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東陵聖母(3 / 3)

每當聖母為了修煉道法而暫時放下家中事務時,杜氏心中的不滿便如野草般瘋狂滋生。他看著家中的雜亂無章,怒火中燒,對聖母的抱怨與指責也越發頻繁和激烈。而聖母一心向道,在她心中,拯救蒼生、追求大道才是更為重要的使命,因而對家中之事難免有所疏忽。

聖母心懷慈悲,時常運用自己所學的道法治病救人。她不辭辛勞地奔走於四方,為那些飽受病痛折磨的百姓帶去希望與慰藉。然而,杜氏卻對此視而不見,隻覺得妻子的行為愈發荒誕不經。每當聖母因救治病人而晚歸,或者因外出訪道而離家多日時,杜氏的憤怒便會達到頂點。他覺得自己的妻子完全不顧及家庭和他的感受,將整個家庭的重擔都壓在了他一人肩上。於是,他對聖母的怨恨如同滾雪球般越積越多,家庭矛盾也日益尖銳,最終,這股怨恨驅使他做出了一個改變聖母命運的決定——將聖母告上官府,一場風波由此掀起。

杜氏一紙訴狀將東陵聖母告到官府,汙蔑她是惑亂人心的奸邪妖女,稱其整日不理家務,隻知在外裝神弄鬼。官府官員不明就裏,聽信了杜氏的一麵之詞,當即下令將聖母收押入獄。

聖母被囚於陰暗潮濕的牢房之中,四周牆壁散發著一股腐臭的氣息,冰冷的鐵鏈鎖住了她的手腳。然而,她的神情卻依舊平靜祥和,眼神中透著堅定與從容。她深知自己的清白,亦對這塵世的汙蔑與磨難毫不在意,因為她心中的道心堅如磐石,不為外物所動。

就在眾人皆以為聖母將在獄中受盡折磨之時,奇異的景象突然發生。隻見聖母周身泛起一層柔和的光芒,光芒越來越盛,瞬間照亮了整個牢房。緊接著,她的身體緩緩升起,宛如一朵輕盈的蓮花,向著空中飄去。那沉重的鐵鏈在光芒的照耀下,如同脆弱的蛛絲,紛紛斷裂。

獄卒們驚恐地瞪大了眼睛,眼睜睜地看著聖母從獄窗之中飛升而出。她的身影越飛越高,很快便消失在雲端之中,隻留下一雙她所穿的鞋子,靜靜地躺在窗下,仿佛在訴說著剛剛發生的神奇一幕。眾人紛紛湧出牢房,仰望天空,臉上寫滿了震驚與敬畏。從此,東陵聖母的傳說在這片土地上廣為流傳,人們對她的敬仰與崇拜也日益加深。

東陵聖母飛升之後,她的神奇事跡如春風般迅速傳遍了遠近各地。百姓們對她充滿了敬畏與感激之情,認為她是上天派來拯救蒼生的神靈。於是,眾人紛紛自發地組織起來,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在各地為聖母建立廟宇。

廟宇建成之後,前來祭祀的人絡繹不絕。無論是白發蒼蒼的老者,還是天真無邪的孩童,都懷著一顆虔誠的心,在聖母像前焚香禱告。他們祈求聖母保佑家人平安健康,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祈求世間的一切邪惡都能被消除。而聖母似乎也從未辜負過百姓們的期望,每當人們向她祈禱時,總能得到神奇的回應,或疾病痊愈,或困境得解,這使得人們對她的信仰愈發堅定。

在那祭祀之所,常常會出現一隻神秘的青鳥。這青鳥渾身羽毛湛藍如寶石,眼神靈動而聰慧。它仿佛是聖母的使者,一直守護在廟宇周圍。若有人不慎遺失了物品,心急如焚地前來乞問青鳥時,青鳥便會立刻展翅高飛,在空中盤旋片刻後,徑直飛向盜物之人的所在之處,然後落在其肩上或頭頂,嘰嘰喳喳地叫個不停。眾人見此情景,便知曉了盜賊的身份,失物也得以順利找回。

隨著時間的推移,東陵聖母的庇佑如同一張無形的大網,籠罩著整個海陵縣。在這片土地上,一種清正廉潔的風氣逐漸形成,且愈發濃厚。

由於聖母的威名震懾,那些心懷不軌、妄圖行奸盜之事的人,內心深處充滿了恐懼。他們深知,一旦作惡,必將遭受嚴厲的懲罰。大惡之人,若是在海上行惡,往往會突然遭遇狂風巨浪的襲擊,船隻瞬間被掀翻,作惡者被無情地卷入波濤洶湧的大海之中,屍骨無存;若是在陸地上為非作歹,便會有凶猛的虎狼不知從何處竄出,將其撕咬致死。而小惡之人,即使隻是偷雞摸狗之類的輕微惡行,也會立即染病,身體飽受病痛折磨,苦不堪言。

在這種強大的威懾力之下,海陵縣的百姓們紛紛自覺遵守道德規範,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成為了當地的常態。人們相互尊重、相互幫助,社會秩序井然有序。這種良好的民風世代傳承,成為了海陵縣獨特的文化印記。即使歲月流轉,聖母的傳說依然在這片土地上熠熠生輝,時刻提醒著人們要秉持正道,堅守善良與正義,讓這片土地永遠充滿著和諧與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