語的家,如今隻剩下她孤身一人,生活也隨之陷入了無盡的悲痛與孤獨之中。
裏婦整日以淚洗麵,家中的一切都成為了她痛苦的回憶。她常常坐在丈夫生前喜愛的那把椅子上,目光呆滯地望著遠方,回憶著他們曾經共度的美好時光。夜晚,她獨自躺在床上,聽著外麵的風聲,心中滿是對丈夫的思念與眷戀,久久難以入眠。
村裏有個狂且之徒,生性輕浮浪蕩,整日無所事事,隻在村中閑逛,專尋些風流韻事。他偶然間見到裏婦,立刻被她的年輕貌美所吸引,心中邪念頓生。他深知裏婦為人忠貞,直接追求定然不會成功,於是便心生一計。
他找到了村裏的鄰媼,那鄰媼本就是個貪財之人,見有利可圖,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他的請求。鄰媼來到裏婦家中,坐在裏婦身邊,裝出一副關心的模樣,開始巧言令色地挑唆。她誇讚那狂且之徒如何富有、如何英俊瀟灑,說裏婦如今年輕守寡,日後的日子必定艱難,不如趁著現在改嫁給他,也好有個依靠。裏婦起初心中堅定,不為所動,她憤怒地斥責鄰媼,表明自己對丈夫的忠誠,堅守著自己的貞潔與對丈夫的思念。
但那狂且之徒並未就此罷休,他加大了賄賂鄰媼的錢財,讓她繼續蠱惑裏婦。鄰媼見錢眼開,越發賣力地在裏婦耳邊聒噪,試圖動搖她的決心。裏婦雖心煩意亂,卻始終堅守底線,對鄰媼的話充耳不聞。
狂且見軟的不行,便決定來硬的。在一個烏雲蔽月、漆黑一片的夜晚,他趁著夜色的掩護,偷偷潛入裏婦家中。裏婦在恍惚間,似有所感,她心中湧起一股不安,仿佛有一雙眼睛在黑暗中窺視著她。待她驚覺時,狂且已闔扉將寢。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忽然燈光綠黯,原本明亮的燈光瞬間縮小如豆,整個屋子被一片詭異的黑暗籠罩。緊接著,俄爆然一聲,紅焰四射,那火焰圓如二尺許,大如鏡,在火焰之中,竟現人麵,赫然是裏婦的故夫。他麵色猙獰,眼神中透著憤怒與怨恨,仿佛在譴責著這對男女的不義之舉。
男女二人驚恐萬分,頓時然仆榻下。狂且嚇得臉色蒼白,渾身顫抖,連滾帶爬地想要逃離。裏婦則癱倒在地,泣不成聲,心中滿是愧疚與恐懼。家人聽到動靜,趕來查看,隻見屋內一片狼藉,兩人癱倒在地,此事遂敗。
此事迅速在村莊裏傳開,眾人皆驚,心中疑惑不已。有人懷疑,嫠婦墮節者眾,為何獨獨此鬼有靈?有人猜測,或許是這鬼生前對妻子愛得深沉,死後靈魂仍眷戀不舍,故而在妻子遭遇危險時,顯靈保護。也有人認為,此鬼定是在黃泉之下積怨已久,因這狂且與鄰媼的惡行,激發了他的怨念,才化作厲鬼前來複仇。
餘謂鬼有強弱,人有盛衰,此本強鬼,又值二人之衰,故能為厲耳。在這世間,或許還有許多冤魂,他們茹恨黃泉,冤纏數世,隻是尚未被人察覺。並非所有鬼魂都會神隨形滅,他們或許在某個角落,默默地等待著複仇的時機。
又或許有人懷疑,這是妖物所憑,作此變怪。誠然,妖物不會無端興起,乃是因人而興。也許是幽魂怨毒之氣,相互感召,邪魅才得以乘虛而入,假借鬼魂之名,行作祟之事。不然,陶嬰之室,何未聞黎邱之鬼哉?這世間的陰陽之事,神秘莫測,讓人難以捉摸,卻也時刻提醒著人們,莫要行不義之事,以免招來災禍。
此後,裏婦更加虔誠地祭拜丈夫的亡靈,祈求他的原諒。而那狂且之徒與鄰媼,則成為了村莊裏的眾矢之的,他們整日生活在恐懼與愧疚之中,生怕再有鬼魂前來找他們算賬。村莊裏的人們也從這件事中吸取了教訓,更加注重道德與品行的修養,對那些不義之事避而遠之。
在一個古老而神秘的小鎮上,生活著朱元亭一家。朱元亭為人正直善良,家境雖不算富裕,卻也和和美美。然而,命運的陰影卻悄然籠罩了這個家庭。
朱元亭之子,本是一個活潑可愛的孩子,他的笑聲曾如銀鈴般回蕩在庭院之中,給家庭帶來無盡的歡樂。但不知為何,一場突如其來的重病無情地侵襲了他稚嫩的身體。孩子臥床不起,原本粉嫩的小臉逐漸變得蒼白消瘦,明亮的雙眸也失去了往日的光彩,氣息奄奄地躺在榻上,每一次微弱的呼吸都像是在與死神艱難抗爭。
在病痛的無情折磨下,他的身體日益衰弱,生命如風中殘燭,隨時都可能熄滅。而就在他綿惙之時,常常會有一些令人費解的呻吟自語。那微弱的聲音,仿佛從遙遠的地方傳來,透著一絲哀怨:“是尚欠我十九金。”朱元亭夫婦守在孩子的床邊,聽到這些話時,滿心疑惑,他們麵麵相覷,眼中滿是焦慮與不解,卻又不知這話語究竟是何意。這神秘的喃喃自語,如同一個謎團,籠罩在整個家庭之上,讓原本就壓抑的氛圍更加沉重。
為了挽救孩子的生命,朱元亭夫婦四處求醫,訪遍了鎮上的名醫。然而,眾醫皆搖頭歎息,孩子的病情極為棘手,常規的藥方似乎都難以奏效。在眾人束手無策之際,一位醫者提出,或許人參能夠有所助益。人參,那珍貴無比的藥材,在當時可謂是稀世珍寶,其價值高昂,非尋常人家所能承受。
但朱元亭夫婦救子心切,不惜一切代價也要一試。他們變賣了家中一些值錢的物件,好不容易湊齊了購買人參的錢財。醫者將人參精心煎製,不多時,藥湯的香氣彌漫在整個房間。然而,命運卻在此刻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那人參價值恰得十九金,可藥湯煎成未及孩子飲下,他便已閉上了雙眼,小小的生命就此逝去。
這一驚人的巧合讓眾人驚愕不已。朱元亭夫婦悲痛欲絕,他們呆呆地望著孩子冰冷的遺體,淚水如決堤的洪水般湧出。而周圍的鄰居們得知此事後,也紛紛議論開來。他們不禁聯想到孩子生前那喃喃自語的話語,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寒意。難道真的如民間傳說所言,殤子是債鬼,是來索償前世債務的嗎?這一疑問如同幽靈一般,在小鎮的上空盤旋,揮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