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僧之幻術奇譚(1 / 2)

在交河蘇吏部次公的府邸,近日來了一位神秘的僧人。他身著一襲破舊卻潔淨的僧袍,那僧袍仿佛承載著無數歲月的痕跡,衣角微微磨損,卻被洗得泛出一種質樸的色澤。麵容清瘦的他,顴骨微微凸起,皮膚略顯粗糙,像是經曆了無數風霜的洗禮。而他的眼神深邃而神秘,猶如古老的深潭,幽深得讓人難以窺探其中的奧秘。

僧人的到來,如同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麵,瞬間引起了府內上下的好奇與關注。蘇吏部本就是個禮賢下士、尊崇佛道之人,見這僧人氣質不凡,趕忙以禮相待。他親自引著僧人穿過雕梁畫棟的回廊,來到府中的一處幽靜庭院。庭院中種滿了翠竹,微風吹過,竹葉沙沙作響,似在低聲訴說著歡迎之辭。

僧人舉止從容,他微微合十向蘇吏部致謝,隨後便靜靜地在庭院中踱步。他的腳步輕盈而緩慢,每一步都似在丈量著這片土地的神秘與寧靜。他時而抬頭仰望天空,時而低頭凝視腳下的石板,對府中的奢華與眾人的矚目毫不在意,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似在思索著什麼深奧的禪理或是久遠的往事。

一日,陽光灑在蘇府的庭院中,眾賓客聽聞僧人有神奇之能,紛紛齊聚於此,欲觀僧人究竟有何神通。僧人於庭中席地而坐,麵前擺著一堆黃泥。那黃泥在陽光的映照下,散發著一種質樸的氣息。隻見他雙手熟練地在黃泥間翻動,十指猶如靈動的精靈,在泥堆中穿梭自如。不一會兒,一頭泥豬雛形已現,其形態憨態可掬,比例恰到好處,仿佛已蘊含著生命的律動。

僧人閉目,口中念念有詞。那咒語晦澀難懂,如遠古的秘音,從他的唇間緩緩流出,似有一種無形的魔力,在空氣中彌漫開來。隨著咒語聲起,泥豬竟似有了生機。起初,它隻是微微顫抖,那細微的顫動仿佛是沉睡的生命在被緩緩喚醒。而後,它緩緩蠕動,身軀如波浪般起伏,仿佛在努力掙脫泥土的束縛,想要探尋這個新奇的世界。

賓客們皆驚愕得瞪大雙眼,大氣都不敢出。他們有的張著嘴,滿臉的不可思議;有的則緊張地握緊了拳頭,仿佛在見證一場絕世的奇跡。僧人咒語不停,泥豬的動作愈發劇烈,竟發出陣陣哼哼聲,那聲音在寂靜的庭院中回蕩,充滿了生命的活力。接著,它突然躍然而起,四蹄在空中亂蹬,而後穩穩地落在地上,在庭院中來回走動,活靈活現。眾人齊聲驚呼,呼聲中充滿了驚歎與敬畏,無不被這神奇的幻術所震撼。

蘇吏部見此奇景,心中驚歎之餘,亦對這泥豬能否真如活物般可供食用起了好奇之心。他心中暗自思忖,這僧人之術已超乎常理,若這泥豬真能化作美味,那豈不是又一奇事?於是,他命庖廚將泥豬帶去烹製。庖廚雖滿心疑慮,額頭上豆大的汗珠不停地滾落,卻不敢違抗。他顫抖著雙手將泥豬抱起,匆匆走向廚房。

不多時,菜肴上桌,熱氣騰騰的盤子中擺放著看似美味的“豬肉”。眾人圍坐,雖對這泥豬肉的來曆心知肚明,但在蘇吏部的率先舉筷下,也紛紛嚐試。蘇吏部麵色凝重地夾起一塊放入口中,輕輕咀嚼,然而,瞬間他的臉色變得古怪起來。眾人見狀,也硬著頭皮嚐了起來。入口之後,眾人皆覺異味難咽,一股泥土的腥味在口腔中彌漫開來。片刻後,紛紛嘔吐,吐出之物竟皆為泥土。

蘇吏部見狀,對僧人之能更是敬畏有加,他深知這絕非普通的幻術,而是一種深不可測的神秘力量。而賓客們則在驚愕中議論紛紛,有的猜測這僧人定是得到了高僧的真傳,有的則認為他或許是來自異域的奇人,竟有如此神奇而詭異的幻術。

是夜,烏雲密布,天空飄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有一士人因雨留宿蘇府,與僧人同處一室。士人久聞世間奇術,心中對僧人白日所施幻術念念不忘。他躺在榻上,輾轉反側,腦海中不斷浮現出泥豬活靈活現的模樣。

他想起《太平廣記》中術士咒片瓦授人,劃壁立開,可潛至人閨閣之事,心中不禁泛起一絲好奇與冒險之念。這念頭如同野草般在他心中瘋狂生長,難以抑製。猶豫再三,他終是鼓起勇氣,輕聲向僧人詢問:“大師,您之幻術通神,不知能否如古之術士那般,以咒術穿牆入閨閣?”僧人原本正閉目打坐,聽聞此言,抬眼望向士人,目光平靜得如同止水,沒有絲毫波瀾。沉默片刻後,緩緩點頭道:“此術並非難事。

僧人言罷,緩緩起身,他的動作輕盈而自然,仿佛不受塵世的羈絆。他踱步至屋角,彎腰拾起一片瓦。那瓦片在他手中,仿佛被賦予了生命。他雙手捧於胸前,開始閉目念咒。其咒聲悠長,如泣如訴,在寂靜的夜室中回蕩,仿佛穿越了時空的界限,連接著古今的神秘力量。

僧人麵容嚴肅,眉頭微微皺起,專注的神情讓人敬畏。手中瓦片漸漸泛起一層微光,起初那光芒微弱如豆,而後隨著咒語愈發急促,光芒愈發強烈。那光芒如同一團跳動的火焰,竟將整個房間都映照得有些朦朧。士人在一旁緊張而又期待地注視著,心跳不由自主地加速,他的手心滿是汗水,呼吸也變得急促起來。許久,僧人停下咒語,緩緩睜開雙眼,那眼中似有一絲疲憊,又似有一種解脫。他將瓦片遞給士人,低聲道:“持此可往,但切不可言語,否則術法將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