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東極慈父·太乙救苦天尊(2 / 2)

太乙救若天尊還有一個很有名氣的化身,即“鬼王”,其聖號為“幽冥教主冥司靨然之鬼王硏孑大帝”。據說,舉凡陽間舉辦齋醮道場,久困於陰司受對的餓鬼窮魂因能難得施食賑濟,便蜂擁搶食,秩序大亂,故天尊便化身為一相貌極其凶惡的鬼王,鎮攝群鬼,維持秩序。故凡度亡法事,除了設立焰口台,亡魂案之外,必另設一鬼王案,供奉鬼王之像。

道教在超度施食時,除了要啟請太乙救苦天尊降臨加持外,高功更要將自己化身為太乙救苦天尊,方能說法施食濟煉。在登上法台前,高功掐子午訣,袖手掩麵,躬身存神。表白燃表在高功前後左右書諱。高功此時要以天目書救苦諱,默念變神咒,存想下丹田真氣如火,結成一大紅玉丸,左右九轉,良久,覺玉池水滿,此時為腎水上升之候。即運一團真火上升至繹宮心府,發炎炎流金之火焚燒己身,良久煉成一嬰兒,漸登十二層樓,升至頂門泥丸宮,化為太乙救苦天尊,端坐宮中,左手執碧玉盂,右手執空青枝,極為分明。高功變神登台之後,便可代表太乙救苦天尊說法施食了,亡魂被召至台前時,所見隻是天尊之相,而不再是凡人之形了。

由於太乙救苦天尊在億億劫中,度人無量,民間流傳著許多靈應事跡。有這麼一個故事,說北宋徽宗宣和六年(西曆1124年),池州城下有一座景德禪院,裏麵有一小僧童,名叫莫道祖。這年秋天,道祖母親去世了,他便日日念誦本教的經文以超度亡母。到了秋末,有位高道田功曹來院裏掛丹,經常用天樞法救人疾苦,並能追攝亡魂。道祖就請他攝召母親來問問近況。等召來時,田功曹問莫母說:“你兒子天天為你念經超度,你怎麼還羈留在冥司呢? ”莫母說:“雖然我兒子天天為我念經,但他誠誌不夠。除非能作六六功德,我就能生天了。”“什麼是六六呀? ““就是黃籙水陸。”道祖一聽就急了,說:“我從小來到寺院,哪有這麼多錢去辦這麼大的功德道場啊!”他母親說:“那倒不用。道教中有一卷太上救苦經,你隻要誠心念誦此經和“太乙救苦天尊”的聖號,等冥司簡奏上天就可以了。”當晚莫道祖就跟田功曹學了這卷救苦經,從此日夜念誦經文和天尊聖號,至滿千遍,寫了道疏文燒了。當晚就夢見他母親來說:“你真是沒有辜負我的生育之恩,誦經持號,誠格高真,現在承蒙上帝頒下符命,我已得生天了。今後不會再來見你了,你要多加努力,不要忘記了正教啊。”說完便冉冉升天而去。

“救苦天尊妙能求,身披霞衣累劫修,五色祥雲生足下,九頭獅子導前遊,盂中甘露時常灑,手內楊枝不計秋,千處請師千處降,愛河常作度人舟”。太乙救苦天尊就是如此的慈悲、靈驗,當初元始天尊在經會上已經說了,世人隻要誠心誦經持號,必有靈應。故此後世編排功課經時,將《救苦經》列為晚課首經,並要大眾持念太乙救苦天尊之聖號。同道諸君,隻要虔誠行持,必有福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