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臾,信使歸來,手中捧著一個油囊,囊內裝著約五鬥酒。信使恭敬地向方平轉達餘杭姥的話:“恐地上酒,不中尊飲耳。”方平聽後,微微一笑,並未在意,隻是示意侍從將酒收下。蔡經家人在一旁看著這一幕,心中對神仙的世界充滿了好奇與敬畏,他們深知自己今日所經曆之事,非凡人所能想象,而這神奇的酒與求酒的過程,更是為今日的奇遇增添了一抹別樣的色彩。
蔡經妄念
蔡經的目光不經意間落在麻姑那纖細修長的鳥爪之上,心中瞬間湧起一個荒誕的念頭。他暗自思忖:“背大癢時,得此爪以爬背,當佳。”這想法剛一冒頭,便如野草般在他心底瘋狂蔓延。蔡經的眼神中不自覺地流露出一絲渴望與期待,身體也微微扭動,似在想象那鳥爪抓背的愜意。
方平早已洞悉蔡經心中所想,他麵色一沉,眼中閃過一絲不悅,當即令人牽住蔡經。隻見一名侍從迅速上前,拽住蔡經的臂膀,將他拉至庭院中央。緊接著,一條無形的鞭子在空中呼嘯而起,鞭梢閃爍著幽光,如靈蛇般迅猛地抽向蔡經。“啪”的一聲脆響,鞭痕瞬間出現在蔡經背上,他吃痛地慘叫一聲,臉上滿是驚恐與懊悔。
方平怒喝道:“麻姑神人也,汝何思謂爪可以爬背耶?”那聲音如雷霆般在蔡經耳邊炸響,讓他的靈魂都為之震顫。蔡經顫抖著身體,想要辯解卻又不敢出聲,隻是惶恐地望著方平。此時,奇異的是,隻見鞭影飛舞,卻不見有人持鞭,那鞭子仿佛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操控著,每一次落下都精準地抽打在蔡經身上,讓他深刻地體會到自己妄念的代價。
方平看著受罰的蔡經,心中的怒火漸漸平息,他微微歎了口氣,語氣緩和了些許,告誡蔡經:“吾鞭不可妄得也。”此語一出,蔡經如蒙大赦,連忙跪地求饒,發誓再也不敢心生褻瀆神明之念。庭院中一片寂靜,唯有蔡經那微弱的啜泣聲回蕩,眾人皆默默不語,從這一懲戒中感受到了神人的威嚴與不可侵犯。
仙緣傳承
此日,陽光灑落在庭院之中,王方平神色凝重,伸出手來,手中一道符閃爍著神秘的金光。他緩緩走向蔡經,將符鄭重地授予蔡經,目光中滿是期許,說道:“此符蘊含天地玄機,你當悉心體悟。”蔡經趕忙雙手接過,那符入手溫熱,仿佛有一股神秘的力量順著掌心湧入他的體內,他能感覺到符文上流動的靈力,心中滿是敬畏與感激。
鄰人陳尉,一向以擅長檄召鬼魔、救人治疾而聞名於鄉裏。蔡經得此符後,在王方平的悉心教導下,亦領悟了那神奇的解蛻之道。當蔡經首次施展解蛻之術時,隻見他周身光芒環繞,身體漸漸變得透明,仿若蟬之蛻殼一般,一層舊的軀殼緩緩剝落,而嶄新的、散發著淡淡靈光的身軀顯現出來。他感覺自己仿佛獲得了新生,力量與敏捷度都有了極大的提升。
此後,蔡經常隨王君遨遊山海之間。他們穿梭於雲霧繚繞的奇峰峻嶺,跨過波濤洶湧的江河湖海。蔡經目睹了許多世間罕有的奇景:有生長在絕壁之上、散發著幽光的靈花仙草;有在深海之中、體型巨大且能口吐人言的靈魚神獸;還有在那九霄之上、與日月同輝的仙宮樓閣。每一處景象都讓蔡經大開眼界,他的見識與心境也在這一次次的遊曆中不斷升華。
或有時,蔡經暫時歸家,王君便會修書一封交與陳尉。那書信之上,字跡多是古樸的篆文,或是飄逸的真書,字廓落而大,每一筆畫都仿佛蘊含著天地至理。陳尉得到書信後,如獲至寶,世世珍藏。他常常在夜深人靜之時,取出書信,仔細研讀,期望能從其中領悟更多的仙法奧秘,那書信也成為了他們與神仙世界聯係的珍貴紐帶,傳承著這一段神秘而又奇妙的仙緣。
仙蹤遠去
宴畢,庭院之中的氣氛既帶著幾分滿足,又有一絲離別的惆悵。王方平和麻姑相視一笑,心領神會,而後一同緩緩起身。他們的衣袂在微風中輕輕飄動,仿佛與這塵世的清風融為一體。
方平輕輕抬手,手中靈光一閃,一輛華麗無比的車駕浮現眼前。那車駕似由神木雕琢而成,其上鑲嵌著無數的寶石與靈玉,在陽光的映照下,散發出五彩斑斕的光芒,每一道光芒都似在訴說著神秘的故事。拉車的祥獸昂首嘶鳴,蹄下雲霧繚繞,仿佛迫不及待地要衝向天際。
麻姑蓮步輕移,踏上了車駕,身姿優雅如仙。方平隨後跟上,站在她的身側。刹那間,天地間祥光瑞彩齊現,簫鼓之聲震耳欲聾,那樂音似是來自天際的仙樂,又似是萬物為其送行的讚歌。道從們整齊地排列在車駕兩側,神情肅穆而莊嚴。
隨著一聲悠揚的鳳鳴,車駕緩緩升空。祥獸奔騰,拉著車駕如流星般劃過天際,向著那遙遠的天際飛去。車駕所過之處,天空中留下了一道絢麗的光痕,久久不散。蔡經一家及鄰人們紛紛跪地,眼中滿是崇敬與不舍,他們仰望著天空,直至車駕消失在那無盡的雲海之中,唯有那漸漸淡去的簫鼓之聲,還在天地間回蕩,證明著這一場仙凡奇遇並非夢幻。
此後,蔡經常常在夜深人靜之時,望著天空,回憶起這段經曆,心中滿是對神仙世界的向往與敬畏。而這段故事,也如同一顆璀璨的星辰,在世間流傳開來,成為人們口中永遠的傳奇,激勵著後人對未知世界的探索與追求,對神秘與美好的向往與憧憬。